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成功識破安祿山的埋伏后,馬不停蹄地向潼關進發(fā)。一路上,他不斷鼓舞士氣,士兵們也深知潼關局勢危急,個個精神抖擻,加快行軍速度。
而在潼關,李玄得知郭子儀援軍即將到來,心中大喜。但他并未放松警惕,反而進一步加強了潼關的防御,以防安祿山在援軍抵達前發(fā)動突襲。他與將領們重新部署了兵力,將城墻防御、城內治安以及糧草防護等各項事務都安排得更加嚴密。
“陳武,城墻防御至關重要,務必保證每一處都萬無一失。趙剛,城內巡查不可懈怠,防止安祿山再有奸細混入。孫毅,糧草乃大軍命脈,要增派人手嚴加看守。”李玄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事務,將領們紛紛領命而去,各自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
終于,郭子儀的援軍抵達了潼關。李玄親自出城迎接,兩位將領相見,郭子儀拱手道:“久聞殿下英勇,堅守潼關,實乃大唐之柱石。此次奉命前來支援,愿與殿下并肩作戰(zhàn),共退叛軍。”
李玄連忙還禮:“郭將軍威名遠揚,能得將軍相助,實乃潼關之幸,大唐之幸。如今叛軍勢大,還望將軍不吝賜教,一同商討破敵之策。”
兩人進入營帳,展開地圖,仔細研究當前局勢。李玄說道:“郭將軍,安祿山叛軍雖在之前的進攻中受挫,但兵力依舊雄厚,且此人狡詐多端,必定還會有新的陰謀。”
郭子儀點頭贊同:“殿下所言極是。安祿山此次強攻潼關不成,想必會改變策略。依我之見,他可能會試圖切斷我們與外界的聯(lián)系,困死潼關;或者等待我們糧草耗盡,再發(fā)動進攻。”
李玄沉思片刻,說道:“郭將軍,我們目前雖有了援軍,但也不能被動防守。我們可主動出擊,打亂安祿山的部署。”
郭子儀眼睛一亮:“殿下有何妙計?”
李玄指著地圖上叛軍營地的一處薄弱點,說道:“此處是安祿山糧草囤積之地,防守相對薄弱。若我們能突襲此處,燒毀其糧草,必能大大削弱叛軍實力。”
郭子儀撫須笑道:“此計甚妙。但安祿山必定也會有所防備,我們需精心策劃,確保行動萬無一失。”
兩人商議后,決定由郭子儀挑選三千精銳騎兵,趁夜突襲叛軍糧草營地。而李玄則在潼關城內做好接應準備,并密切關注叛軍動向,以防安祿山趁機攻城。
夜幕降臨,月色朦朧。郭子儀率領三千騎兵,悄然出發(fā)。他們身著黑衣,馬蹄裹布,悄無聲息地朝著叛軍糧草營地進發(fā)。一路上,士兵們屏氣凝神,只聽見馬蹄的輕微聲響。
當接近叛軍糧草營地時,郭子儀示意部隊停下。他派出斥候前去打探,得知營地守衛(wèi)雖有防備,但并未察覺到唐軍的行動。郭子儀心中暗喜,下令部隊迅速包圍營地。
“聽我號令,待火起之后,全力沖殺!”郭子儀低聲對將士們說道。士兵們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一切準備就緒,郭子儀一聲令下,唐軍點燃火把,沖向叛軍糧草營地。守營的叛軍見狀,頓時驚慌失措。“唐軍來襲!快,抵抗!”叛軍將領大聲呼喊著,但為時已晚。
唐軍騎兵如猛虎下山,迅速沖破叛軍防線,沖入營地。他們四處放火,一時間,糧草營地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燒!給我燒光這些糧草!”郭子儀揮舞著長刀,大聲喊道。
叛軍試圖撲滅大火,奪回糧草,但在唐軍的猛烈攻擊下,根本無法靠近。此時,營地內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
安祿山在主營地得知糧草營地遇襲,大驚失色。“快,派援軍去救糧草營地!”他急忙下令。然而,李玄早已料到安祿山會派兵救援,在其必經(jīng)之路上設下了伏兵。
當安祿山的援軍趕到時,趙剛率領伏兵突然殺出。“殺!”唐軍伏兵齊聲吶喊,與叛軍援軍展開激戰(zhàn)。趙剛手持長槍,沖入敵陣,一槍刺倒一名叛軍將領。“叛賊,哪里逃!”趙剛勇猛無比,叛軍援軍被打得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郭子儀這邊成功燒毀了叛軍大量糧草后,迅速組織撤退。當安祿山的援軍擺脫趙剛的伏兵趕到時,糧草營地已化為一片灰燼。
安祿山得知糧草被燒,氣得暴跳如雷。“李玄、郭子儀,我與你們勢不兩立!”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此時,叛軍士氣低落,糧草損失嚴重,安祿山不得不重新考慮作戰(zhàn)計劃。
而在潼關,李玄和郭子儀大獲全勝。李玄在營帳中設宴犒賞將士,他站起身來,端起酒杯:“此次突襲糧草營地,多虧了郭將軍和各位將士的英勇奮戰(zhàn)。大家以少勝多,燒毀叛軍糧草,大大削弱了叛軍實力。來,我敬大家一杯!”
