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晉戈
- 西游:開局拜師太上老君
- 姑妄言芝
- 2106字
- 2025-03-30 08:30:00
楊二郎一想到自己這孤苦伶仃多年,無依無靠,縱使天賦異稟,到底是少年,不禁是嚎啕大哭起來。
李長生自然也明白,有能耐的神仙看出了楊二郎的根腳,知道玉帝妹子觸犯天條,沒幾個(gè)敢收的。
但李長生有太上道祖做靠山,自然也不畏懼。
“好,那我就收你為徒。你名字為甚?”
楊二郎赧顏道:“弟子在家行二,就叫楊二,還沒有名字呢,伏望師父垂憐,乞賜個(gè)名字,卻好呼喚。”
“你年紀(jì)尚幼,為師希望你將來文武全才。
晉者,升也,如日東升,有青云直上之象;戈者,銳也,似金玉淬礪,藏開疆辟土之鋒。
晉字晉為文治之階,頭帶三陽,合乾卦剛健不息之德;戈為武備之器,尾攜正氣,應(yīng)白虎肅殺決斷之威。‘晉’‘戈’雙合,恰合修道之人,陰陽相調(diào),文武相濟(jì)之道。
與你起個(gè)名字,叫做‘楊戩’,如何?”
楊二郎大笑道:“好好好,徒兒自今叫做楊戩也!”
這少年郎得了姓名,欣然踴躍,對師父作揖行禮。
師徒二人,在這荒山野嶺間,就尋了個(gè)山洞住下。
楊戩卻也不覺苦累,每日里尋柴燃火,招水運(yùn)漿。
到了吃飯時(shí),李長生便帶著楊戩下山,買了些饅頭等物,日常充饑。
修道之事,李長生如今自己還學(xué)不明白,但是可以先教這孩子習(xí)字讀書。
孫悟空跟著菩提老祖,還當(dāng)了七年長工,李長生卻也不急。
白日里,李長生用樹枝作筆,叫楊戩識字。晚上趁著楊戩睡著了,他這個(gè)便宜師父,則是去老君那里上課聽講。
倏忽之間,過了半載,這雙叉嶺暗含靈氣,李長生法性日漸充沛,五雷正法修行也深厚了許多,掌心雷,化作了五雷掌。
周圍雷氣縱橫,極為威嚴(yán),強(qiáng)橫。
只是先天一炁巡游周身,卻總也進(jìn)不得,中丹田之絳宮金闕。
就像猴王是與兩重大海,南贍部洲中游蕩。
始終進(jìn)不得斜月三星洞,就得不了大道。
李長生便是想起《西游釋厄傳》中記載,猴王為學(xué)道法,離了水簾洞,漂洋過海,有十?dāng)?shù)個(gè)年頭。
這代表著的就是李長生如今的修行
難道我這先天一炁進(jìn)中丹田,也要數(shù)十年?不,這并非與時(shí)間有關(guān),而是心的磨礪。
如果代表著心的猴王,沒有磨礪到位,過了十年百年,總也找不到斜月三星洞,也就到不了悟空的境界。
李長生心中暗忖,他回憶起《西游釋厄傳》:
關(guān)于這磨心之法,這雙叉嶺下沒幾日,就有好去處。如今不是西游開啟之時(shí),那六個(gè)家伙存不存在。
夜晚,八景之輿中。
“師父,弟子決定下山歷練歷練,磨礪一下道心。”李長生向老君提議道。
老君手捏胡須,說道:“也好,你整日里參禪打坐,雖有進(jìn)益,卻也緩慢。此心須在事上練。
我們分成兩路,你帶著你那小徒兒行。到前頭我一晚輩處莊觀匯合,你若是因緣到了,在那里能吃到好東西呢。”
能被老君稱呼為晚輩的,定然是一尊高修大仙。聽到此處,李長生明白,師父所言乃是五莊觀。
難道去那里,能吃到人參果?想到這里,李長生不自禁口中流涎,那可是西游世界中的頂級寶物啊。
金蟬子是如來的前世二弟子,都能吃到。我作為道祖首徒,吃個(gè)人參果,卻也不難吧。
“不知是什么莊觀?”李長生詢問道。
“萬壽山,五莊觀。”
“徒兒曉得了。”李長生點(diǎn)了點(diǎn)頭。
人參果,草還丹的名聲極大。但是極少有人知道,此物長在萬壽山五莊觀內(nèi),畢竟見多識廣的孫悟空也是從豬八戒處方才得知。
因此李長生也未表露出驚詫,只當(dāng)是座尋常道觀。
“對了,徒兒,你還不會(huì)拘喚土地神祇之法吧?”老君忽然問道:“你若是迷了路,那可不好辦了。”
“徒兒不知,師父您想的真是周到。”李長生都沒往這個(gè)角度想過。
萬一要是迷了路可咋辦,這可不是現(xiàn)代社會(huì),但要是據(jù)喚了山水土地神祇,問一問路途,那可是比前世的導(dǎo)航地圖瀟灑自如。
“只是以徒兒可以喚來么?”李長生問道。
“有何不可,你不必妄自菲薄了。請山神土地,只要擺下祭壇,奉上血食,哪怕是凡人修道,一些左道也可以請神。
當(dāng)然,我傳你的不是請神之法,乃是拘喚之法。你已經(jīng)是習(xí)得五雷正法,以雷霆之力便可以召喚敕令。”
這拘喚山神的法子,在西游世界中算是孫悟空常用的妙法之一。孫悟空使用的是佛家真言,念動(dòng)“唵藍(lán)凈法界”或“唵”字咒語,直接拘出當(dāng)?shù)赝恋厣缴瘛_@種咒語具有攝伏鬼神的效力。
老君所傳的拘喚之法,應(yīng)該是道門真言了
老君口傳法訣:“天地自然,奉吾敕令,拘遣山神,來……”
李長生則是將真言,一一默記在心。
“你放心,你只要催動(dòng)五雷正法,你就可以召來山神土地。”老君笑道。“對了,徒兒,師父我再給你備些道簡,你留著看去。心在事上煉,也莫忘了讀書求知。”
老君給李長生一個(gè)香囊,李長生打開一看,這香囊中內(nèi)有乾坤,堆滿了竹簡。
“徒兒,此物換做如意香囊,為師隨手做的小玩意兒。你趕路之時(shí),用此物存放些包裹行李,豈不妙哉。”
“多謝師父。”李長生躬身領(lǐng)謝。
與師父定下了相會(huì)地點(diǎn),領(lǐng)受了拘遣法,道書和如意香囊,李長生便是離開了八景之輿。第二日,老君騎著青牛便是往山南而去。
李長生則是帶著楊戩往山北巡去。這一次他的目標(biāo),就是尋找那六賊蹤跡。
西游記載中,孫悟空剛一離了五行山,便是遇上六個(gè)強(qiáng)盜,這六強(qiáng)盜分別叫做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
“那六賊乃是心之賊,既然是與心有關(guān),與我煉心應(yīng)有益處。”
李長生心中暗想,只是如今乃是西游前之時(shí),那六賊蹤跡,存不存在那周圍。
下了雙叉嶺,便是好一處廣大平原。
一路平原野闊,一覽無余。此地不生青草綠樹,一望皆是怪石嶙峋,極是怪異。
“這附近大平原,以后恐怕就是孫悟空被壓下的原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