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衣帶詔
- 從部落開始的千年帝國
- 胖哥老李
- 2255字
- 2025-04-27 09:00:00
世子坐于周師指揮車上,面露焦急之色,“膠鬲少師答應倒戈的貴族,為何按兵不動?”
姜尚捻須微笑,“子姓貴族,首鼠兩端之輩,我師需展示足夠的實力,他們才會動手。”
姜尚從戰車上站了起來,吩咐,“吹號角!”
車后八名壯漢,一起揚起手中長長的號角,嗚嗚的號角之聲響徹四野。
號角聲,是姜尚要戰場指揮的信號。隨即,姜尚從背后的五色旗中拔出紅旗左右揮舞。
六百騎兵立刻從兩翼沖出,手持青銅矛,向兩翼亂糟糟阻擋周軍的勞役、匠人發起了沖擊。
訓練有素的騎兵沖擊壯丁,而且不是鑿穿。每個士兵刺一矛就回旋,兩翼的各三百騎兵形成了兩個弧形往復攻擊的圓圈,如護衛大軍的車輪形狀,此之謂“車懸”。
在騎兵不斷的車懸打擊下,本來就沒有陣型的炮灰立刻混亂。
姜子牙看準時機,揮舞藍旗。
后陣持盾戈的周軍備用部隊從騎兵后列陣從兩翼沖出,殺入商軍炮灰部隊陣營。
周師在正面戰車部隊跟敵人膠著交戰的時刻,開辟了兩翼戰場,開始大殺商軍炮灰。
炮灰中,有少量費仲安排的黨羽,當即高呼,“我軍敗了,我軍敗了。”扔下棍子轉身逃跑。
炮灰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忠誠大王的正在死戰,一部分費仲的黨羽開始逃跑,并大肆擾亂軍心。
約一半貴族家奴正在摸魚偷懶,見有人逃跑,想起了主人的囑咐,“風色不利就跑”,立刻跟著一起跑,同時跟著高呼,“我軍敗了!”
六萬家奴一跑,想死戰的炮灰也被脅裹著亂跑,商軍前陣剩余不到十萬人的炮灰立馬成了潰兵。
敗軍事先被主人囑咐過,沒有按規矩從兩翼跑,反而去沖擊大王的兩個王師。
王師包括六千正兵,一萬四千輔兵。
正兵正在跟周人戰車死戰,而且局面占優,敗退的家奴和亂兵沖不動王師正兵,沖進了后面的輔兵陣營,輔兵立刻跟著大亂。
眼見局勢翻盤,子姓貴族們再無猶豫,剛才還“輪轂斷裂不能行”的戰車突然又行了,三萬大軍從兩翼向王師的后背殺來。
剛才還局面占優呢,隨著賤役中的內應和子族私兵的跳反倒戈,局面瞬間翻轉,殷商大軍一下子全面崩盤。
大王嗔目大喝,“后退者斬!”
