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以退為進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122字
- 2025-03-28 10:00:00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啊?”
章德殿外,丁宮急得直跺腳。
崔烈和楊彪兩人雖然沒有丁宮這般急躁,但臉色也沒好到哪里去。
棋差一著。
本以為憑借御史死諫這一步棋,能逼小皇帝退步。
最次也應該能讓小皇帝主動召見他們,從而讓他們拿到主動權。
結果沒想到,小皇帝直接把他們晾到了一邊。
反而是召見了并州軍主簿呂布進宮。
一開始他們也沒當回事。
呂布畢竟只是一個軍主簿,他上面還有丁原這個老上司。
但壞就壞在這里。
崔烈為求穩妥,親自去找了丁原詢問。
這不問不要緊,一問嚇一跳。
丁原自己都說,他根本沒能力制約呂布和其麾下的并州軍。
楊彪聽到這消息,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甚至想直接沖到丁原面前,揪著他的脖子,好好問問,他之前那個并州刺史是怎么當的。
堂堂并州刺史,連手底下的兵都管不了。
他還當個毛線的并州刺史!
回家種地去算了!
不過等到他慢慢冷靜下來之后,一個更為險要的問題就擺在他的面前。
皇帝為什么要召見呂布?
如果丁原能制約住呂布還好,但現在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丁原根本沒能力制約呂布和他手底下的并州軍。
也就表示著呂布和他手底下的并州軍,此刻是一支無主勢力。
而要論法統性,皇帝兩個字,天然占據著最大的優勢。
尤其是在皇帝搶先所有人一步的情況下,先行召見呂布。
誰看了不頭疼?
誰看了不得心驚膽戰?
這樣一支驍勇不亞于西涼軍的外兵,突然被皇帝召見。
尤其是在他們剛剛用出了死諫這一招之后,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此刻的皇帝該是如何憤怒。
一個憤怒的皇帝,加上一支不受人約束管轄的精銳邊軍。
天知道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早知道就應該先把這只并州軍收到手里,然后再談論其他。
楊彪心中那叫一個懊悔。
可誰又能想的出來,堂堂并州刺史管不動自己手底下的人呢?
只能說千算萬算,沒算到隊伍里有蠢豬在世。
“莫要著急,我相信皇帝還有著理智。”
“何況我們都走到這了,要是皇帝真對我們起了殺心,早就對我們動手了,何至于讓我們活著走到這里?”
楊彪既是安慰著另外兩人,也是在心中安慰著自己。
“話是這么說……”
丁宮剛想在發牢騷,結果話說到一半,就看見那走到極其魁梧的身影,從章德殿的殿門處走了出來。
這讓他直接把嘴鎖的嚴嚴實實。
但丁宮還是好奇地多嫖了這身影幾眼。
身材高大魁梧不說,整個人精神煥發,神采奕奕的,毫不加以掩飾。
尤其是那體格子,丁宮感覺10個自己綁在一起,可能都不夠這呂布一個人打。
如此猛將,怎么就便宜了小皇帝呢?
心中有此等想法的,不只是丁宮一人。
崔烈和楊彪在心中震撼之余,也都產生出了遺憾之感。
如此猛將要是能收歸于自己,董卓區區一點西涼兵又算得了什么?
“陛下有旨,宣尚書令、太尉、御史中丞覲見——”
福祿站在章德殿殿門前,高聲傳旨。
聽到這話,丁宮、崔烈和楊彪三人頓時收斂了心神。
此番他們不得皇帝召見,便親自前來求見,已然是失去了先機主動。
但哪怕如此,死諫之策終究還是用成了。
他們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等到三人都依次入了殿,目光所及的第一眼,便是躺在一根高大立柱旁邊的陳翔。
此刻的陳翔已經面容毫無血色,嘴唇發青,旁邊幾個御醫在那里搖頭嘆氣。
這小皇帝是真能忍。
楊彪瞳孔微縮。
就這么把尸體一直放著,等他們來,甚至連個白布都不給人家蓋。
擺明了,這小皇帝要跟他們死磕到底。
不好相與……
“臣太尉崔烈/御史中丞楊彪/尚書令丁……丁宮,參見陛下,陛下萬安。”
三人朝著劉辯揖禮。
“三位愛卿免禮。”劉辯面無表情地抬手,“三位愛卿來得正好,朕剛剛召見了并州軍軍主簿呂布,此人于并州剿滅盜匪,掃平匈奴,功勛卓著。”
“朕以為,其人為我大漢立下如此汗馬功勞,理應重賞。”
“朕欲擢呂布為后將軍,并依次賞其麾下立功之人,三位愛卿以為如何?”
崔烈三人聞聽此話,不由得對視一眼。
劉辯上來什么話都沒說,直接把要封賞呂布的事情先提出來了,便已然說明這就是小皇帝的底線。
若是他們連小皇帝這條底線都不答應,往后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談的必要。
不光陳翔有可能是白死。
甚至他們幾個搞不好也要死在這里。
“陛下圣恩浩蕩,臣無異議。”楊彪率先開口。
“臣也無異議。”
“臣附議!”
看到這三個老東西還算識相,劉辯心中稍稍松了口氣。
畢竟眼下內憂外患,甚至往后兩年還有各種各樣的流民起義。
洛陽經不起太大的折騰了。
否則便是個兩敗俱傷的局面。
“如此便好,尚書臺一會便下去擬旨吧。”
“臣領旨。”丁宮再拜。
劉辯不動聲色地道:“三位愛卿今日前來,不知是有何要事要與朕說啊。”
開始了!
丁宮感覺自己的心臟,都好似被人緊緊握住了一樣。
揪的生疼。
咚!
楊彪徑直跪下,高呼道:“臣御下不嚴,特地向陛下請罪!”
“御史臺屬官陳翔狂悖犯上,實乃臣督責不嚴,教化失道所致。”
“臣執掌蘭臺三載,竟使忠鯁之士行此激烈之舉,既負圣主簡拔之恩,亦違'諫有五諍'之訓。”
“伏望陛下削臣簪紱,付廷尉論罪,以正憲綱。”
“然臣斗膽陳情,彼御史雖觸犯天顏,其心實為社稷計,若蒙陛下垂憫,乞賜骸骨歸鄉之日,愿以身代受斧鉞之誅。”
此言一出,整座大殿寂靜的針落可聞。
以退為進!
說白了,楊彪的意思很簡單,陳翔確實有罪,但罪不在其所說的內容,而是在其做事的方式太過狂悖。
不過陳翔人都死了,你作為皇帝跟一個死人計較不太合適,所以你不能再去懲罰陳翔。
有什么事情奔著我來。
當然,陳翔說出去的那些具體內容是沒問題的。
你皇帝也可以不遵守,但下次會不會再有御史死諫,那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