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部署
- 季漢教父,我教劉備謀萬里江山
- Ktv的章魚
- 2292字
- 2025-03-26 09:34:26
王融當(dāng)然沒有怯戰(zhàn),更沒有跑路。
因為毫無必要。
士族子弟在家鄉(xiāng)本土作戰(zhàn),有著極強的主場優(yōu)勢。
在一陣注視下,王融沿著泗水而來,抵達了徐州軍的營寨之中。
他之所以晚了一點出現(xiàn),是因為去辦了一些事情。
大寨中,眾人各自落座,齊齊看向首座的王融。
就連劉備,也都坐于王融之側(cè),無法居于中間。
這是王融和劉備各自在徐州內(nèi)部的地位高低所帶來的待遇差異。
劉備是徐州牧沒錯,但這個徐州牧,是朝廷的州牧,不是徐州人的州牧。
是被徐州人捧起來的州牧,就像陶謙那樣。
捧得起來,也同樣可以將其狠狠摔落。
“伯顯先生,曹操大軍壓境多時,備與在場諸君,都在等候先生的退敵之策。”
劉備說的是實話。
只憑他自己的兵馬,是無法戰(zhàn)勝曹操的,更別談?chuàng)敉恕?
而外面那些徐州兵馬,除了信服王融之外,一個個都是誰也不服的主,無法凝結(jié)軍心的部隊,再多又有什么用?
“我已有對策,勿慮。”
他將一份地圖取出,掛在大帳中間。
這是一份徐州地圖,其中以彭城國地界為主,大戰(zhàn)也將在彭城區(qū)域展開。
“諸君可聽從我的安排,并力退敵。”
王融打算以沛國、彭城交界處的泗水和微山湖作為中心戰(zhàn)場,擊敗曹軍。
“某有意見!”
一道身影站了起來。
是昔日的陶謙麾下部將曹豹。
“先生的居中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各方能力,我等盡皆認可,可軍戰(zhàn)之事,關(guān)乎生死。”
“某與諸位都未曾見過先生在戰(zhàn)場上統(tǒng)軍謀劃,不容兒戲。”
曹豹認可王融能夠?qū)⑿熘輧?nèi)部世家豪強都擰成一股繩、一起體面進食、一致對外的能力。
但包括曹豹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見識過王融的具體軍事指揮實力。
一句話,心里沒底。
被曹豹打斷了說話,王融也不惱怒,反而是把曹豹請到上位,讓他安排徐州兵馬擊敗曹軍的軍事部署。
一副你行你上的樣子。
曹豹猶豫了。
他當(dāng)然敢統(tǒng)御兵馬與曹軍交戰(zhàn),但是他不敢背鍋。
贏了固然好,皆大歡喜,可輸了之后,曹豹無法承擔(dān)來自各家勢力的雷霆之怒。
“請將軍往后稍稍。”
見曹豹猶豫,王融又把曹豹請回了原位。
“還有誰有不同意見?”
他問眾人。
劉備沒有開口,他對現(xiàn)場局勢清楚得很,就算他站出來了,徐州人也不會輕易接受他一個幽州人的指揮。
何必自取其辱?