將士們紛紛舉杯,一飲而盡,歡呼聲在營帳內回蕩。郭子儀笑著說道:“殿下指揮有方,此乃大家共同之功。不過,安祿山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還需做好應對準備。”
李玄點頭道:“郭將軍所言極是。安祿山此時糧草受損,可能會急于求成,發(fā)動更猛烈的進攻。我們要加強潼關防御,同時尋找機會,再次出擊,徹底擊敗叛軍。”
果然,幾日后,安祿山集結剩余兵力,對潼關發(fā)動了又一次進攻。安祿山深知正面強攻潼關損失巨大且難以奏效,于是精心策劃了此次行動。
他將剩余兵力分成三路。東路軍由崔乾祐率領,挑選了五千名擅長山地作戰(zhàn)的精銳步兵。安祿山對崔乾祐說道:“乾祐,你率這五千人,沿著潼關東側的山路迂回前進。那里有一處隱蔽的小道,可直通潼關后方。你務必小心行事,不要被唐軍發(fā)現(xiàn)。待大軍與唐軍在正面交戰(zhàn)時,你便從后方殺出,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記住,此次行動關鍵在于隱蔽和突襲,若能成功,潼關唾手可得。”
中路軍則由安祿山親自統(tǒng)領,率領一萬中軍精銳。他打算以此作為主力,佯攻潼關正門,吸引唐軍的主要防御力量。安祿山騎在高大的戰(zhàn)馬上,對著將士們訓話:“將士們,唐軍燒毀我們的糧草,此仇不報非君子!今日,我們定要拿下潼關。你們隨我全力進攻,吸引唐軍的注意,為其他兩路創(chuàng)造機會。只要攻破潼關,長安的財富美女都是你們的!”士兵們在他的鼓動下,高呼口號,士氣稍有提振。
西路軍由史思明帶領,同樣是五千精銳騎兵。安祿山對史思明說道:“思明,你這一路騎兵機動性強。待我與唐軍在正面陷入膠著之時,你從西側快速迂回包抄,與我形成夾擊之勢。潼關西側地勢較為開闊,利于騎兵沖鋒,你要抓住時機,沖散唐軍的防御陣型。”
此外,安祿山還安排了一支兩千人的預備隊,由安慶緒率領,駐扎在離戰(zhàn)場不遠的地方。安祿山叮囑安慶緒:“緒兒,你這預備隊不要輕易出動。若哪一路戰(zhàn)況不利,你便立刻帶兵支援。記住,一定要把握好時機,這兩千人是我們最后的底牌。”
一切安排妥當后,安祿山一聲令下,三路大軍同時向潼關進發(fā),一場激烈的大戰(zhàn)再次拉開帷幕。
李玄和郭子儀早有準備,他們根據(jù)叛軍的動向,迅速調整部署。李玄親自鎮(zhèn)守潼關正門,郭子儀則帶領一部分兵力支援兩側。
“將士們,安祿山已是窮途末路,這是我們擊敗他的好機會!大家務必堅守崗位,奮勇殺敵!”李玄在城樓上大聲鼓舞著士氣。
叛軍的進攻開始了,喊殺聲震天。唐軍憑借著堅固的防御工事和高昂的士氣,頑強抵抗著叛軍的進攻。弓弩手不斷向叛軍射箭,投石車也不停地發(fā)射巨石,給叛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然而,叛軍在安祿山的逼迫下,依舊不顧一切地沖鋒。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安祿山親自率領中路軍,攻擊潼關正門。他企圖親自突破這一處防線,打開通往潼關的道路。
郭子儀看到安祿山親自上陣,心中一動。他對身旁的將領說道:“擒賊先擒王,若能在此擒住安祿山,這場戰(zhàn)亂便可提前結束。”說罷,郭子儀帶領一隊精銳騎兵,朝著安祿山所在的方向沖去。
安祿山看到郭子儀沖來,心中一驚。但他很快鎮(zhèn)定下來,指揮叛軍抵抗。“給我殺了郭子儀!重重有賞!”安祿山喊道。
郭子儀與安祿山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拼殺。郭子儀槍法如神,所到之處,叛軍紛紛落馬。他一心想著擒住安祿山,在敵陣中左沖右突。安祿山見勢不妙,心中有些慌亂,但仍強裝鎮(zhèn)定,指揮叛軍圍堵郭子儀。戰(zhàn)場局勢瞬間變得更加緊張,雙方將士都殺紅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