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進階訓練:中階(真詮初中專項突破系列)
- 張興東主編
- 6字
- 2025-04-21 19:35:55
第一部分 練習
一、散文
(一)(B+)春雪·梅花
琦 君
①客居紐約,寒冬漸遠,春已歸來。沒想到氣溫驟降,我雖畏寒,卻戀雪成癡。聽說大風雪將至,反而欣喜異常。守著窗兒,熱切盼望大雪降臨,喃喃地念起家鄉的諺語來:“雨帶雪,落到明年二三月。”此時,我格外懷念故鄉與臺北下雪天的情景,懷念雪中的梅。
②我的故鄉雖是溫帶的南方,春天卻常常下雪。雪一下,院子里的那株梅花綻放的梅樹上就綴滿了雪。因為冷,便沒有別的娛樂,與外公一起賞梅、看廟戲,就成了我兒時最最開心的事情。外公帶我去看戲,他套上高筒釘鞋,一手撐雨傘,一手提燈籠,叫我緊緊捏著他大棉襖的下擺,踩著他的釘鞋腳印,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說:“怎么會冷?越走越暖和的。”紅燈籠的光影,晃晃蕩蕩地映在雪地上,真的就暖和起來了。外公年紀雖大,走在雪地中,卻穩穩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枝節勁拔。他說:“要記住,在風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樹一樣,風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記住了外公的話。長大以后,多少次頂著風雪向前走,都挺過去了。
③“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父親的好友劉伯伯常念這句詩。他是個詩人,喜歡喝酒、寫字、畫梅花。故鄉春雪飄飛的日子,梅花開了,劉伯伯就會來我家小住。他邊喝酒邊瞇起眼睛,對著雪中的那株綠梅凝望。此時,雪花漫天飛舞,梅蕊幽香縷縷,看來他就要吟詩作畫了。我磨了墨,攤開紙,劉伯伯說:“慢著,慢著,畫梅以前先要寫字。”他又念起他那套說了好多遍的大道理來:“要學畫梅必須勤練書法。梅的枝干如隸篆,于頓挫中見筆力;梅梢與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見韻致。中國畫最能見真性情,畫者心靈的境界高了,畫的風格也就高了。”我那時哪里懂得什么韻致、風格呢。但我記住了這些雅詞,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
④劉伯伯寫完一張大字,才開始畫梅花。他隨畫隨扔。我問他為何不留起來,他說:“要畫出梅花的神韻,真是太難了。畫梅難,寫詠梅也難。林和靖的‘暗香疏影’傳誦千古,是因為他有‘梅妻鶴子’的韻事。”我問他:“那劉伯伯的詠梅詩呢?”他大笑說:“我的詠梅詩還在肚子里呢。”父親隨口笑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卻笑晨翁詩未成。”劉伯伯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難著墨,無如詩酒兩忘情。”話音剛落,他們的笑聲一起飛起,再次舉杯暢飲。劉伯伯所說的“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隱居的。那是個清靜的地方,依山傍水,繞屋倚欄,盡是梅花……受長輩影響,長大后,我也偏愛梅花。讀著梅詩,感悟著梅品,即便在陰霾的日子里,我也覺得心清志明。
⑤抗戰中,杭州淪陷。抗戰勝利后,重回舊地。在斷壁殘垣中,在飄飛的雪花里,喜見舊宅庭院中的那株綠梅,依然兀立。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龍,星星點點的淡綠色的花苞,靜靜待放,仿佛在冷風中孕育著一個不屈的重生之夢。春雪初霽,好友來舍間小坐。她看見窗外綠梅,一時興起,展紙濡墨,畫起那株劫后梅花。我寫詞應和:“相逢互訴相思,年年常伴開時。惜取娉婷標格,好春卻在高枝。”歷經家國憂患,再見此景,心中感慨,難以言說。
⑥后來我從大陸到了臺北,匆匆又近三十年。春雪飄飛的閑暇之日,我靜坐家中,細細品讀壁上掛著的那幾幅梅花圖。其中有我的老師任心叔先生畫的墨梅圖,上面題著:“畫梅如畫松,貌同勢不同。愛此歲寒骨,不受秦王封。”這是他一身傲骨的寫照。一遍遍凝望這些寶貴的紀念品,梅事,人事,國事就一點一點地從記憶深處浮現出來。
⑦臺灣氣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處賞梅,但因梅花是中華民族堅貞不移的精神象征,所以民眾依然愛梅花,也能體認“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義。
⑧客居紐約,我發現美國人更喜愛春的姹紫嫣紅。這個沒有經歷過太多苦難的年輕國家,怎么也不懂得中國人愛梅的情懷。所以這里雖然有雪,卻沒有把酒品梅的知己。
⑨雪后初晴,春寒料峭,我又神馳于杭州的梅花。數十年過去了,它們定當傲岸如故吧。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
1.文章第②~⑥段圍繞梅花,回憶了四個令人難忘的情景。請參照所給的示例,概括另外兩個情景。(4分)
情景一:在故鄉外公教導“我”要學寒梅傲雪。
情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殘垣斷壁中“我”與友人賞劫后梅花。
情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出現對春雪的敘寫,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文章相關內容,談談你對第⑧段所說的“中國人愛梅的情懷”的理解。(不超過150字)(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