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的生物之光(讀中華 學科學叢書)
- 霍靜主編
- 1016字
- 2025-04-21 19:13:30
前言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2017年國務院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要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廣泛開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教育部發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在中小學和大學階段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與教材體系。編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讀物是提高讀者對中華傳統文化認同的重要途徑。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來探尋自然規律的歷程,展示出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物學領域探索的實踐成果,也彰顯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幾千年來不斷形成的科學精神。本書依據生物學課程標準對中小學階段要求學生掌握的學科基本特點,結合中學生物教材內容,梳理古人的傳世典籍和詩詞歌賦所承載的信息,將蘊藏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物學概念和思想方法,通過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遺傳和變異、穩態平衡、生物與環境以及健康生活等主題展現出來,有助于廣大青少年更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人的智慧,感受我國古人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由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全書通過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詩詞、歌賦、風俗、器物等的描述,挖掘其中蘊含的生物學知識,將生物學與傳統文化相互融合,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文化氣質,又科普了生物學知識,還為讀者進一步實踐提供相關的案例指導。全書共分七章,在每節的第一部分闡述蘊含在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科學原理,利用生物學原理解釋在傳統文化中的生物學現象,涉及的專業名詞術語通過插入知識鏈接小欄目進行解釋;第二部分“天生有用”,描述了相關生物學知識在我國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第三部分“躬行實踐”介紹了與本節生物學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或實驗,操作簡單易懂,還配有文字或圖片的說明和結果等。
《中國傳統文化的生物之光》中介紹的傳統文化只是我國五千年歷史文明中的滄海一粟,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完整地呈現出蘊藏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物學,只是選取了部分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激發讀者們挖掘出更多深藏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背后的科學知識。
也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在贊嘆我國古人的智慧、感受我國古人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自豪與贊嘆的同時,能收獲一份生物學知識,并將該知識應用于實踐,為開創美好的未來邁出堅實的一步!
由于編者的學識和經驗所限,書中難免會有所疏漏,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霍靜
202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