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驚雷炸響時,王景正在油燈下修補一只舊木屐。那是他兒子王瑞小時候最愛穿的,鞋底已經(jīng)磨得極薄,他卻舍不得扔。三年前邊關(guān)傳來噩耗后,這些舊物就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爹,我回來了。“
一道熟悉又陌生的聲音穿透雨幕傳來,王景手中的錐子猛地扎進(jìn)拇指。他顧不上疼痛,踉蹌著撲向院門。門閂在顫抖的手指間滑動三次才打開,一道閃電劈下,照亮門外渾身濕透的青年。
“瑞兒?“王景的聲音支離破碎。那張臉確實是他兒子的,只是比記憶中瘦削許多,左頰多了一道猙獰的傷疤。
年輕人露出笑容,雨水順著他的下巴滴落:“是我啊爹,我回來了。“
王景伸手去摸兒子的臉,觸感冰涼卻真實。他忽然雙腿發(fā)軟,被王瑞一把扶住。碰到兒子手臂的瞬間,王景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腐土氣息,但很快被雨水的腥氣掩蓋。
“他們說...說你死在玉門關(guān)了。“王景被兒子半攙半抱地帶進(jìn)堂屋,聲音仍在發(fā)抖,“尸骨都...“
“我只是受了重傷,被胡商所救。“王瑞熟練地找到干布遞給父親,自己卻站在滴水檐下不進(jìn)來,“昏迷三年,前些日子才醒。一能走動就趕回來了。“
王景這才注意到兒子渾身都在滴水,地上卻不見水漬。他揉了揉昏花的眼睛,想必是雨水滲進(jìn)了磚縫。他忙不迭地翻出干凈衣裳:“快換上,別著涼。“
王瑞接過衣服,卻站在原地不動:“爹先去歇著吧,我自己來。“
那夜王景輾轉(zhuǎn)難眠。三更時分,他聽見隔壁傳來窸窣聲,借著窗紙透進(jìn)的月光,他看見兒子在黑暗中整理行囊——沒有點燈,動作卻異常精準(zhǔn),仿佛能在漆黑中視物。
次日清晨,王景做了兒子最愛吃的蔥油餅。王瑞坐在三年前常坐的位置,姿勢分毫不差。但當(dāng)熱餅遞到面前時,他只是撕下一小塊慢慢咀嚼。
“不合胃口?“王景問。
王瑞搖頭:“在胡人那里傷了脾胃,吃不得油膩。“說著給父親盛了碗粥,動作熟稔得仿佛從未離開。王景注意到他手腕內(nèi)側(cè)有一塊暗紫色斑痕,像是淤血。
飯后王景說要請郎中來看看,王瑞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不必!“力道大得驚人,隨即又松開,“我是說...胡醫(yī)已經(jīng)治好了,靜養(yǎng)就行。“
接下來的日子詭異而平靜。王瑞白天陪父親說話下棋,夜里卻總不見蹤影。村里有人來訪,他都恰好不在。更奇怪的是,原本掛在堂屋的銅鏡不知何時被收進(jìn)了柜子。
第七天夜里,王景起夜時看見兒子站在井邊。月光下,王瑞解開衣襟,從懷里掏出一把把潮濕的泥土塞進(jìn)嘴里。聽到動靜轉(zhuǎn)身時,他嘴角還沾著黑褐色的泥漬。
“爹怎么起來了?“王瑞抹了抹嘴。
王景假裝沒看見異常:“口渴,找水喝。“
回房后,王景從床底拖出落滿灰塵的銅鏡。鏡中映出他蒼老的面容,以及——站在他身后的王瑞。鏡中的兒子面色青白,眼眶里沒有眼珠,只有兩團蠕動的黑影。
銅鏡“咣當(dāng)“落地。轉(zhuǎn)身時,王瑞好端端地站在門口,關(guān)切地問:“爹沒事吧?“
次日一早,王景借口買藥去了城郊青云觀。玄真道長聽完敘述,取出一把桃木劍橫在膝頭。
“施主,令郎確實已非生人。“老道長嘆息,“此乃'墓活尸',亡者因執(zhí)念太深,借尸還陽。白日與常人無異,夜里卻需食腐土維持形貌。“
王景渾身發(fā)抖:“可有解救之法?“
“執(zhí)念消則魂魄散。“道長遞來一道黃符,“讓他見鏡中真容,自會明白。“
返家途中下起小雨。王景在村口遇見挎著竹籃的王瑞,籃里裝著新采的草藥。兒子迎上來為他撐傘,傘面傾斜全部遮向父親,自己半邊身子淋在雨中卻渾然不覺。
“爹臉色不好,可是染了風(fēng)寒?“王瑞伸手探他額頭,袖口滑落露出手臂——那上面布滿紫黑色尸斑。
王景強忍淚水:“沒事,只是...想起你小時候也常這樣給我撐傘。“
