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
“萬歲!”
“萬歲!”
從遠處一處小山坡騎馬路過的朱由崧聽到吶喊聲,臉上沒有任何變化,因為軍營里面時不時就會響起類似狂熱的吶喊。大概率是指導員在給連隊做思想工作。
古代帝制社會有個通病,那就是文盲率特別高,很多士兵加入軍隊純粹就是為了就去軍營當兵吃糧。
加入軍隊多是無路可去之人,在生產力低下,卻又提倡生育的秦制社會,底層人過得是非常艱難,吃飽飯都是一種奢望。
這樣的士兵,其實戰斗意志是非常有限。
朱由崧想要打造一支有靈魂的軍隊,一支有戰斗基因的精銳之師。
首先就是要注入思想,然后統一思想。
指導員就是其中關鍵,所有指導員都是朱由崧親自培訓出來,每一個指導員朱由崧都能叫出名字。
級別上指導員受同級別軍事主官的節制,但是每隔一段時間,指導員必須和朱由崧匯報一次工作,哪怕是最低的連級指導員。
要知道朱由崧作為天子,日理萬機,在百忙之中都要抽時間,這種待遇可是普通軍事主官都沒有。
指導員在榮耀軍中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說他像監軍太監,卻又不能干涉任何軍事行動,甚至要完全服從軍事主官。說他沒有權利,卻可以上達天聽。
正因為如此,指導員才能夠順利給士兵注入思想,卻又不被軍事主官和士兵排斥。
榮耀軍每一個士兵在訓練之余都會學習,除了思想學習之外,還有學習識字。這個任務主要交給連級指導員。
因為都是年輕人,這些士兵學的很快。
華夏漢字雖多,其實常用的也就幾千個,根據統計,1000個常用漢字就能覆蓋92%的書面資料。
2000個就能覆蓋98%。
3000個就能覆蓋99%。
3500個覆蓋99.48%。
越往上增加越困難,有些像考試,20分到60分需要付出100個努力,但是98分到99分很可能就需要付出1000個努力。
所以朱由崧的策略就是只教常用的1000個就行,現在精力有限,只能先易后難。
指導員除了這些作用之外,更多是傳達朝廷大政方針,講述歷史,軍事生活常識,以及時事政治。
當然這個歷史都是積極正向,有利于戰斗力的提升。
不能講什么,能講什么,該怎么講。
這些朱由崧都統一培訓,首先就是全部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其次要深入淺出。
最重要就是立場,是要站在朱由崧的立場去講。
文化博大精深,只要有了立場,講的話就會偏向于立場。
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話講,效果也是不同。
你喜歡別人的老婆!
顯得你很壞!換一種說法!
你喜歡的人做了別人的老婆!
感覺是不是不一樣了。
“萬歲!”
“萬歲!”
另一個方向又傳來山呼海嘯一般的狂熱吶喊。
“軍心可用啊!”跟在朱由崧身后的林峰,內心震撼。
林峰15歲就在遼東和韃子作戰,半生戎馬,一支軍隊有沒有戰斗力,看一眼氣勢就知道。
原本林峰對陛下編練新軍并沒有抱太大希望,在林峰看來,皇帝高高在上,怎么會懂得這些。
后來皇帝選派的一個千總和一個典史來練軍,林峰更覺得不靠譜了。
再聽說一個連隊還要派一個讀書人講故事和教認字,心里默默嘆息。
時隔半年不到,再次看到榮耀軍,這一刻,林峰完全被震驚了。
軍容軍姿!儀仗氣勢!放眼天下,沒有一支軍隊能夠達到,即使皇宮的儀仗隊都不行。
雖然軍容儀仗不等于戰斗力,但是有戰斗力的軍隊一定有自己軍容。
就像二戰意大利連個像樣的閱兵式都搞不出來,反而第三帝國閱兵式氣勢如虹,即使放在今天來看,那種氣勢也碾壓大多數國家。
漂亮國閱兵式看上去散漫,那是因為特殊體制決定,軍隊屬于國家,不需要看政客的臉色。
榮耀軍以火器為主,輔助軍刺,戰車,雖然都是新軍,但是對于槍械的熟練度,隨便挑出一個人,林峰都自嘆不如。
林峰可是夜不收的長官,使用火器家常便飯。
在看到戰陣之后,林峰下意識說了一句話。
“一萬榮耀軍就算野戰對上數倍于己的韃子依舊占據上風。”
林峰和韃子打了十幾年,深知韃子的厲害,一千韃子軍野戰可以輕易沖垮一萬明軍,號稱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建虜幾乎野戰無敵,除了最開始戚家軍能和韃子野戰爭鋒,其余明軍只能憑堅城,用大炮。
只可惜毛文龍被殺后,副將孔有德投靠建虜,給建虜帶去了火炮和火器技術,建虜也擁有鑄炮能力,讓建虜同時擁有野戰和攻堅的能力。
毛文龍被殺后,建虜不僅沒有掣肘,可以傾巢而出,還擁有了攻堅能力。
以前野豬皮時期,建虜想要攻下大明在遼東的大城,一般都讓細作扮成商隊混進城中,然后里應外合,一舉拿下。
野豬皮的首戰撫順,以及明朝遼東第一城的遼陽,就是里應外合被攻下。
吃虧次數多了,明軍也學聰明了,建虜想要用細作混入越來越難,這也是后期建虜攻城乏力,不得不使用圍點打援,或者長期圍困迫使明軍投降。
有了火炮技術,憑堅城用大炮也不太好使。
到了多爾袞時期的建虜已經是非常強大,占據黃河以北,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裝備有裝備,就算是火器也開始大量裝備。這一階段的建虜就算放眼世界,也算是排在第一梯隊。
“陛下,紅軍勝券在握,藍軍已經被壓縮到山谷,只要我下令一個沖鋒,藍軍就會全面潰敗!”
閻應元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看向王文說道:
“王兄,承讓了!”
這是榮耀軍一次實戰操練,相當于軍事演習,共計一萬人參與,分為藍方和紅方,各有五千人,進行實戰對抗。
閻應元為紅方統帥,王文則是藍方。
兩人只負責制定具體作戰計劃,實際統兵由各自挑選出來的軍官擔任。
雙方一開始,閻應元故意讓前鋒潰敗,藍軍追擊,誤入紅方圈套,最終被困在極其不利的山谷中,藍方居高臨下,占據有利地形。
“那是什么?”
就在閻應元感覺勝券在握,有些洋洋自得時,忽然發現紅方中軍大帳燃起熊熊烈火。
“啾!”
“啾!”
“啾!”
三枚信號彈飛入空中炸開,原本被壓縮到極限的藍方,就像彈簧一樣,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發動了全面反擊。
面對藍方有條不紊的反擊,紅方卻陣腳大亂,幾千名士兵各自為戰,根本無法進行全面有效指揮。
“傳令兵,快去查看情況!”閻應元眉頭一皺,立刻向身后一名親衛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