命御者向前,意圖力挽狂瀾。
前陣正在不斷崩潰,周師的戰車又開始沖鋒,周人負責統率戰車部隊的是世子的異母弟,西伯第十五子姬高。
姬高立于戰車上,遠遠見到大王的戰車,于百步外彎弓一箭,正中大王右胸。
大王身穿犀牛皮甲,外罩青銅鎧。姬高的箭百步之外而來,力道已衰,只是刺破了大王的皮肉。
追隨大王身邊的老將蜚廉連忙拽住大王戰車的馬韁繩,“大王,形勢急矣,請入衛城暫避。”
看戰場形勢已經無可逆轉,大王長嘆一聲,吩咐,“轉進衛城。”
二百貼身親衛護著大王車駕向衛城轉進,衛城是要塞小城,當可久守。大王于車上恨得咬牙切齒,他不恨周人造反,恨的是子族謀逆。
“蜚廉,你速去朝歌城內,保孤的太子祿父北狩,求得婦好大軍的庇護。”
朝歌城過大,貴族又大多反叛,顯然是無法防守的,大王擔心城里的兒子。
蜚廉應命縱馬而去。
大王看了眼蜚廉的孫子,“女防,你拿孤的信物,去急調婦好大軍回兵勤王,孤在衛城死守待援。”
女防持了大王車駕上的白旌欲走,被大王叫住。大王一把拔下右胸上的箭鏃,箭鏃上帶著血。
大王扯下自己一條衣帶,食指蘸著血,在衣帶上下詔,“御妹回兵,若孤已死,當為孤誅除滿朝奸臣。”
女防將衣帶詔揣入懷中,將白旌插在后背上,縱馬趁亂而走。
大王安排好了兒子的后路和援兵,僅帶二百多侍衛,逃向衛城。
衛城里尚有三千壯丁,糧草箭矢豐足,當可久守。
大王車駕來至衛城下,忽見城上打起了“周”的旗號,旗下少師膠鬲傲然而立,“昏君,汝殘暴不仁,吾已投周,汝之末日到了!”
大王已經沒有力氣罵人,下車牽了一匹戰馬,回身呼喚,“費,護孤北狩,咱們也去找御妹。”
費仲笑瞇瞇退后,忽然大呼,“還不動手?”
大王身邊幾個親衛都是費仲的人,一擁而上,將大王捆綁了起來。
看世子親帶周國追兵至,費仲一臉諂笑,跪于路旁,“小臣費參見世子,世子稱王不遠矣,小臣愿忠誠追隨大王。”
世子鄙視看了眼無恥小人費仲,說話還是和氣的,“善,來人,兌現膠鬲給他的承諾。”
一輛牛車過來,手下揭開牛車上的苫布,三千兩青銅錠爍爍放光。
“謝世子賞!”
世子帶兵,押著帝辛入朝歌城,費仲坐在載滿三千金的牛車上,怡然自得跟在世子親衛后面。
姜尚悄悄吩咐自己的弟子武吉,“此小人若存,世人皆知世子交通小人,頗損世子令名。世子仁德不好殺他,汝去下手除了。”
武吉帶人一擁而上,將費仲捆綁在落后的牛車上,澆上牛油。牛車火起,費仲抱著一車的金死去。
武吉帶人到處宣揚,費仲忠于紂王,不肯降周,駕滿載金的牛車逃亡。牛車失火,費仲不舍三千金,與車偕亡。
謀反綁了大王的費仲親信們,也被姜子牙在世子親衛面前處斬。背主之賊,不可把叛逆之風,傳染給我大周的忠貞之士。
這就是沒有貴族身份的“小人”的悲哀,連背叛的資格都沒有。
反正的子姓貴族因為影響力大,且有“暴君受害者被迫反抗”的正義借口,受到了世子和姜尚的善待。
眾貴族在戰場上拜見世子,世子當場允諾,各人爵位、封地皆不變,予以優待保留,眾貴族簇擁著世子入朝歌。
城內鹿臺火起,膠鬲奏報,“世子,眾貴族痛恨鹿臺上的炮烙,聯合起來燒了鹿臺,臣不能止。”
精美的鹿臺建筑毀于一旦,貴族們派人來報,火勢太大,“四千庶玉則銷”,世子和姜子牙相對苦笑,什么大火能把玉器都焚毀了?
這是痛恨炮烙么?分明是這幫貴族搶了鹿臺儲藏的寶貝,放火掩蓋罪行。
不過世子仁德,大局為重,不忍責備反商迎周的貴族們。
“周得天命,當得天下,大王萬歲!”
朝歌宮殿里,在膠鬲的帶領下,眾貴族一起朝拜,擁世子為王。
帝辛的史官辛甲忠實地承擔著史官的責任,刻下了殷商最后一份存檔龜甲文件,“天命去矣。”
西伯世子姬發于朝歌宮殿進位為王,宣布殷商滅,大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