當(dāng)夜王景將黃符貼在銅鏡背面,故意放在堂屋顯眼處。二更時分,他聽見鏡子落地的碎裂聲。沖出去時,只見王瑞跪在鏡前,鏡面裂成蛛網(wǎng),映出無數(shù)個腐爛的面容。
“爹都知道了?“王瑞的聲音突然變得沙啞空洞,像是從很遠(yuǎn)的地方傳來。
王景淚流滿面地點頭。
“邊關(guān)那一戰(zhàn)...我們中了埋伏。“王瑞的身體開始滲出黑水,“我拼命往回跑,想再見爹一面...等清醒時,已經(jīng)躺在亂葬崗了。“
腐臭彌漫開來,王景卻上前抱住兒子:“回來就好...“
“不,爹。“王瑞推開他,皮肉如蠟般融化,“我該走了。能再見您一面,心愿已了。“
院中槐樹無風(fēng)自動,王瑞的身影漸漸透明。最后一刻,他變回離家時那個俊朗的青年,朝王景深深一拜。
晨光熹微時,王景抱著兒子的舊衣裳坐在門檻上。鄰居經(jīng)過時驚訝道:“王叔怎么坐這兒?聽說昨晚雷劈了亂葬崗,有座新墳裂開了...“
王景望向晴朗的天空,輕聲道:“是啊,我兒子回來道別了。“
王景在門檻上坐到日頭西斜,懷中舊衣還殘留著若有若無的腐土氣息。鄰居送來熱粥時,他忽然抓住對方手腕:“老李,你聞聞這衣裳可有怪味?“老李困惑地嗅了嗅:“就是尋常樟腦味啊。“王景松開手,看著老李逃也似的背影,明白有些事終究只有自己知曉。
當(dāng)夜暴雨再臨。王景將銅鏡碎片埋在院角桃樹下,轉(zhuǎn)身時瞥見井臺邊蹲著個黑影。走近看卻是只通體烏黑的野貓,正舔舐井沿上殘留的泥漬。貓眼在閃電中泛著綠光,突然口吐人言:“他給了你三日。“王景驚退兩步,再定睛時只見貓尾消失在墻頭。
次日清晨,王景發(fā)現(xiàn)枕邊多了串槐樹花,濕漉漉的像是剛從雨中摘下。他想起兒子七歲那年發(fā)高熱,也是攥著這樣的花枝不肯松手。灶臺上擺著熬好的藥粥,碗底沉著幾味珍稀藥材——這窮鄉(xiāng)僻壤根本無處可尋。
正午時分,村里來了個游方郎中。王景鬼使神差地將人請進(jìn)屋,那郎中把脈時突然變色:“老丈體內(nèi)陰氣淤積,怕是接觸過墓里東西。“說著從藥箱取出朱砂畫的符紙,“今夜子時焚化,可保家宅平安。“
王景接過符紙,摸到背面凹凸不平。待郎中走后仔細(xì)辨認(rèn),竟是兒子幼時歪歪扭扭刻在門框上的“父子平安“四字。他渾身顫抖著沖出門去,卻見那郎中在村口槐樹下化作青煙消散,樹皮上緩緩滲出暗紅色液汁,像極了凝固的血跡。
夜幕降臨后,王景將符紙貼在堂屋正中。三更梆子響時,符紙無火自燃,青煙聚成個人形。王景老淚縱橫地伸手去碰,煙霧卻突然散開,裹著那件舊衣裳飛出窗外。他追到院中,看見槐樹枝椏間隱約坐著個身影,月光穿過那具半透明的軀體,在地上投下斑駁影子。
“爹別追了。“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那道士說得對,我本就不該回來。“
王景跪在泥地里嘶吼:“是爹沒用!當(dāng)年要是多湊些銀錢替你贖兵役...“話未說完便被冷風(fēng)嗆住。槐樹花紛紛揚揚落下,每一朵都在觸地時化作灰燼。
破曉時分,王景在井臺邊發(fā)現(xiàn)個濕漉漉的包袱。打開是套疊得整整齊齊的戎裝,心口處有個焦黑的箭孔。他想起兒子最后一次離家,也是穿著這件改小的軍服,回頭笑著說“爹等我立了軍功回來“。
當(dāng)天村里出了兩件怪事:一是亂葬崗所有新墳都滲出黑水,二是王景家枯了三年的老梅突然開花。幾個膽大的后生扒開王瑞的衣冠冢,發(fā)現(xiàn)棺木里只有個塞滿槐樹根的陶甕,根須間纏著塊刻滿符咒的人骨。
第七日夜里,王景做了個清晰的夢。夢中兒子穿著素白長衫站在河邊,身后跟著個戴青銅面具的黑衣人。“這是引路的陰差。“王瑞在夢里笑得明朗,“爹要保重,我這次真走了。“王景驚醒時,發(fā)現(xiàn)枕畔放著半塊溫潤如玉的槐樹木牌,上面用指甲刻著“父壽綿長“。
次日恰逢清明,王景帶著新做的木屐去上墳。路過城隍廟時,看見個衣衫襤褸的老兵在兜售護(hù)身符。那老兵見他就跪:“王家老爺!三年前玉門關(guān)突圍,是令郎背著我跑了十里地...“說著從懷里掏出塊染血的腰牌,“他最后留下話,說對不住老爹,要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