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補掖庭之缺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60字
- 2025-03-28 16:00:00
威脅。
這其實就是明晃晃的威脅。
不過相對應的,正如擢升呂布為后將軍一樣,讓劉辯按規(guī)矩做事,也是楊彪這些人的底線。
不然他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有意義了。
“陳翔之罪,朕到時候自然會交給有司論處。”
“然陳翔和御史中丞所奏之事,朕會考量?!?
“陛下圣明!”
最重要的事情已經做成,楊彪三人也算是松了口氣。
“臣還有一事要奏。”
崔烈上前道:“臣聽聞前將軍董卓忠勇無雙……,臣斗膽奏請,許前將軍董卓參錄尚書事?!?
“臣亦有本奏!”
崔烈的話不過才剛剛說完,丁宮便在旁邊緊隨其后地道:“今逆賊袁氏尚未伏誅,大將軍一職懸而未定,朝中大小政事……”
“……臣斗膽奏請,許太尉與御史中丞同參錄尚書事,與前將軍共同輔佐陛下!”
當真是連演都不演了。
瞧著崔烈和丁宮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劉辯頓時覺得心中好笑。
一共過來的就三個人,丁宮這個本身就在尚書臺任職的人除外,現在還要把另外兩個也都塞進尚書臺。
看來這些人確實是很忌憚自己啊。
甚至為了能夠限制自己的權,不惜把他們最為看不起的涼州人董卓,也要抬進尚書臺。
和他們一起分享這份權力。
怎么說呢……
真是難為這幾個人了。
畢竟為了針對自己,如此這般,說他們他們煞費苦心,恐怕都說得輕了。
不過話說回來,董卓現在還沒有反應,這很值得耐人尋味啊。
劉辯在心中默默盤算。
畢竟以董卓這個人在歷史上的性格,他能做出什么事其實都不奇怪。
尤其是他對于世家的態(tài)度,早些時候其實是相當曖昧的。
雖然在自己的逼迫下,董卓不得已和袁家決裂。
可是天下世家當中又不止袁家一個。
要是有其他世家給董卓投去橄欖枝,董卓會不會接受?
劉辯心中估摸著八成是會的。
沉默片刻之后,劉辯似是認命般地嘆了口氣,道:“兩位愛卿所言甚是,既如此,那便詔令太尉、前將軍、御史中丞三人共同參錄尚書事?!?
“往后為國輔政,還需幾位卿家多多操勞了?!?
崔烈和楊彪心中一喜,同時謝恩。
“臣等定竭心盡力!”
今日他們前來,其實至關重要的事情就兩件。
一件是妥善處理好陳翔的事。
另一件便是參錄尚書事的大事。
前者主要是為了做給底下人看。
畢竟這種當廷死諫,一命嗚呼的事情,已經多少年沒有發(fā)生過了。
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現在正盯著御史臺呢。
要是他連自己手下的人都處理不好,楊彪就算是得以參錄尚書事,手下的人也必然會對他離心離德。
搞不好連自己弘農楊氏這四世三公的招牌,都可能會砸在自己手里。
至于后者,便是他們掌權過程當中,永遠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要是沒有這個名,他們的位置便不穩(wěn)。
但只要有了這個名,往后的事就方便多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
楊彪頗為隱秘地瞧著身后,那座章德殿殿門的方向看了一眼。
心中忍不住升起一絲得意。
他們假借和董卓聯(lián)手之名,讓陛下誤以為他們和董卓已經達到了合作。
可是實際上呢?
他們不過是上書推薦了一下董卓,讓董卓得以參錄尚書事而已。
等到后續(xù)朝局穩(wěn)定之時,董卓這個位置,自然也能被他們想辦法摘下去。
而到時候,已經失去了皇帝信任的董卓,又還能有什么威脅性可言呢?
一箭三雕!
正當楊彪心中為自己的籌謀洋洋得意之時,就看到一名小宦官,出現在了殿門口的地方。
“啟稟陛下,前將軍董卓求見。”
嗯?
董卓怎么來了?
剛剛還洋洋得意的楊彪頓時一怔。
不光是楊彪幾人心中疑惑,連劉辯都一時猜不透,董卓這次來所圖為何。
不過眼下的水已經夠渾了。
倒也不怕多董卓一個。
“宣?!?
“宣前將軍董卓覲見——”
隨著宦官在殿門口的聲音高高響起。
不多時,一個胖墩墩的身影就隨之出現在了大殿上。
“臣董卓叩見陛下?!?
“董卿家起身?!眲⑥q隨意道:“剛剛太尉上書,推薦董卿家以前將軍之職,參錄尚書事,董卿家以為如何?”
啪嘰!
出乎所有人預料,董卓這時候竟然直接膝蓋一彎,跪在了地上。
“臣微末之姿,何以能擔得如此重職?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竟然要推辭嗎?
劉辯忍不住多看了兩眼董卓。
參錄尚書事,如此之重要的職位,沒人不會對其心動。
董卓只是涼州武人出身,又不是傻子,怎會不知這種職位的重要性。
看來這是在來之前做足了功課。
“董卿家謙虛啦……”片刻之后,劉辯輕輕一笑,語氣和煦地道:“董卿家的本事,朕都看在眼里。參錄尚書事,非董卿家莫屬?!?
“陛下!”
董卓又叫了一聲,卻被劉辯徑直打斷。
“朕意已決,董卿家不必多言?!?
“陛下厚恩,臣定肝腦涂地!”董卓說著,又重重地叩了個響頭。
只是那埋下去的臉上,閃過一絲喜色。
賈詡說對了!
只要自己及時出現,表達出自己仍然心向陛下,尊重陛下的心思,陛下便不會吝嗇對自己的支持。
而且當陛下察覺到,這些公卿士人們的逼迫之后,反倒會更加重視自己。
參錄尚書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緩緩起身之后,董卓又道:“陛下,臣此次前來,還有一要事要奏。”
“何事?”
“臣剛剛入宮,沿途所見宮垣虛曠,宦寺不足十數。掖庭侍奉之班亦有缺員,此絕非天子威儀?!?
“臣以為,此實乃社稷隱憂。伏請增補侍郎百八十員,擇良家子弟中,通曉經義者充入省中,以補掖庭之缺,朝夕為陛下講論《孝經》《春秋》,既可明圣德教化,復能衛(wèi)戍宮禁?!?
“以重彰天子威儀?!?
?
楊彪三人聽著董卓在那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直覺得自己剛剛是不是起猛,出現錯覺了?
區(qū)區(qū)一個涼州蠻子,竟然還能想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