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董愛卿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31字
- 2025-03-21 10:35:27
崔烈有點懵。
這聲音的語氣他太熟悉了,可是身為大漢皇帝,劉辯剛剛說了些什么?
董卓是他傳密旨召來的?
不是,劉辯什么時候有這能耐了?
崔烈不免回頭看去。
但看著劉辯那平靜至極的臉色,除了因為天涼而凍得有些微微發紅以外,那種好似將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手中的淡然,崔烈又突然感覺,劉辯說的話好像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那是皇帝。
而作為和崔烈對壘的董卓,在看到劉辯慢悠悠走出來的時候,腦子也跟著短路了一瞬。
畢竟他這一次能追出來,所依靠的消息,是自己在宮里面的弟弟冒死傳出來的。
而自己根本就沒有收到什么皇帝的密旨。
這小皇帝就是在胡謅。
但隨著跟在他身邊的賈詡,輕輕地拉了拉他的衣角,董卓立刻就回過神來。
只見他一個翻身下馬,隨后兩步撲倒在地,跪在劉辯身前大呼道:“臣救駕來遲,實乃罪該萬死,還請陛下恕罪。”
真相有時候并不重要。
怎么解釋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劉辯遞給了董卓一個,就算是董卓做夢都不敢想的借口,董卓沒有理由不抓住。
而且如此一來,從龍之功,大漢忠臣的標簽就被牢牢焊死在自己身上了。
還是得到了皇帝親口承認的。
隨著他的下馬,董卓身后那30多騎西涼兵也都跟隨整齊下馬。
甲片碰撞的叮當聲響起,伴隨著肅殺的秋色深夜,儼然一副一群熱血的忠臣良將,歷經千難萬險,終于得見真龍天子的畫卷。
“董愛卿快快請起。”
劉辯上前將董卓扶起,輕聲道:“這一次朕能幸免于難,還要多虧了崔太尉和一眾忠臣們的救護。”
“剛剛崔太尉也是護駕心切,誤以為愛卿是在城中叛亂的賊子,因而在言語上才有了些沖撞,朕替太尉向愛卿賠個不是,董愛卿切莫記掛在心上啊。”
董卓看著劉辯竟然真的像自己作揖下拜,一時間都有些慌了。
他在來洛陽這一路上做了不少準備,只聽說這洛陽城里的少年皇帝是個極其懦弱的性子。
本以為突然遭此一難,極有可能連話都說不明白。
卻沒想到應對如此得體,哪有傳聞中的半點懦弱樣子?
而且只是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將自己剛剛和崔烈之間的劍拔弩張的氣氛給撫平了。
畢竟人家身為皇帝,親自替一位臣子給另一位臣子賠禮道歉。
自己難道還能不接受嗎?
崔烈難道還敢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拒絕和自己和解,去打皇帝的臉嗎?
當然,這心底里芥蒂夠嗆是能清,但面上肯定是皆大歡喜的。
而這也就夠了。
“臣不敢,剛剛臣也是一時心急,在言語上對崔太尉多有些沖撞,臣在這里還要給崔太尉賠個不是。”
說著,董卓便對著崔烈同樣作揖下拜。
“臣謝陛下寬宏,這只是臣和董將軍的一點小誤會,陛下切莫如此折煞微臣。”
崔烈跟著作揖下拜。
“好啦,既然誤會解開了,那眾位卿家就隨朕一同回去吧。”劉辯一手一個,笑呵呵地將董卓和崔烈兩個人扶了起來。
“陛下!”
聽到劉辯竟然準備讓董卓跟著一起回洛陽,崔烈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找到皇帝是他們在先,逼死張讓那幾個宦官也是他們干的,屬于是什么臟活累活都讓他們做了。
結果董卓就是半路趕了過來,就要從中分一杯羹?
雖然劉辯說是他傳的密旨,讓董卓過來護駕。
但仔細想想,這件事怎么想怎么不合理。
有問題!
雖然還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但本能的直覺告訴崔烈,這其中一定有問題,而且還是大問題。
就這么不明不白地,稀里糊涂地回洛陽。
他不甘心。
“眼下洛陽城中,恐怕叛亂的賊子尚未平定,現在回去,未免會讓這些人沖撞了圣駕,于天下不利啊。”
剛剛口口聲聲催促自己趕緊回洛陽的是崔烈,現在又想方設法阻撓不讓自己回去的也是崔烈。
劉辯心中忽然有點想笑。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歷史書上的那幾個字,不過只是這江湖水上最平靜的那幾道波紋而已。
劉辯仰起頭看天,頗為惆悵地嘆了口氣,“是啊,朕那兩位舅舅受先帝國恩,卻不料被賊人挑唆,以至于禍起蕭強,為這天下徒增悲愴,朕已是有負于天下了。”
“???”
崔烈低著頭,只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沒跟上。
他剛剛差不多想明白了,董卓是大將軍何進指派來的,劉辯這個小皇帝想跟董卓搭上關系,那就必須確定大將軍何進是好人。
那殺了大將軍何進的宦官們就是該死的。
其實這一點,跟崔烈他們的訴求也是相同的。
崔烈本想是去想辦法,敲定自己是誅殺宦官的首要功臣,從而來為自己求取最大的一份功勞。
結果想來想去,卻沒想到這小皇帝的嘴里怎么冒出來的那兩位舅舅。
還是禍起蕭墻?
這是什么話?
董卓也懵了。
畢竟如今這一切,跟他最開始出發時的預想完全不同。
他還沒想好下一步要干嘛呢,劉辯這邊又使出來了新的花招。
劉辯沒有給崔烈和董卓太多的思考時間,繼續道:“說起來,朕已經密令奉車都尉董旻,誅殺逆賊何苗,三位首惡已除其二。”
“董愛卿,你可愿隨朕一起,誅殺那最后一位,亂我大漢江山之惡徒?還這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董卓愕然抬頭。
他本以為之前小皇帝不過是借坡下驢,故意討好自己。
畢竟自己手握西涼兵,乃是天下中有名的驍銳。
如此實力在手,討好自己并不丟人。
但劉辯這一番話,卻讓他直接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因為劉辯說出了董旻。
甚至不僅說出了董旻這個人,還說出了密令董旻誅殺何苗這種,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來。
區區一個十三歲,在朝中沒有半點根基的少年皇帝。
呸!假的,都他娘是假的!
“臣,誓死追隨陛下,護我大漢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