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臨時抱佛腳的呂布
- 呂布,天降一本三國志
- 杰克樂福
- 2016字
- 2025-05-03 08:00:00
暮色沉沉,燭火搖曳。
呂布獨坐案前,眉頭緊鎖,手中書本翻得嘩嘩作響。
案上…
自然那本《三國志》。
自打陳宮路上尋人送人信件之后,這呂布就有些忐忑了。
感覺…荀彧來了之后,就要和自己考核一樣。
一般來說,呂布對這種事情是無所謂的。
“那些文士…沒什么能耐。”
呂布向來這般覺得。
但見識過了賈詡對付曹操之后,呂布心態那是徹底轉變過來了。
這些文人謀士…確實腦子厲害。
而荀彧如此“書中有名”的人物,呂布也有點謹慎。
是以呂布不僅僅看著那本神書,也找了不少荀彧的履歷,趁著二人還沒來時候,那是一陣的研讀。
那是準備臨時抱佛腳了…
而抱佛腳的人…自然都是很認真的了。
…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少有才名,清雅方正…”
呂布低聲念著,指尖在簡牘上重重劃過,仿佛要將每一個字刻進心里。
這是張邈給整理的材料,呂布正讀著。
不過…
呂布個性本來就耐不住,頓時有些心煩了。
“嘖,這寫的什么?”
他忽然煩躁地丟開一卷,揉了揉眉心。
“全是些虛詞!什么王佐之才、德行高潔…他究竟喜歡什么?厭惡什么?這才是重點好吧!”
窗外傳來更鼓聲,已是三更。
高順曾勸他早些歇息,他卻只是擺手:“明日要見荀文若,豈能一無所知?”
不過想了想,就算自己不耐煩,也只能忍著看下去。
說不得能瞧出一些端倪。
果然,上有書這幾句。
荀彧厭惡…董卓之流暴虐,呂布之流的反復…
好家伙!
那是點名道姓!
“啪!”
呂布猛地合上竹簡,燭火劇烈搖晃,在他眼底投下一片陰翳。
“原來在他眼中,我不過一介反復之徒?”
他冷笑一聲,卻又忽然沉默。
冷笑是本能,沉默是本能后的冷靜。
良久,他緩緩起身,走到銅鏡前。
鏡中人劍眉星目,英武逼人,可那雙眼睛深處,卻隱隱有一絲不安。
“若他鄙我,我又何必見他?”呂布喃喃自語,可隨即又咬牙,“不,不行…曹操我都能滅了,扭轉乾坤,何況是一個荀彧呢!”
他轉身回到案前,重新展開竹簡,目光灼灼。
“來人!再取些關于荀彧的文書來!他平日愛讀何書?與何人交游?統統找來!”
燭火徹夜未熄。
呂布這佛腳抱的也是不可說不努力。
…
呂布出洛陽的時候是夏季,到了眼下,已經到了秋季。
秋日時節,濮陽城外秋高氣爽,微風拂過官道,卷起幾縷輕塵。
荀彧端坐車中,手執一卷竹簡,神色沉靜。
此番來濮陽,雖然心里并不后悔,但心里還是多少有些忐忑的。
車駕緩緩前行,忽聞前方馬蹄聲止,隨行侍衛低聲道:“荀令君,已至城下。”
荀彧略一頷首,掀開車簾,正欲下車,卻忽地一怔。
只見城門大開,旌旗獵獵,一隊精銳甲士分列兩側,肅然而立。
而正前方,一人身披錦袍,腰懸長劍,英武挺拔,赫然正是呂布!
他竟親自在城門相迎?
荀彧眸光微動,心中驚詫,面上卻不顯分毫。
他緩步下車,整了整衣冠,還未開口,呂布已大步上前,拱手一禮,朗聲道:“文若先生遠來辛苦!布久慕高名,今日得見,幸甚至哉!”
聲音洪亮,姿態恭敬,竟無半分往日驕矜之態。
這人以禮相待,荀彧總不能不給好臉色。
再說了!
這番也是他自己要來,自然也客客氣氣,先當個體面人再說。
于是荀彧當即還禮,溫言道:“溫侯親自相迎,彧愧不敢當。”
目光微轉,卻見呂布身后,高順、張遼等大將亦肅立兩側,神情莊重,全無輕慢之意。
這般陣仗,倒像是迎接朝廷重臣,而非對待敵營謀士。
怪哉!
呂布素來狂傲,即便對曹操,也多是倨傲相待,今日為何如此禮遇?
心中思量,面上卻含笑寒暄。
呂布親自引路,一路談笑風生,甚至說起了荀彧早年之事。
言語中對自己的了解,更叫荀彧吃驚不已。
仿佛…
真的對自己極為重視!
荀彧微微瞇眼,心中暗忖:“呂布竟連一些個細枝末節都知曉…莫非早有準備?”
正思索間,忽見道旁一名小校匆匆奔來,在呂布耳邊低語幾句。
呂布旋即展顏笑道:“文若先生,城中已備薄酒,還請賞光!”
既來之,則安之。
不管呂布表現如何,再看看再說。
荀彧心里想著,也是平和不少,隨呂布入宴。
各自坐定,呂布卻與荀彧如同聊家常一般。
卻聽呂布道:“聽聞…先生兄弟荀諶及同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
“卻不知為何先生卻留在曹操帳下?”
荀彧心態平和之下,也是實誠應道:“袁紹外寬內忌,非明主也。”
荀彧想好了。
呂布裝的也好,真的也罷,自己就全憑本心就是。
主打一個…是真心換真心。
而呂布聽得荀彧這般直白話,便問:“如此說來,那曹操就是明主呼?”
“相國鏟除亂賊,今日扶持陛下,非明主呼?”
荀彧道:“卓暴虐已甚,必以亂終,無能為也。”
“殘殺少帝,更不能容!”
此言一出,“哐當”一聲,諸將紛紛起身。
侯成反應最快,大罵道:“呸!你這廝,敢如此說相國,看我殺你!”
不過侯成說歸說,行動是一點沒有。
他也知道…呂布可沒殺荀彧的意思,自然不能亂來。
果然,卻見呂布道:“看來先生誤會頗深。”
“時年相國入京平亂,因憂心引兵急進,未明到城西,聞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
“少帝見相國兵至,恐怖涕泣。與其言,不能辭對;與陳留王語,遂及禍亂之事。”
“相國以王為賢,這才有有廢立意。”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這屁股決定腦袋,站在董卓這頭,一聽這理由,立刻就覺得咱們董太師是一點沒錯了。
只有荀彧聽得道:“此事…如此說來,卻也有些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