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假太子案
- 鐵血明皇
- 大力樂
- 2279字
- 2025-04-20 11:05:37
這幾天一個個石破驚天的壞消息傳來,不斷挑戰南明脆弱的神經。
先是建虜多鐸率領四萬大軍南下直撲南京,沒過幾天,傳來北來太子朱慈烺驚現杭州,歷史上著名的真假太子案即將登場。
不僅如此,一個自稱朱由崧妃子的女人也出現,在民間鬧得沸沸揚揚。
南渡三大案,只差一個沒有出現。
隨著太子驚現杭州,轟動了整個南明,不少朝廷要員、士紳豪強紛紛前往拜會,一時之間,在民間掀起了一股強大的風波,甚至已經出現讓朱由崧讓位的聲音。
為此,南明朝廷提前開啟了一次大朝會。
“陛下,臣以為可以讓劉正宗、李景廉親自去確認,這樣也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禮部侍郎阮大鋮上前一步說道。
劉正宗、李景廉兩人以前都在東宮呆過,對太子朱慈烺十分熟悉,只要二人一去,真假便知。
朱由崧眉頭微微一皺,阮大鋮因為和馬士英有些交情,南明建立,正當用人之際,馬士英推薦阮大鋮成為禮部侍郎,官居三品。
阮大鋮在崇禎朝就開始嶄露頭角,政治資歷足夠,馬士英已經建議提升阮大鋮為兵部尚書,不過被朱由崧暫時壓下。
原來歷史上的阮大鋮,不僅高升兵部尚書,而且還入閣,成為弘光朝權臣。
不過最終阮大鋮還是投降建虜,還成為了建虜的馬前卒。
“臣,復議!”一名四品文官出列。
“臣,復議!”
“臣,復議!”
不少官員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聞言,朱由崧深吸一口氣,心中涌起一股火氣,阮大鋮作為禮部侍郎,正三品,當初大朝會結束,朱由崧就把建虜將派假太子南下的計劃告訴三品以上的官員。
現在召開大朝會,一開場就把錦衣衛的情報已經告訴所有官員。
原本朱由崧以為眾人會憤怒,然后紛紛上書殺掉假太子以儆效尤,沒想到還是要去確認一次。
由此可見,朝廷還有不少人認為朱由崧并不是正統。
現在太子南下的消息在民間鬧得沸沸揚揚,消息越傳越邪乎,越傳越對朱由崧不利,要說背后沒有推手是不可能,畢竟因為信息的閉塞,百姓是很容易被糊弄,并且被利用。
“臣,認為不需要辨別,錦衣衛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得到假太子的消息!”左都御史李興吉反駁道。
李興吉是鐵桿皇帝派,還是無腦那種,只要皇帝支持,哪怕是錯的,他也堅決擁護。
李興吉眼中沒有對錯,只有立場。皇帝的立場就是他的立場。
“臣也覺得不用辨別,直接殺掉最好。”內閣大學士蔣德說道。
蔣德是南明少有的明白人,因為分析天下局勢,主張北伐,被朱由崧看中,直接入閣,籌備北伐事宜,只不過蔣德制定的北伐計劃,基本都被朱由崧一直壓住,并沒有施行。
“太子事件,茲事體大,萬一錦衣衛消息有誤,豈不是愧對君父。”御史熊亮一臉剛正的說道。
一時之間,朝堂又陷入了爭吵,一邊是主張辨別,一邊直接殺掉。
龍椅上的朱由崧看到朝堂這一幕,有些明白崇禎了,要知道現在的朝堂,一半都是他朱由崧親自破格提拔的心腹,屬于無腦支持他的,這樣尚且如此,想想崇禎基本是一人之嘴對抗整個朝堂,即便是皇帝,在無數張黨爭之嘴面前也是無能為力,一步步妥協。
再加上崇禎好面子,想做明君,圣人,更加掣肘他對抗百官,以至于大勢已去,也堅守京都,自己沒跑就算了,就連太子和皇子都沒有送到南京監國。
最終被闖逆一鍋端,一個都沒跑掉。如果當時太子,就算是皇子到了南京監國,雖然不能挽回被消滅的命運,也不至于建虜已經兵臨城下還在內斗。
“夠了!”
朱由崧一拍扶手,南明史果然專治低血壓,此時此刻,深有體會。
朱由崧這一大喝,頓時,讓朝堂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看向皇帝。
這段時間,朱由崧做事雖不是殺伐果斷,不過也是雷厲風行,喜形不露于色,給眾大臣一種圣意難測的感覺,但是今天皇帝居然龍顏大怒。
“支持辨別太子站到右邊?”朱由崧陰沉著臉說道。
眾官員也不是傻子,看到皇帝臉色不好,紛紛低下頭,不敢言語。
“建虜即將南下,爾等不僅不思如何退敵,反而只知窩里斗,為了一個明明知道是假的太子召開大朝會,還要辨別真假,居心何在?”
“難道想和北京那樣,朝堂上以大義、以祖訓為武器,不斷爭論,卻又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以賢臣自居,結果闖逆一到,紛紛投降!”
“丟人!”
朱由崧實在忍不住,半年后,北京的那一幕,也會在南京重現,多鐸4萬大軍南下,朝廷寄予厚望的江北四鎮,不投降的幾乎被部下殺死,算下來共投降建虜20多萬人,幾乎等于全軍投降。
號稱80萬大軍的左良玉部,麾下十幾個總兵大部分投降,這讓還有些心虛的多鐸感到明人的軟弱,大清統一江山勢在必得。
多鐸大軍還沒有到南京,守備南京最高軍事長官趙子龍直接開城門,文武百官整齊跪在城門兩邊,長長兩列,極為壯觀,讓一生征戰的多鐸都從未遇到過這么盛大的投降儀式。
“陛下息怒!”眾臣趕緊跪下,誠惶誠恐。
“馮可宗!”
“臣在!”
錦衣衛僉事馮可宗微微躬身。
“馮可宗,你帶錦衣衛到杭州拿下假太子,直接凌遲!”
“高起潛、高夢萁,隱瞞不報,凌遲,誅九族!”
“所有知情隱瞞不報者,凌遲!”
“阮大鋮、熊亮,耳聾眼瞎,是非不分,革除官職,永不錄用!”
“從今往后,若有再敢替假太子說話者,以通敵罪論處!”
朱由崧一口氣直接說完處理結果,直接交給馮可宗去處理,意味著這件事錦衣衛接手,完全繞開了大明所有的司法部門。
眾大臣聽到這樣的處理結果,紛紛心中一驚,處罰不可謂不重。
作為錦衣衛的老人,馮可宗處理這種事情得心應手,順藤摸瓜,大量抓人,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人,把假太子事件直接擴大化,最終一共抓捕865人,其中不少都是受牽連的下人。
至于高起潛、高夢萁兩人被凌遲,抄家,誅九族,一共2343人全部斬首。
錦衣衛是朱由崧的繞開司法的利刃,皇明報紙則是唇舌,在馮可宗全城搜捕抄家時,朱由崧的御用文人開始在皇明報紙上發表一片片有利于朝廷的文章,開始引導輿論,這種宣傳方式對東林黨形成碾壓。
在滾滾人頭下,皇明報紙的輿論控制下,原本民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假太子風波慢慢平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