徐州的一眾高門閥閱之家代表也沒有開口。
有資格指揮徐州軍隊的人,大多數(shù)都像曹豹一樣,不敢背鍋。
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為整個家族負責(zé)。
一旦指揮失誤,使得徐州軍遭受嚴重損失,他背后的家族會被徐州人集體記恨、針對,容易一蹶不振。
而士族是絕對不能背井離鄉(xiāng)的。
族旺留原籍,家貧走四方,世家子弟肯定留在本地,享受著大族的紅利,只有一無所有的流民才會到處亂竄。
所以為了保住家族的利益,這個人會被家族毫不留情地拋棄掉,從族譜除名,以此平息眾怒。
權(quán)衡利弊得失過后,眾人都慫了。
王融早就猜到了是這個結(jié)果。
“那就繼續(xù),聽我一一道來。”
他分析了曹軍和徐州軍之間的差異。
曹軍是外地人,哪怕他們來過徐州、屠過徐州,可對于徐州本地的地形、地貌、水域等等,都不如徐州本地兵馬熟悉。
這是徐州軍的優(yōu)勢。
“曹軍視我等徐州兵馬如散沙,已然滋生驕橫之心,大可利用這點,將曹軍引入泗水、松山湖一帶,逐個擊破。”
王融說驕兵必敗,這是曹軍的劣勢。
劉備和一眾徐州世家大族代表都對王融的軍事部署持半信半疑態(tài)度。
王融見狀,取出了一份更加精細的泗水、微山湖水域山川的輿圖。
“這是淮泗流域的漕運之人所提供的輿圖,他們常年累月往返與泗水、淮河之間,對彭城、下邳各地水域山川地貌,比諸位更加了解。”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泗水一帶自有以水為生的漕運民眾,王融此前就是辦這事去了。
尋常民眾和世家子弟之間難以和平相處,本就是不同世界的兩個群體,但是王融舍得砸錢,自然就辦得成事。
這一刻,現(xiàn)場眾人都沉默了下來。
半晌過后,他們都默認了王融作為此戰(zhàn)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至少王融為了打贏此戰(zhàn),有備而來沉入底層做了細致的調(diào)研,而他們沒有。
見此,王融安排劉備引軍去搦戰(zhàn)曹軍兵馬,誘其來攻。
“沿著泗水往微山湖退,休管他追與不追。”
曹軍追來了,王融有應(yīng)對方案,曹軍沒追來,王融也有應(yīng)對方案。
緊接著,王融又喊來臧霸、吳敦、孫觀、尹禮四將。
命他們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埋伏于微山湖的蘆葦蕩里,若見曹軍追來,即可出擊。
最后,王融下令,徐州各世家豪強的兵馬立刻拔寨,隨他撤軍到南部的留縣地界,讓出了泗水對岸的防線。
“把曹軍放入彭城地界廝殺,必將生靈涂炭!”
有豪強代表擔(dān)憂不已。
王融卻問:“此前曹軍征伐徐州,彭城北部地界各城各縣之人,遭屠的遭屠,搬遷的搬遷,逃命的逃命。”
“當(dāng)?shù)卦缇涂諢o人煙,哪來的生靈?”
連泗水上游的河魚,都受驚南遁,游到下游去了。
于是沒有人再提出異議,人人各司其職,按部就班。
徐州兵馬往南撤軍的巨大動靜,自然瞞不過對岸的曹軍。
“報,主公,徐州軍果然怯戰(zhàn)而逃,往南撤離了!”
曹軍營寨眾將皆是大喜,唯有曹操皺眉不止。
眾人認為是徐州軍被殺到膽寒了,怯戰(zhàn)了,曹操則認為事出反常,只恐有詐。
可此時軍心亢奮,都要廝殺,曹操難以拂逆眾心,只好先遣先鋒渡河打探究竟。
“你先渡河過去,遇見徐州兵馬后露出破綻,引其來追,我自會安排人馬接應(yīng)。”
曹操吩咐韓浩。
“唯。”
騎都尉韓浩奉命渡河,進入彭城地界。
剛好就遇到了準(zhǔn)備過來搦戰(zhàn)的劉關(guān)張三兄弟。
“兄長,弟一個突襲便可斬敵將于馬下。”
關(guān)羽見韓浩所部兵馬軍容渙散,大有突襲之心。
“俺也一樣。”
張飛也認為殺曹軍先鋒主將如探囊取物。
“不,只遵伯顯先生吩咐。”
劉備想起了陶謙臨死前的叮囑。
一個外地來的州牧,跟本地的世家豪強對著來,是沒有好下場的。
前徐州牧陶謙用自己的例子來證明了這句叮囑沒有毛病。
所以劉備不走陶謙的老路,他帶領(lǐng)關(guān)張二將上前挑釁了曹將韓浩,隨后掉頭就走。
“大膽劉備,一個織席販履之徒也敢如此猖獗?”
韓浩感覺受到了蔑視和侮辱,他忘記了曹操的囑咐,下令就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