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君臣相見
- 三國:開局劉辯,朕不想見毒酒
- 滄山不見君
- 2034字
- 2025-04-02 22:10:26
李氏聽到董卓之言后,雖當場款款下跪,但神色表情極為淡然道,
“將軍說笑了,先夫戰(zhàn)死沙場,妾既受朝廷旌表節(jié)婦,豈可再事二夫?
家中兄子皇甫嵩,如今尚在駐兵在外,將軍如此對待我皇甫一門恐于禮不合,
若將軍還有其他要事,不若等義真歸來,你二人當面商議,我等婦道人家便不多摻和。”
李氏當場便委婉的否了董卓納親之意,
但董卓一見這婦人竟如此不上道,居然當著眾人面來薄了自己好意,
這幾日早已被昔日高高在上之人爭相逢迎慣了的董卓當即勃然大怒,
隨即收起此前在李氏面前那副刻意裝出的殷勤模樣,
也不顧來之前便與李儒商議好,要通過與皇甫家結(jié)親來,來向皇甫嵩示好以求拉攏的意思,
隨即怒斥李氏道,
“你這蠢婦,還敢拿皇甫嵩來威脅咱,如今我一聲令下,皇甫嵩且自身都難保全,
安能還庇護于你這婦人,咱今日前來已給足了你面子,休要不知好歹。”
董卓如今還尚未得知段煨已被劉辯設(shè)計除去,言語間此時已是頗多跋扈,
董卓這幾日連同與如今大漢權(quán)位最重的袁隗往來之時,都大有平起平坐之意,此時怎能受李氏這等怠慢?
董卓憤然間居然又從隨從手中取來大刀,
架在李氏脖子上,欲強行逼迫李氏從了自己。
但李氏性格剛烈,絲毫沒被董卓如此猙獰模樣嚇到,
而是眼見董卓此人無法溝通,便不再下跪,氣度從容站起身后,就指著董卓鼻子大罵,
“你這毒害天下的羌胡雜種,我皇甫家世代忠良,先夫更是清德奕世,
你當初不過我夫君帳下一隨意使喚之小卒,怎敢在此非禮你家主母?”
李氏之言,當即說中董卓平日最為痛恨他人提起自己出身之事,
只見董卓當即一手抓住李氏頭發(fā),用蠻力將扯到身后一輛彩車前,再將李氏頭顱按于車首之上。
手下數(shù)位士卒見狀當即上來幫助董卓按下正不斷掙扎,且破口大罵不止的李氏,
“還不來人給咱家狠狠的拿鞭子抽這蠢婦,咱倒要是要看看是她嘴硬還是咱的鞭子硬。”
董卓如今眼中滿是狂怒,一聽董卓如此吩咐,便又有數(shù)位士卒當即執(zhí)鞭向前,猛然就抽打在李氏身上。
李氏面容不禁露出痛苦之色,但卻咬牙不喚出一聲疼痛,
而皇甫府內(nèi)數(shù)位家丁雖被治住,但眼看主母受辱至此,人人當場也不顧性命,當即便要與董卓麾下士卒拼命,
但怎奈何家丁手無兵刃,片刻便被董卓精卒盡殺于府內(nèi)。
李氏如今已然快要昏厥,但仍在破口大罵,
“狗賊怎么還不下重手,讓我死的越快越好。”
董卓見狀便一把推開士卒,親自持鞭,抽打李氏,
董卓本就力大過人,再加之含怒出手數(shù)鞭之下,李氏婦道人家哪里還能承受得住,
如此美人當場就香消玉殞,被董卓折磨而死。
但董卓如今還不解氣,向地上吐了口惡痰后,對著身旁畏懼至極的董雯道,
“既然不識抬舉,那就把她滿門屠了,也正好給那些朝中大臣看看,如今在洛陽忤逆咱是何下場……”
……
而荀彧自從雒陽出京后,和數(shù)位隨從一路風(fēng)塵仆仆之下就要前往長安之時,
卻突然記起陛下出宮那日下午,有人報奏自己這個守宮令,
車騎將軍何苗從府庫中抽調(diào)許多皇家出行資用之物,
而自己出行前特意查閱了劉辯所扮商賈車隊亦再次調(diào)用許多出行資用,差點將整個皇家內(nèi)庫搬空。
那豈不是說明陛下與何苗是兵分兩路?
荀彧這王佐之才可并非自夸,當下便猜側(cè)出陛下可能去了右扶風(fēng),欲拉攏手握重兵的皇甫嵩。
荀彧便又帶著家仆日夜兼程終于到了槐里軍營前,
先是讓小廝塞了些銀錢予了門衛(wèi)打探到陛下缺在此處后,
荀彧在旁便正了征衣冠,便讓士卒通報,守宮令荀彧來此欲處為陛下計。
如果荀彧僅是一守宮令這一小吏而言,或許不會有此底氣如此說話,更不會追到此處要為陛下計。
而荀彧背后所代表可是在潁州算是龐然大物荀家對劉辯這位漢家正統(tǒng)的支持。
士卒眼見此人氣度非凡當即去通報如今可以算是劉辯親衛(wèi)首領(lǐng)何炯。
何炯久在京中,荀彧又曾就職于何進幕府,自然知道荀彧之人,但不免當下愕然,
荀彧這一文若書生,居然從雒陽趕來此處還要為陛下謀劃?
何炯感覺這人莫不是瘋了,但還是去劉辯帳中匯報此事。
“你說雒陽那個荀彧荀文若如今在帳外要來投朕?”
劉辯此時也無比驚愕,自己雖打過這位對漢忠心耿耿的荀令君主意,
但其背后與世家拉扯太深,自己那是又著急出雒陽,沒法與其見面深聊一場,
一度劉辯還引以為憾,沒想到今日此人居然會主動投靠。
劉辯當即大喜,當即就要出門相迎,但隨后又想起之前一件有些不太愉快一事,
但劉辯猶豫片刻后,還是在何炯一頭霧水的眼神下,再次將腳下鞋履踢開,赤腳踏地匆匆趕至帳前。
而荀彧于在軍寨門前侯著之時,其實內(nèi)心之中也有些緊張,
自己不過是根據(jù)陛下所行之事推斷出陛下平日應(yīng)在藏拙,
但萬一自己猜錯,或者陛下不識自己之才,不欲重用自己,那有該當如何?
但荀彧素來果斷,既來之則安之,那便不再想這些事。
……
而片刻之后,荀彧突然聽見遠處軍營內(nèi)部有一陣急促腳步聲傳來,
就見一英氣之人未著鞋履,便匆匆朝著自己趕來,
眼見來人臉上笑意溫和,而作為內(nèi)官的荀彧如何認不識天子?
天子居然如此看中于我,荀彧內(nèi)心百感交集,數(shù)日行路疲乏一時之間都為之一輕。
而尚未等劉辯走至面前,荀彧便聽到劉辯開懷之聲,
“文若,在此之際能于槐里見到卿,朕甚為感動,若袞袞諸公皆為文若這等純臣,那朕如何又曾會在此?”
聽聞劉辯言語之后,荀彧已然跪地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