嘹亮的嘶喊與慘叫此起彼伏,令人觸目驚心。
箭雨如蝗蟲過境般從空中襲來,劃破晴空,兵士不斷中箭倒地。杵丹先鋒兵剛抵達城下擺好運梯,夏軍立刻扔下滾石、firing火槍。伴隨著陣陣慘叫,又有無數(shù)士兵化作亡魂。
“殺!(沖!)”
凄厲的嘶喊、瘋狂的殺戮、熾熱的烽火,讓兩軍士兵消滅對方的決心愈發(fā)堅定,此戰(zhàn)也愈發(fā)激烈。
一晃十日過去,城上城下堆滿士兵的尸體,空氣中彌漫著刺鼻難聞的血腥味。
仗打了十日,雙方仍不肯退讓屈服。太真中命令軍隊在離京城十里之處安營扎寨。
帳篷里,安聶向可汗稟報道:“雖然此次攻城我軍損失不小,但如今他們的火槍、大炮已消耗殆盡,就連弩箭和滾石也所剩無幾。而且據(jù)探報,他們的守軍恐怕不足兩萬人,只要我軍一鼓作氣,很快便可拿下中原。不過,我軍糧草儲存有限,且遠道而來,必須速戰(zhàn)速決。”
政德殿內(nèi),太皇太后正與諸位大臣議事。
南相鄧陽端啟奏:“如今我朝雖危在旦夕,但只要我軍堅守到后方援軍抵達或敵軍糧草耗盡,便可轉(zhuǎn)危為安。臣已下令讓工部抓緊打造器械,供給京中將士。如今各方已派出主力軍,只要守住此處,便可換得中原數(shù)十年的太平。”
下午未時,戰(zhàn)爭再度爆發(fā)。士兵們尚未來得及處理陣亡將士的遺骨,便又卷入新的廝殺之中。
可汗太真中雖有拿下中原的決心,但北安城上的士兵肩負著保護城內(nèi)萬千百姓的重任,抱著與大夏共存亡的信念,士氣高漲,無人可擋,一次又一次抵御住敵軍的攻擊。就這樣,在百姓的祈禱與太皇太后的擊鼓助威下,城上士兵奇跡般又堅持了十五日。
此時,帳篷內(nèi)的安聶一臉愁苦地向主子稟告:“可汗,雖說城內(nèi)守軍如今不足八千,但我軍損失同樣慘重,加上糧草殆盡、將士士氣低落,恐怕難以再戰(zhàn)。況且前線拖延許久,中原各藩王必定會出兵救主。如今我軍主力不足三萬人,若不撤軍,恐怕兇多吉少。”
太真中不服氣地攥緊拳頭:“總有一天,本汗定要一舉拿下中原!”
北安城中的將士和百姓得知杵丹可汗撤軍的消息后,激動地高呼:“勝利了!勝利了!”歡呼聲聲響徹整個北安城。
此時,太皇太后望著陣亡將士的遺骸,沉思片刻后下旨:“焚燒那些蠻夷之人的尸骸,厚葬我軍陣亡將士的尸骨。”
郡主府里,李翥聽到外面的歡呼聲,這才敢放下心來從房間走出。打開房門的瞬間,左右侍從連忙跪地。她走下樓梯,緩緩向郡主府外走去,身后的貼身丫鬟們趕忙跟上。到了府門外,她望著眼前的景象,捂著胸口長舒一口氣:“終于結(jié)束了。”
嘉道三年八月二十日,守衛(wèi)北安之戰(zhàn)大捷。
靜怡宮內(nèi),李建國獨自前來探望。一入內(nèi),他的眼神便與宋顏關(guān)切的目光交匯。建國說道:“宋母妃,這些日子您受苦了。”
宋顏含笑搖頭,心懷激動地雙手扶住建國的雙肩:“我不苦,只要你平安快樂就好!”
建國回以燦爛的微笑。
宋顏輕輕放下雙手,哽咽道:“還傻站著做什么,趕快坐下!”
兩人一同坐下,貼身宮女在宋顏的示意下沏上兩杯茶。宋顏對下人們說道:“好了,你們先出去吧,我們單獨聊會兒。”
“是。”宮女們行過鞠躬禮,退至宮門之外。
三日后,未時。
政德殿里,工部尚書曾杰啟奏:“太皇太后,先皇的長陵已基本修建完畢,預(yù)計十日內(nèi)便可將先帝和那些殉葬的嬪妃入葬皇陵。”
太皇太后回道:“先皇入葬皇陵,其靈位牌也需隨之放入太廟。這些日子我與群臣商議過,靈位牌上的刻字就用昨日早朝高尚書所提議的‘孝宗睿明帝之靈位’。”
瀟雪碧話音剛落,便見王一木手持拂塵急匆匆趕來,他喚了聲“太皇太后”,便湊到太皇太后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太皇太后瞬間大驚失色,不過片刻便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本宮還要在萬壽宮處理些事情,今日朝會到此為止,你們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幾位大臣離去后,太皇太后快步趕往萬壽宮。
進入萬壽宮,太皇太后透過床簾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動不動的模樣,來不及多想,趕忙上前拉開床簾……
嘴唇發(fā)紫、臉色蒼白、肌肉松弛……這一幕令她永生難忘。
她嚇得后退數(shù)步,險些跌倒,好在兩旁宮女及時扶住。此時的她很想大聲痛哭,甚至萌生輕生之念,但深知自己的身份不允許,于是強忍著內(nèi)心的刺痛,挺直身軀問道:“這幾日圣上有些累了,我讓他留在萬壽宮休息。你們是怎么照顧他的?”
“奴婢……奴婢……”宮女們支支吾吾,前來診治的莊太醫(yī)不得不說道:“圣上有先皇的遺傳病,因先天不足,所以……”
瀟雪碧長嘆一口氣,冷靜地說:“這不怪你,你先起來吧。”隨后下令:“暫且封鎖圣上大行的消息,密召高浩與鄧陽端二人入萬壽宮議事。”
“是。”
“好了,你們先退到門外候著,我想一個人靜一靜。”說罷,她閉上雙眼。待下人們退下后,淚水瞬間涌出,她終于忍不住癱倒在地,獨自一人在那里傻笑、抽噎、哭泣。
嘉道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登基僅二月的幼主李正博夭折于萬壽宮,享年七歲!
半時辰后,二人趕到萬壽宮。當(dāng)瀟雪碧聽到門外太監(jiān)稟報“太皇太后,鄧南相和高尚書覲見”時,趕忙拭去眼角淚水,挺直身軀道:“讓他們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