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名動天下
青牛山事件后,江湖的風向徹底改變。孫武空的名字如春風般席卷九州大地,百姓們在茶余飯后談論最多的,不再是門派的恩怨情仇,而是那位金劍懸腰、以俠義為心的年輕俠客。集鎮的說書人將他的事跡編成《俠義春秋》,從血影峰的正邪決戰到青牛山的救濟糧發放,每一章都引得聽眾熱淚盈眶。
“孫大俠,您又來了!“孫武空踏入黑水鎮的藥鋪,掌柜的連忙迎上,“上次您幫我們趕跑鹽梟,如今鎮上的藥價已降了三成。“他從柜臺下取出一罐虎骨膏,“這是鎮民們的一點心意,還請您收下。“
孫武空微笑推辭,金劍劍柄輕輕一挑,幾枚金錠落在柜臺上,“煩請掌柜將此金用于修建學堂,讓鎮上的孩子能讀上書。“他轉身離去時,藥鋪外已圍滿百姓,紛紛遞上自家的土特產。林若萱從人群中擠出,短劍柄上系著幾朵野花,“武空,你這樣會把人都寵壞的。“
遠處,蘇瑤的折扇突然展開,“快看,官道上又有新動靜。“一行商隊的鏢旗上繡著“俠“字,正是兩個月前在黃河渡口受孫武空點化、決定改邪歸正的血影余黨。如今他們以“俠義鏢局“為名,專為災區運送救濟物資。
“孫大俠,您看!“鏢局總旗突然躍下馬車,手中捧著一本《俠義寶典》的抄本,“這是我們依照您在仲裁堂公開的寶典殘片整理的。如今鏢局的規矩,全依此書而行。“他身后,數十名鏢師齊齊單膝跪地,“愿隨少俠共赴俠義之路!“
孫武空的金劍突然騰空而起,在半空劃出一道金色長河,“俠義不在于追隨某一人,而在于守護天下蒼生。“話音未落,他已躍上鏢車,“隨我走一趟燕京,那里有位老將軍被奸臣逼迫,需我們相助。“
林若萱等人躍上馬車,短劍、折扇、書卷皆已出鞘。蘇瑤突然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這是今日在酒樓聽到的密報,兵部侍郎與黑水鹽梟有勾結。“柳飛燕的玉簫已吹出清越的龍吟,“我柳家愿以醫術為老將軍療傷。“
官道盡頭,燕京的城樓在夕陽下泛著金光。城門口,一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正被錦衣衛圍堵,他的盔甲上還沾著血跡,顯然是剛經歷了一場惡戰。“孫武空,你來得正好!“老將軍突然大笑,手中長槍挑飛錦衣衛的腰牌,“老夫正要進京面圣,揭發兵部的陰謀!“
孫武空的金劍突然指向天空,劍身金光沖天而起。百姓們紛紛駐足,望著這道光芒,“孫大俠又來了!“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林若萱突然躍上城樓,短劍指向天際,“孫武空的俠義之路,永遠為蒼生而行!“
燕京的夜,星光璀璨。孫武空立于老將軍身側,金劍劍尖輕點地面,“兵部的陰謀,不過是俠義之路上的一塊絆腳石。“他突然轉身,面向城樓下的百姓,“從今往后,每月初一、十五,俠義鏢局將在城南校場公開傳授武藝,不分貴賤,不論出身。“
人群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許多孩子舉著寫有“俠義為心“的紙燈涌向校場。孫武空望著這熱鬧的場景,突然想起風清揚臨別時的贈言:“真正的俠客,行走江湖無需門派庇佑。“他握緊金劍,“如今,這庇佑,已化作天下人心中的光。“
數月后,江湖上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燕京校場的燈火照亮了半個京城,前來學藝的人中,有青云棄徒、有血影遺孤,甚至有玄機子的親傳弟子。孫武空的金劍從未出鞘,卻讓所有人明白了俠義的真諦。
“孫大俠,“一名少年遞上一本新的《俠義春秋》,“這是我根據您的最新事跡補全的。“少年眉間一點朱砂痣,赫然與血影盟主如出一轍。
孫武空望著少年堅定的眼神,突然想起那個在血影峰頂悔過的副盟主。他接過書卷,“俠義不分正邪,只問本心。你可愿隨我,共赴下一段俠義之旅?“
少年單膝跪地,“愿追隨孫大俠,以俠義之名,替天行道!“周圍的百姓紛紛跪地,“愿追隨!“
孫武空的金劍突然騰空而起,化作流光沖向云霄。俠義的傳說,在他的腳步中,成為永恒的星光,照亮九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