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天攻克小學語文閱讀核心考點
- 劉劍 張雅男編著
- 1522字
- 2025-04-16 13:04:33
第1天 考點1 內容概括
說起概括,能力最強者莫過于孔子。一部《詩經》,前前后后加起來,共305篇,有歌頌勞動的,有贊美愛情的,有諷刺統治者的,也有與祭祀相關的,主題豐富多彩。但孔老夫子一句話就概括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我們雖然無法做到像孔子這樣,一句話概括一部經典,但是卻可以在閱讀理解題目中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主要內容。
題目示例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文中第×段主要記述了什么內容?
3.閱讀文章,請你說說主人公主要經歷了哪幾件事。
4.閱讀文章,將小標題補充完整。
答題方法
在小學階段,根據內容的不同,記敘文主要分為寫人、記事、寫景和狀物四類。每一類文章的內容概括類題目,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
一、寫人
這類文章對人物進行詳細描寫,以突顯人物性格。
如何概括寫人文章的主要內容呢?只需要按照下面的格式進行概括總結即可:
“誰”+“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情”+“結果”
有時候,文章淡化了“在什么情況下”及“結果”,那么概括公式的低配版本就是:
“誰” + “做了什么事情”
二、記事
為了寫清楚一件事,作者往往需要交代事件的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相關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經過以及事件的結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記敘文六要素。對于記事類的記敘文,只需要將六要素進行串聯即可,即:
“誰” + “在什么時間” + “什么地點” + “因為什么” + “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 “結果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概括段落大意的題目中,由于行文沒有結束,可能所寫的事件只是一個經過,原因早已經交代過,而結果暫時沒有出現;而在有些文章中,也會淡化時間和地點。因此,在概括段落大意時,最低的版本配置仍是“誰”+“做了什么事情”,即突出人物和事件這兩個要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看電視劇的主陣地已經從電視轉移到了視頻網站上。其實在很多網站上,一部熱播的電視劇每一集都會起一個單獨的標題。給每一集起標題的依據有兩個,一個是本集中沖突最激烈、最精彩的情節,另一個就是這一集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把這個起標題的過程看成“概括段落大意”的一個簡單應用。
三、寫景和狀物
寫景和狀物類的文章,概括內容的方法大致相同。
寫景類的文章,往往是對景物進行細致而具體的描寫;而狀物類的文章,一般是對所寫物品的細致刻畫。寫景和狀物在很多時候,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所寫之景、所狀之物,而是借著景物來抒懷言志,以事物自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說的是泰山,也是作者自己;“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說的是竹子,同時也是作者自己。
對這類文章,我們需要突出所繪之景、所狀之物的主要特點。可以從如下角度進行概括:
文章從“哪些方面”,寫了“什么特點”的“什么景物”,突出表達了作者對……的“什么感情”,同時也表現了作者自己的“什么志向/態度”。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我們使用什么樣的“答題公式”,都有一個要求,就是語句要通順。當我們把所找到的答題要素串聯起來之后,一定要從頭到尾檢查所寫的句子是否有語病,是否生硬干澀。即使是答一道閱讀理解的題目,我們也不能放棄對精準使用文字的追求。
強化訓練
簡單概括《西游記》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參考答案:
《西游記》主要寫了在唐朝時期,時間
唐僧師徒四人人物
從東土大唐出發,地點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西天求取真經,經過
最終取得正果的故事。結果
《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三國演義》主要寫了在東漢末年,時間
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政治集團,人物
在軍閥混戰中逐步取勝,形成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的格局,經過
最終又歸為統一的故事。結果
速記口訣
概括問題常遇到,公式方法要記牢。
寫人記事有要素,誰做什么仔細瞧。
若有時間和地點,原因結果交代好。
寫景狀物帶特點,表達情感志向高。
思維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