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隨著各車組將比賽即將結束的消息告知各位車手的時候,不少車手都有了動作。
安東尼奧盯著前方幾個身位外的車輛,這種距離要追上,那是癡人說夢,所以他將注意力放在了后視鏡上,拉蒂菲離他的距離不算遠,隨時可以發動進攻。
不過這種擔心完全是不必要的,因為拉蒂菲需要防維斯塔潘,精力被完全占用。
只見賽道上第三第四兩輛車,很快從一前一后變為了幾乎并排,顯然維斯塔潘開始提速。
前方的拉蒂菲也不甘示弱,同樣壓榨起輪胎的最后性能,提速并立即占據中線。
在兩輛車性能幾乎一致的情況下,后車要超前車,無外乎逼得對方失誤,或者是依靠假動作進行欺騙,或者是依靠絕對的技術實力來完成超越。
顯然,此時的維斯塔潘采用了第二個辦法,他在看到拉蒂菲進入中線的情況下,依舊強插內線,仿佛要殊死搏斗一般。
拉蒂菲在后視鏡見到情況后,迅速往內線去靠,要擠壓維斯塔潘。
誰知潘子突然一轉方向,飄忽到了外線,同時依靠更晚的剎車,再度跟拉蒂菲車身等齊。
而達到這個結果后,維斯塔潘完全不再讓步,硬生生去擠壓拉蒂菲,想要將其擠死在內線之中。
拉蒂菲在TR中吼道:“危險駕駛!他在開**什么車!”
但因為略微的退讓,他的速度已然慢了維斯塔潘不少。
維斯塔潘是聽不到拉蒂菲的TR的,但不知道為何,他還是在自己的TR中解釋道:“我給他留足了車道。”
說完,已經略微領先后,他更加過分,開始牢牢占據優勢線路,將賽車擺在刁鉆的位置,死死壓著拉蒂菲。
五個彎角后,拉蒂菲已經被他完全超越。
啪啪啪~
維斯塔潘P房里傳來掌聲。
喬斯默然看著這一幕,超車依舊顯得魯莽和青澀。
后方陣營里也出現了大變動,不少車手在選擇發起進攻,原本在排隊跑圈的車陣頓時亂成了發車的模樣。
大伙們都省著輪胎到最后時刻來攻關呢!
簌簌!
風馳電掣,最后三圈也結束,在方格旗揮動中,吳軾沖過終點。
“蕪湖~”他在TR里喊了聲,開頭的些許失誤,讓他貢獻了出了相當不錯的纏斗畫面。
“GOOD JOB,你贏得了第一場比賽!恭喜。”工程師也在TR里回復道。
一輛輛賽車駛回維修區,吳軾將車輛穩穩停在一號位列排后,拆開裝置走下賽車,車組的人員已經跑來慶賀。
他和大伙們擁抱之后,來到稱重處完成稱重。
維斯塔潘也走了過來,和他擊拳后,問道:“我看你開始和安東尼奧纏斗了小半圈。”
“對,我發車慢了些。”吳軾回應。
“噢,我也是,那該死的燈不知道等了多久才滅。”潘子嘟囔。
“恭喜你拿到領獎臺。”吳軾道。
“謝謝,這場比賽讓我意識到我還有很多不足。”維斯塔潘突然說到了自己身上:
“之前都是在和你練車,那個時候我將差距理所當然化了,就連喬斯也是這樣,實際上我和你的差距應該越來越小才對。”
吳軾點點頭,說道:“是的,凡事都有極限,你的技術已經越來越嫻熟、越來越老道,等到再過幾年,我們的差距不會像現在這樣大。”
“哈,過幾年我一定可以超越你。”維斯塔潘笑了起來。
“噢?期待你的進攻!”
因為佛州冬季系列賽的熱度并不算高,雖有記者來采訪,實際上卻不是為了寫什么大報道,只是新聞媒體為了覆蓋方方面面而不得不來。
第二天比賽結束的當晚,并沒有人去慶祝,因為明天還有兩場正賽,不可能現在就放松了。
希德來到吳軾的客房里,將上午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
“蒙特澤莫羅主席?”吳軾對這個名字并不熟悉,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
“是的,歐羅巴F3你跑好,進入F2就是板上釘釘的了。”希德點頭。
“我覺得我們可以等到九月份再談一談。”吳軾提議。
“談什么?”
“談15年的F1車手席位。”
“你瘋了?!”希德驚呼,這怎么可能。
“反正到時候再說吧。”
吳軾揮揮手,沒有解釋什么,畢竟按照正常軌跡發展,今年,也就是2014年,維斯塔潘將在F3R17的諾里斯林雨戰中大放光彩,直接被馬爾科看重。
到時候這個變動,不知道值不值得拉法松開他們那緊緊閉合的口子,將他放進去。
如果拉法依舊不讓他跳級,那么他的選擇就不會再僅僅是拉法了,梅奔青年車手計劃肯定也會拋來橄欖枝。
至于紅牛?他并不覺得馬爾科會選擇他,不過談還是要談的。
而麥克拉倫,去了恐怕要坐一陣子牢了。
如果為了獲得冠軍,其實現在去梅奔是最好的,不過可能也要等到16年之后,才有機會上去。
但威廉姆斯不也挺不錯?
“嘿!你在想什么?”希德打斷了吳軾的發呆。
吳軾晃晃腦袋,又敲了自己幾下,這還真給自己選上了,他哭笑不得。
翌日,第二場正賽如期開始,吳軾依舊占據著頭排,對手卻又換了一位。
雖然拉導在F1中總被人調侃,但在低級別的賽事中,他展現出的實力并不差。
正如那句話說的,在進入F1前,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舒馬赫。
因為F1之前的賽事,賽車的極限性能是受限的,你能駕馭最高時速兩百公里的車子,并不一定能駕馭最高時速三百公里的車子。
你能一百公里時速過的彎,你兩百公里時速再去過,可能就會心驚膽戰。
你能在一百公里時速控制好車輛緊貼護欄,用盡賽道,但兩百公里時速下,你這樣操作就只會撞車了。
不過吳軾依舊不得不注意下情況,畢竟他用的是那套飛了三圈的輪胎,損耗很嚴重——他的極限開法遠比其余車手更加損耗輪胎。
“注意,拉蒂菲應該使用的是他最新的胎。”工程師在TR里告訴吳軾。
“copy.”
吳軾在發車格上停住,看向了前面的指示燈。
有了昨天的經驗,他此時腦子里只有指示燈和離合、油門。
嗡!
引擎維持在一定的轉速。
指示燈逐一亮起,幾乎瞬間熄滅。
“靠!”
吳軾激靈,瞬間驅動離合。
嗡唔!
賽車竄出。
工程師跟前的電腦屏幕上出現了吳軾發出的反應時間。
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