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影子
- 季漢教父,我教劉備謀萬里江山
- Ktv的章魚
- 2173字
- 2025-04-19 07:36:00
趙溫終究還是成為了官奴。
他嘗試著要去找楊彪,請楊彪幫他翻身。
可官奴趙溫,根本就無法把聲音發到外面去。
而太尉楊彪,目睹了趙溫的經歷后,也在短時間內蟄伏了起來。
整個下邳,幾乎沒有人在意趙溫的后續之事。
他們見識到了王、陳二氏的雷霆手段。
宮中、宮外俱被瑯琊、下邳兩地子弟把控著。
尋常人難以插手。
不僅如此。
王融、陳登兩人還把徐州內部經營的固若金湯,他們把從朝廷內部汲取到的一些大小利益,都攤分到徐州各家門閥豪族手中。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朝廷落戶徐州,利好于全體徐州士族、豪強,他們自然全力擁戴王、陳二氏。
徐州各地世家門閥的地位,借著眼下這個局勢水漲船高。
無人不歡,無人不喜。
但凡有人說王融、陳登的不好,馬上就有徐州門閥跳出來抨擊對方。
已經不再需要王、陳二氏親自出馬了。
不僅如此。
王融還每日宴請張飛,烹好肉、取好酒招待著。
張飛逢邀必來,有酒有肉,對于張飛來說,就是人生幸事。
“俺甚是敬佩先生。”
對于所有文化比張飛高的人,張飛都敬佩。
他和士大夫之間相處得很好。
與張飛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關羽。
關羽傲氣,輕士大夫而重士卒,但傲氣只屬于關羽一個人。
陳登致力于改善關羽麾下將士的伙食待遇。
陳氏每天都會往關羽營寨里輸送酒、菜。
“我觀云長似乎不是很樂意?甚至有點排斥我等?”
有陳氏部將皺眉。
陳登卻道:“樂不樂意由得了他嗎?寨子里的將士,哪個不是有家有室?”
“將士們不拿這些酒菜,是他們不惦記家中父母妻兒嗎?恐不見得。”
關羽營寨里的士兵,有一部分是從徐州本地招募的。
本地士兵極力促成陳氏酒、菜進營的舉措。
哪怕是關羽不樂意,也沒用。
但關羽還是一傲到底,他直接遣散了那些招募而來的徐州士卒,只留了五百心腹校刀手。
隨后關羽去向劉備請罪,說自己辜負了兄長的殷殷期待,具說前事。
劉備聽了,長嘆一聲。
那些徐州士卒,是糜竺、糜芳兩兄弟出錢招募歸來。
把他們遣散了,傷的不是劉備的心,而是糜家兄弟的心。
難辦啊!
但關羽終究是劉備的二弟,于是劉備選擇自己扛下所有。
“云長且先回去,勿慮。”
他讓關羽先回營寨,緊接著劉備把糜家兄弟請來,一邊賠罪,一邊說要把那些遣散的兵丁還給兄弟二人。
糜芳頓時皺起了眉頭。
而糜竺則是唏噓了一聲,接受了劉備的安排。
兩兄弟到營寨外把自己花費了極大代價的部曲收歸麾下。
問題來了。
散盡家財,押注劉備的糜家兄弟,此時已經沒有了多余的錢資來養活這批士兵。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讓他們就地解散,二糜心有不甘。
強行將他們留在麾下,當東海糜家部曲,短時間又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來維持這筆開銷。
進退兩難之際,陳登找到了糜家兄弟,問他出不出手里的這批部曲?
糜芳想原價把這批部曲賣給陳登就算了。
可糜竺卻還有一些想法。
東海巨商糜氏投資押注劉備,總不能一無所得吧?
把部曲賣了,是能夠回一口血,但糜氏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那不還是不受待見的商賈嗎?
這嚴重違背了糜竺想要改變糜家成份的初心。
糜氏要跨越階級呀!他不想一輩子當低人三等的商賈。
見此,陳登笑了笑,說道:“兩位隨我來。”
陳登把糜家兄弟帶到了王融面前。
王融當然知道糜竺舉全族之力,梭哈劉備背后的大概心態是什么。
“尚書臺里缺些人手,子仲有興趣嗎?”
糜氏想改變商賈成份,那王融就成全他們。
“頗有興趣。”
糜竺拱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糜氏押注劉備,因關羽的原因,塞翁失馬,可焉知非福?
眼下,糜氏又有了一條新的征途。
士族一般是不待見商賈群體的,但王融是個特例。
他拉攏著糜家兄弟加入麾下,為其所用。
并為糜氏改變成份提供了一條坦途大道。
因此糜竺順利進入了朝中的尚書臺,而糜芳也成為了下邳的東門校尉。
那些部曲,也成為了糜家兄弟的晉身之資,被王氏和陳氏各取走一半。
從他們兩兄弟的下一代開始,族譜的商賈成份就可以逐步改寫了。
士農工商,士是第一階級,商是第四階級。
連商賈這樣的群體,都被王融編織在徐州這一張大網之中,與其他勢力互為交織、互為纏綿。
徐州朝廷、朝野上上下下,都離不開一道影子。
瑯琊子弟,王融的影子。
這使得隱居在下邳的廬江太守陸康內心極為不安。
他在下邳城中,召開了一次本脈的家族會議。
陸康本想號召族內子弟,為朝廷還政于天子而奮斗。
但這場會議卻不歡而散。
陸康是舊時代的殘黨,他所接受的三觀,與后輩子弟所接受的三觀完全不同。
特別是孫兒輩,隔了一代人之后,陸氏年輕一輩并不把挽救大漢、匡扶漢室放在首位。
他們所在乎的,永遠是陸氏能否進一步發展壯大,以及他們能否借靠家族的平臺實現個人野望。
眼下,陸氏想辦法加入徐州勢力分一杯羹,遠比還政于天子這件事所能獲取的利益更快、更多,也更穩。
所以,家族的生存發展,不以陸康的個人意志而轉移。
陸康失敗了,他痛斥后輩,可后輩們全然接受著陸康的訓斥,并不反駁。
個人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難以翻越。
后輩們改變不了陸康,正如陸康改變不了后輩。
與陸氏后輩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同為吳郡世家的顧、朱、張,以及隔壁會稽郡的虞魏孔謝等子弟。
吳郡世家子弟紛紛渡江北上,進入徐州,尋找機會。
而會稽世家子弟直接就在會稽擁戴太守王朗,他們知道,王朗是徐州人,隸屬于徐州朝廷勢力。
像陸康這樣的舊黨不在少數,他們還在暗中想著辦法。
而此時的徐州下邳,王融、陳登得知了呂布、陳宮在兗州戰敗的消息。
“呂奉先、陳公臺已經丟失了兗州境土,被迫退入了沛國地界。”
“把原沛相袁忠喊來,讓他發揮余威,助力呂、陳二人在沛國站穩腳跟。”
沛國,將成為徐州勢力和曹操勢力之間的緩沖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