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進階訓練:中階(真詮初中專項突破系列)
- 張興東主編
- 1833字
- 2025-04-21 19:35:54
說明
(一)
中階為提高級,為一般省份的中考難度,只有少量地區的中考題會超過這個難度。所以,如果無法輕松應對此難度的學生也不必過于慌張,可以訓練2~3個周期(40~60篇),而不必晉升到高階的訓練。中階的選篇又細分為B-、B+、B++三種難度,已可以較好應對的學生,可以選擇繼續訓練1個周期,也可以挑戰高階難度。高階難度與高一相銜接,只有少量省份的中考有此難度,更多的省份,只有初三的一模二模可以偶爾達到這個難度。
閱讀的能力包含兩個部分,一曰招數,即考試之規則,一曰內功,即文章理解力。很多理解能力好、讀書多的學生依然不擅長閱讀理解的原因,往往是不理解考試的規則。故理解規則,乃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第一步。以我之經驗,學生每周訓練2~4篇為宜,每周1篇,則因為頻率太低而無法起作用;若在寒暑假,則隔天訓練2篇或每日訓練2篇,比每周訓練要更有效果。另外,掌握了考試規則后,則要以訓練內功為主。如果經過2~3個周期尚不能應對考試,則不必過多練習,應該多讀散文,學習批讀和理解文章,修煉內功。
特別提醒:若在25篇的訓練中,都不能集中精力、仔細思考,而是把這個當作任務,或偷看答案,或懈怠應付,則無法起到相應的作用。我們希望你刷題,是想你先解決考試問題,以便用更多的時間去閱讀人類文化的經典,拓展知識,挖掘思維的深度。考試一日不過關,那么你初一將不得不應對考試,進行大量刷題;初二將不得不應對考試,進行大量刷題;初三將不得不應對考試,進行大量刷題。從初一刷到初三,直到靈性磨盡,思維萎縮,最后成一平庸之畢業生而已。
切記切記。
請享受你的刷題之旅吧!
(二)
2009年,我寫過一本書,叫《用數學方法學語文》。書名標新立異,有博人眼球之嫌。然知我者,應該能理解我的主張。
我認為,語文閱讀理解最讓人頭疼之處在于,任何題目都有規則,無規則即不能改卷、判分,無法把學生閱讀能力數字化;但問題是,從未有任何權威文件對這些規則做出說明。故而,語文中盛行的,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邏輯,而是不成文的規則。
故我特意用數學思維,以推理的方式,寫題目的原理、推理和結論,而且我得出的結論,并不一定與原參考答案完全一致。所以,答案分為兩個部分:組織答案是我們推理出的答案,參考答案是試卷命題者設置的答案。之所以要設置兩種答案,本質是尊重理性的思考,在比較中領會語文答題的靈活性。
學生若理解我之苦心,則當細細參看我對文章的分析,我對題目的推理,則學習之效果,當可以保證。
中階難度,即提高級的難度,適合初一優秀的學生,而初二學生則不論基礎如何,都要努力掌握。這一級別的文章,一般擺脫了幼稚感,具有了“成人化”“文人化”的特征。也就是說,初階文章更像作文,更像專門寫給孩子看的,屬于“青少版”;而中階文章,就是一個文人寫給成年人看的文章。這些文章的主題往往有對社會的批判性思考,并走入審美的境界。如果一個學生思維幼稚,停留在極低幼的審美境界中,讀這些文章,往往無法理解主題,即使朦朧理解,也往往無法清晰表達。另外,這一類題目的靈活性和綜合應用難度也在提升。
如果刷完一個周期(25篇),此類閱讀依然無法較好掌握,建議停止刷題。
你的問題是:
1.思維境界太低,尚停留在幼稚階段,故讀文章,缺乏共鳴。
2.語言表達和思維掛鉤,既然思維幼稚,語言輸出必然不好。(觀察你的答案,是不是都是“大白話”,毫無“文氣”,而且能少寫則少寫,連橫線都填不滿?)
3.你的作文也必然缺少“文氣”,既無華麗文筆,也無深刻立意。
4.因為文章較難,思想較深,所以忘記了基本的“套路”,答題思路開始紊亂,亂了方寸。
所以,閱讀理解越進入深水區,“套路”越不關鍵,思維層級、理解力和表達能力才越來越重要。長期的解決方案,是增加閱讀,特別是增加散文的閱讀,因為散文更短,更適合鍛煉自己的理解力。其次是短篇小說,而長篇小說篇幅過大,往往無法培養精細化分析的能力。但有很多人的問題是,把讀小說的那種“泛泛瀏覽”的壞習慣帶到了散文中,所以讀了也沒有效果。
我認為,讀散文也要“刻意訓練”才能真正提高理解力,方法如下:
第一,讀完一篇散文,可以將散文分成“優秀”“普通”“不好”三類。
第二,對“優秀”的文章,讀2~3次,詳細批讀。
第三,能篩選出絕妙段落,能標記讀不懂的段落,能分析主旨。
第四,當主旨不清楚,或某個段落無法理解時,會詢問老師,努力解決。
記住,“內”“外”兼修,“道”“術”并重,才能真正提高閱讀理解水平。
最后一條建議,是多讀我們的批讀,把重點從“解題”中掙脫出來,多研究文章本身。
張興東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