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都被抄家了,還報啥殺父之仇?
書名: 晉: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裝傻呢作者名: 黑啤男爵本章字數: 2097字更新時間: 2025-04-21 23:59:11
見眼前的東安郡王如此耿直。
賈南風心中,當即便起了一計:
“那汝南王司馬亮,既是原先的朝堂元老,又是先帝欽定的輔政大臣。事情一平,他也該回朝了?!?
“眼下正需要尋一個合適的人選,來制衡一下這汝南王,否則恐其會成下一個楊駿。”
“但是,楚王司馬瑋乃是黃毛小兒一個,也沒有看出他有什么專權的念頭。”
“加之楚王年輕、資歷淺,恐怕也壓不住這汝南王!實在并非最好的人選。”
“而東安郡王司馬繇,性格剛直,又大肆封賞功臣,觀之隱隱有專權擅勢之相……”
“用來壓制汝南王,豈不妙哉?”
賈南風一邊思索,不禁喜上眉梢。
“說不定,還能激發(fā)二王之間的矛盾,誘導其背水一戰(zhàn)……”
“如此,或許可將這二王,一舉拿下!”
賈南風于幕簾后,無聲地冷笑。
“只有先掃清了,一切可見的障礙……我賈氏才能夠安穩(wěn)地掌控大晉朝堂!”
因此她決定。
今天,就先順著東安郡王司馬繇的意思,往下走一走、看一看!
賈南風當即一揮衣袖。
制止了朝臣們的私下議論。
朗聲說道:
“諸將有功,理應封賞。不如就依東安郡王之意,封賞眾將士,也好順應軍心。”
說罷,便命宦官下了御階,取來名冊,仔細盤點。
一旁的文鴦,此時卻很有些惱火。
因為,這名冊之上,雖然有自己的名字。
但是,卻只給了一個雜號將軍!
名不見經傳,暫且不說。
品級還比原職低了一等。
并且,還依舊命令自己去邊疆任職!
文鴦大感郁悶,在心中大罵道。
“司馬繇這廝!”
“其是諸葛誕老匹夫的外孫,定是害怕我留在朝堂上,早晚要報這個殺父之仇!”
“哼!”
文鴦冷冷一哼,同時心底也不免有些發(fā)笑。
“諸葛誕當年與先父一同反叛司馬昭,因為嫌隙害死先父?!?
“這廝的下場也并不好!”
“諸葛誕兵敗身死,后代早已經被夷滅了三族。還有什么好復仇的?”
“這司馬繇,不過是因為屬于司馬懿的孫嗣,才免于遭難。本將軍又如何會對他有甚么想法?”
“真是把本將軍的人品看扁了!”
文鴦心中氣道。
“不成!”
“真要是聽任如此安排,豈不是又要遠離朝堂了?”
如果單純是重返邊疆。
大不了就是與那些外族蠻夷們,整日大眼瞪小眼。
在帳中,吃羊肉、飲乳酒。
文鴦倒還不會覺得如此郁悶!
反正自己那么多年,都是那樣過來的。
先帝將自己免官之前,自己也同樣是一個邊疆將軍。
但,今朝不比往昔!
自己現在跟隨陛下,在這朝廷中樞,好不容易干出了一些成就。
若是在這個時候被調走,那朝中的陛下又該怎么辦?
豈不是又面臨著人才匱乏、孤立無援的境地?
現在,正是陛下最需要他的時候。
他絕不能被外調!
于是,文鴦果斷上前一步。
向御階之上拱手道:
“陛下!”
“這次誅滅楊賊,微臣本手無寸兵。眼看大事難成,幸得幾十個散兵游勇,愿意跟隨某討賊?!?
“這些兵卒雖然不多?!?
“但微臣在誅滅楊賊之后,亦是苦心交代他們:‘若殿中軍愿意收編你們,反正你們也無處可去,不如就留下拱衛(wèi)京師,貢獻你們最后一絲氣力!’”
“如今,某實在不忍,拋棄他們而去!”
“還愿陛下賜予臣一個殿中中郎之職,讓臣干一些儀仗、巡邏的雜務,發(fā)揮最后的余熱?!?
“臣,便心滿意足了!”
此話一出。
東安郡王臉上自然是有些掛不住。
他內心的小九九,自然也如文鴦所料。
最開始他的計劃乃是:
趁著楊駿謀反,一并誣告文鴦參與,徹底鏟除禍根。
但是,陛下突然舉辦了一場比武宴會。
宴會上,文鴦竟然一言不合,與楊駿拔刀對峙起來。
這一下就打亂了他的計劃。
兩人關系如此差勁,還誣告二人一起謀反。
這不是把別人當傻子?
更別提,后來,文鴦竟然還加入到誅殺楊駿的隊伍中來。
一下子和東安郡王成了盟友。
這下更找不到借口出手了。
但他還是在心中提防著。
總是害怕文鴦,有一天會因為這樁舊事,對其發(fā)難。
于是,這次便決定“明升暗降”,將他外調出京城。
對于文鴦的反應。
東安郡王倒并不覺得奇怪。
畢竟京師的生活條件,要比邊疆好上太多。
任由誰,突然被調往邊疆,也不會心甘情愿。
既然文鴦不從。
東安郡王索性也就默然不語。
等待陛下最后抉擇。
……
御階之上。
司馬衷原本一聽。
這東安郡王司馬繇,封賞的人員竟然有如此之多。
內心不禁也是苦笑。
雖說,這立功的士卒們,的的確確需要封賞。
但是,也要控制數量和規(guī)模。
如此大面積的封賞,不免有籠絡人心、提拔親信之嫌疑。
另外,東安郡王似乎對文鴦,隱隱有著極大的提防和敵意。
這樣看來,這一世。
要不是司馬衷拉上文鴦一起干了這一票。
文鴦恐怕還是會如史料中的那般,被東安郡王構陷謀反而死!
那便大為可惜了!
司馬衷輕輕搖晃腦袋。
看來……
要找個機會敲打一下東安郡王了。
自己這叔父,路子可別跟楊駿似的,走偏了!
……
而賈南風這邊。
見朝堂局勢如此。
眼珠子轱溜溜地轉了兩下。
很快便明白了這其中的博弈深意。
“東安郡王司馬繇之祖,與文鴦乃有舊仇,因此,此番便想外調文鴦。”
“眼下,汝南王還尚未進京?!?
“那老匹夫也一向懦弱,究竟能不能完全制衡住東安郡王,還很難說?!?
“還是把文鴦留下來為好……”
于是,賈南風便下了主意。
“關內侯文鴦,誅賊、救駕有功,理應拔擢。”
“既然文將軍愿意屈居殿中,相信陛下也一定會恩準這份心意?!?
“只是,這殿中中郎,官位也太小了。”
“關內侯曾經任‘護東夷校尉’,此次獲封之官職,按理也不該低于原職!”
(作者注:護東夷校尉,是遼東地區(qū)的最高軍事長官。西晉時的遼東地區(qū),主要是指,遼河以東的遼東半島,也就是現今遼寧省的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