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方陣
- 諸天復制成神
- 平十五
- 2943字
- 2025-04-04 10:00:00
三月初一,夜。
原計劃要跟杜松在二道關會師的馬林,已經躊躇滿志地穿上了新的甲胄。
北路軍剛剛推進到距離薩爾滸還有三十多里的尚間崖。
由于等待葉赫部族的騎兵,馬林耽誤了出兵時間,本來按照行軍路線,他應該略早于杜松到達薩爾滸。
此時葉赫部族的騎兵才剛剛集結,在三月初一清晨時,馬林接到了杜松派來騎兵的急報。
聽聞杜松已經挺進了薩爾滸,這才趕緊進軍。
可剛抵達尚間崖,就見一位哨騎匆匆而來。
“報——!”
哨騎騎疾馳而至,滾鞍下馬,沖到馬林身前,單膝跪地:“馬總爺,杜總爺遭遇建奴騎兵伏擊,我們的哨兵陸續發現了杜總爺所部的潰兵,他們說,杜總兵所部……全軍覆沒了!”
馬林強自鎮定:“詳細說來。”
“我們在前面一個叫哈克山的山麓,發現了建奴的哨探和營寨。”
“看營寨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幾百上千人可能有的。”
“找了個遼軍老卒探查,這個營寨旗號顯示,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大王代善!”
“奴酋自己不是大王嗎?”
馬林疑惑道:“怎么他的兒子成了大王?”
哨兵回應:“據遼軍老軍官說,奴酋自封為汗,把四個兒子封為王。”
“大王叫代善,二王叫阿敏,三王叫莽古爾泰,四王叫皇太極,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我們救下一隊潰兵,據潰兵所言,杜總兵輕敵冒進,在渾河畔遭遇伏擊……”
“糊涂!”
馬林怒道:“杜松為將,貪小利,畏強敵,三萬大軍,就這么...唉!”
馬林沒想到只是耽誤了一天時間,杜松的三萬大軍就全軍覆沒。
早上的情報,還是杜松撿漏薩爾滸,奪取了駐地。
今晚就潰兵不斷……
馬林環視周遭地勢,當即下令全軍止步列陣。
“此地地勢險要,背靠大山,是防守設陣的好地方。”
“傳令全軍:依平日操演之法,布四方陣!”
參將麻巖遲疑道:“總爺,是否太過謹慎?代善最多不過千余人,咱們直接殺過去……”
“你懂什么!”
馬林冷笑:“杜松一敗,奴酋主力必至。”
“這四方陣就是特意為他準備的,火銃為鋒,虎蹲炮為翼,大車為盾。”
“進可攻,退可守,此乃萬全之策!”
“諸將聽令行事,不得有誤!”
“得令。”
很快,北路軍就地扎營,在營寨外圍挖掘起三重深深的塹壕,設好柵欄工事。
士兵四方布陣,以火銃和虎蹲炮為第一排,單獨在壕溝外圍列陣。
最外面則以隨行的大車環繞作為掩護,其間還部署了不少精銳騎兵隨時備戰第二排,在時機有利時可以隨時發起反擊。
大型火炮為第三排。
壕溝挖成了八卦形狀,留下缺口,以供己方熟悉了陣圖路徑的騎兵進出。
退可以依托壕溝柵欄,以火銃大炮防御,對入陣的敵軍進行騎兵掠殺。
進可以讓己方騎兵從壕溝的復雜間隙中行進而出,同時將火炮前推,變成純進攻陣型。
此陣暗合戚繼光《紀效新書》所載車營之法,堪稱當世精要。
然馬林久疏戰陣,未察兵貴神速之理,如此繁復陣型,士卒焉能瞬息應變?
平時士兵可以不慌不忙地演練,可上了戰場,敵人可不會給他們慢慢排練的機會。
此外就是馬林部的監軍,是開原兵備僉事潘宗顏,他一直看不起馬林。
認為馬林雖然當了一輩子的總兵,就沒真正打過幾次戰。
面對葉赫部無法快速集結時,居然連一點能力都沒有,就傻等著,導致延誤軍期。
之前潘宗顏就派人秘密匯報楊鎬,想要把馬林換掉。
然而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
而且馬林已經操練了多日四方陣,楊鎬看了都連連夸獎,所以把此事壓下。
但潘宗顏暗中參劾,還是被馬林知道,因此兩人看彼此都不順眼。
眼看著在火光中挖掘壕溝的士卒,馬林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天下陣法,萬變不離其宗,究其根本,無非‘以正合,以奇勝’。故我軍當疊最厚之盾,掘最深之壕,以守代攻,待敵自潰。”
“你們訓練時間雖短,還有些生疏,但也不錯了,反正再簡單的陣,都比跟建奴野戰好得多。”
“昔年張承胤之敗,正是壕淺壘薄,故今日吾等當深溝高壘,以固根本,讓努爾哈赤崩牙。”
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馬林的布置還算合理,而且保持著攻守兼備的態勢,說明了明軍并不怕與八旗軍野戰。
他的想法就是拖延,將奴酋主力拖在這里,讓劉綎和李如柏趁機燒了赫圖阿拉,斷了奴酋的糧草,明軍便勝利有望。
鼓舞一番士氣后,馬林看了看周圍,指著尚間崖背后的大山說道:“麻巖,那個山叫什么山?山頂是否可以駐軍?”
