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新高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規模達31309.1億美元,在服務貿易中占比從2011年的48.1%穩步提升至62.8%,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方興未艾,邁入蓬勃發展階段。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數字技術使得經濟社會的各個環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由此衍生的數字貿易逐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同時,數字技術的下沉能夠解決部分發達國家及落后國家產能過剩、信息不對稱等帶來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彌補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實現“小國崛起”。此外,數字經濟及數字貿易在傳統產業的結構優化、產業融合、產業升級轉型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1世紀的今天,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簡稱新冠疫情)的蔓延、俄烏沖突對全球經濟的沖擊,我們看到了這場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認識到數字經濟的發展韌性。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等服務呈爆發式增長,改變了世界經濟結構發展格局,緩解了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助推了世界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發展生產,成為世界經濟繁榮復蘇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支撐力量。
目前,世界經濟格局不斷變化,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也以時代為背景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與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在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當中。在這樣的一個數字時代,數字素養是每個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對于消費者、生產者以及管理者來說,數字素養是理解這個時代運作規律、形成經濟發展觀的基礎。盡管目前數字經濟方面的書籍琳瑯滿目,但大多數都是以某種數字技術或經濟現象為出發點進行討論的,議題的討論也大多是圍繞中國展開的,而關于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的前瞻性、全局性論著相對較少。本書以數字經濟的演變為線索,在對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形勢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對數字貿易的相關問題也展開了研究。
本書不僅是筆者多年潛心研究與實踐的成果,其順利出版更離不開團隊的鼎力支持與合作,本書得到浙江省軟科學重點項目(長三角科技協同創新機制與路徑調控2022C25022)、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重點教學研究項目(xyjy2021006)及寧波縣域產業數字化研究基地的大力支持。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王楠教授負責全書的統稿及第一章至第六章和第十章的撰寫,倪一銘碩士負責第七章至第九章的撰寫,季立挺碩士在資料的收集與圖表的完善方面提供了幫助。
梁漱溟先生認為做學問有八種境界,其中有二:形成主見、知不足。筆者對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的思考所形成的主見已盡在書中,雖然已全力對內容進行完善,但囿于水平有限、時間倉促,其中難免還有許多疏漏與不妥之處,而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作為一種千變萬化的經濟活動,也仍然有較大的探索空間,我們誠懇地歡迎您對本書提出意見。
著者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