麻巖回應:“我剛才問了鐵嶺諸將,那山叫斐芬山,山上可以進軍。”
馬林的戰略眼光還是很精準的,當即言道:“奴酋來了之后,如果他們奪取此山,居高臨下,對我們很不利。”
“但如果我們能進駐此山,與四方陣互為支應,形成犄角之勢,敵人如果攻打四方陣,我們憑陣以守,敵人還得分兵防備斐芬山。”
“而敵人要攻打斐芬山,我們就能變成陣,騷擾敵人,能最大化拖延時間。”
“只是誰進駐斐芬山好呢?”
“上山防守是個很簡單的活,我不想浪費將才。”
馬林看了看手下的一眾偏將:“你們也練陣法好些天了,放到山上可惜。”
麻巖靈機一動,說道:“巧了總爺,杜松部的輜重車營跟我們聯系上了。”
“指揮官是龔念遂,他此時已行進到了斡渾鄂摸,現在進退無據,往回撤退,搞不好會被奴酋追殺,繼續前進,那就是在找死。”
“不如讓他們放棄輜重,跑到我們這里,讓他們進駐斐芬山如何?”
馬林有些意外:“杜松部還有沒被擊潰的部隊?”
麻巖回:“剛聯系上的,我正準備給總爺匯報。”
“杜松輕率冒進,竟將火炮輜重盡付龔念遂,致其孤懸險地,這才全軍覆沒。”
“龔念遂由于運送輜重,行進緩慢,反倒幸免遇難,但他們的位置現在非常危險。”
馬林罵道:“糊涂,照你這么說,龔念遂部有許多大炮。”
“如果這些大炮被韃子繳獲,他們用大炮攻擊我們四方陣,我們就吃力多了。”
“不能讓龔念遂放棄輜重,立即派人火速通知他,能撤就撤,不能撤的話隨機應變。”
“要么毀掉大炮撤回來,要么就挖壕溝設防。”
麻巖當即領命,派人前去通知龔念遂。
麻巖一走,馬林就想到了讓誰駐守斐芬山,暗道:“潘宗顏屢屢抗命,本鎮忍他已久,不若遣其守山,眼不見為凈!”
反正守山又不是多困難的事,監督士兵只需依山設防,以盾車為防御,居高臨下,在隱蔽點安排火器就行了。
占據地理優勢,還有火器在手,在馬林想來,只要不是蠢笨如豬,都能守好斐芬山。
于是馬林找到潘宗顏,軟磨硬泡,將潘宗顏的督戰隊安排到斐芬山上。
與此同時。
已經進軍到斡渾鄂模的龔念遂,是真的進退失據。
要是全軍撤退,肯定會被努爾哈赤發現并追殺,帶著輜重跑都跑不了。
可要是放棄輜重的話,那這么多東西便宜韃子,回去也是一個死。
于是龔念遂硬著頭皮,就在薩爾滸眼皮底下的斡渾鄂模,開始掘壕筑壘!
另一邊。
哈克山麓,建奴哨營。
月光如霜,灑在遼東的荒野上。
遠處,尚間崖的方向隱約可見明軍的火把如星點般閃爍,而近處,哈克山的山腰上,建奴的營寨靜默如獸,蟄伏在黑暗之中。
林天隱于巨石陰影之中,借著月光觀察山腰處的營寨。
夜風掠過他的鬢角,帶著刺骨的寒意,但他的血液卻因即將到來的戰斗而沸騰。
陸文昭壓低聲音,問道:“林先生,我們不直接去尚間崖嗎?為何進哈克山?”
林天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抬頭望了一眼滿天星河,心中感慨萬千。
回想史書記載,低聲說道:“根據歷史記載,努爾哈赤在擊潰杜松部明軍后,三月初一深夜至初二凌晨,下令暫時不要貪圖追殺明軍,以保存體力,應付下一路明軍,下令全軍休整。”
“然后努爾哈赤讓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三人和五大臣沿河設防,輪流睡覺,自己則在巴爾達崗睡覺。”
“大貝勒代善是建奴儲君,因為遇事不夠果斷,風頭被皇太極搶去,被努爾哈赤罰率300人到外圍的哈克山駐守,充當哨探。”
沈煉眼中精光一閃:“林先生的意思是……夜襲哈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