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提督太監

  • 鐵血明皇
  • 大力樂
  • 2512字
  • 2025-04-10 10:42:37

朱由崧雷厲風行,派出的錦衣衛在江浙一帶監督招募新兵效果很好,聽到如此好的待遇,幾乎所有符合條件的青壯都積極報名,家人也支持。

來的人很多,錦衣衛認真挑選,背景調查,不敢有絲毫馬虎。

負責這次協助和監督招募的是錦衣衛僉事林峰,這是朱由崧親自命令。

林峰是個聰明人明白皇帝為什么把這件事交給他,知道自己破繭而出的機會已經來了。

林峰默默跪在地上,目光堅定,眺望北方,似乎那里有他難忘的事情。

朱由崧在安排好招募新兵同時,準備巡視下一站——兵仗局。

兵仗局隸屬于二十四衙門,是明朝宦官伺奉皇族的機構,內設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兵仗局就屬于八局之一。

兵仗局主要負責制造和保管軍事裝備,最高領導是提督太監雷陽,正四品,可以直接對皇帝負責,算是比較有實權的提督太監。

得知皇帝要來巡視,雷陽早早就在大門口恭迎圣駕。

在一隊錦衣衛的護送下,一輛馬車來到兵仗局門口,車簾拉開,身穿常服的朱由崧走下馬車。

看到朱由崧下車,雷陽立刻上前,直接行跪拜禮。

“奴婢雷陽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兵仗局的眾人看見主官雷陽跪下,紛紛跪下行禮。

“起來吧!”

雷陽起身后,陪在朱由崧身邊,向著兵仗局走去。

除了雷陽這位主官之外,還有一名兵仗局大使和兩副使陪同。

“現在兵仗局盔甲多少副?”朱由崧隨口問道。

“鐵盔1300個,皮盔800,鎖子甲310副,板甲240副。”雷陽立刻回道。

聞言,朱由崧眉頭一皺又問道:“火炮和火槍呢?”

“各類火炮大約80門,各類火槍1200支。”

“這么少?”兵仗局可不僅僅是制造,還有儲備功能,正常情況下,兵仗局儲備鎧甲至少上萬副。

“陛下,昨天剛給江北四鎮緊急調撥了鎧甲13000副,火炮300門,火繩槍300支。”

江北四鎮仗著擁立之功,經常向朝廷要錢要糧要武器,朝廷也盡力滿足。

“卓明!”

高大的卓明立刻走了出來,跪在朱由崧身邊。

“你親自帶人給我追回來!”朱由崧立刻吩咐道。

“遵命!”卓明沒有廢話,轉身就向著外面沖去。

為了增強掌控力,朱由崧讓卓明擔任錦衣衛同知,曾林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兩人都是福王府老人,忠誠這一點不用懷疑,而現在朱由崧最需要就是忠誠。

尤其是卓明這種四肢發達,做事從不問原因的性格,讓朱由崧十分喜歡。

如果朱由崧是皇子,曾林就可以稱為非常有身份伴伴或大伴。

陪同的眾人雖然有些疑惑,不過看到皇帝有些嚴肅的表情都識趣閉上嘴巴。

明朝沒有現在廠房,裝備生產都在一個個房間里面完成,這些房間有大有小,給朱由崧的感覺就是小作坊。

朱由崧來到一個房間里面,看見幾名上了年紀的老工匠正在用各種工具小心的打磨。

從動作來看,這些老工匠動作嫻熟,雖然頭發有些花白,但是動作卻很靈活。

“陛下,這是制造火繩槍。”雷陽解釋道。

不用雷陽解釋,朱由崧已經看到了,一個約莫五十歲的老者已經快組裝完一支火繩槍。

“一個月能夠制造多少支火繩槍?”朱由崧問道。

雷陽思考片刻回道:“全力以赴約莫900支!”

“制造火繩槍的工匠有多少人?”

“大約一千人!”

“也就是一人一個月連一支火繩槍都造不出來?”朱由崧有些不悅,這種速度,裝備三萬人的新軍要等到猴年馬月。

雷陽一下子跪在地上,焦急的解釋道:“陛下,火繩槍構造精密,需要五年以上工匠小心打磨才一個月才能制造一支,而且十把就有一把是報廢品。”

“朕又沒怪你,起來吧!”

“謝陛下!”

“以后別動不動就跪下!”

自從穿越成皇帝,朱由崧對于身邊人動不動就跪下有些不習慣,這樣嚴重影響了溝通效率。

朱由崧仔細的看著老工匠打磨,在另一個時空他可是理工科的高材生,對于機械工藝是很了解。

看了一會兒,朱由崧就發現不對勁,一支火繩槍幾乎所有的零件打磨和組裝都是一個人完成,這樣效率就非常慢。

“為什么不把火繩槍的部件拆開,一個只負責生產一個零件,統一組裝,這樣速度就快了?”

深刻了解現代工業的朱由崧明白,任何東西只要一上流水線,立刻就會泛濫,因為流水線效率太高了。

“陛下,每個工匠的手法都不一樣,打磨的部件也有差異,組裝起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

雷陽能夠成為兵仗局提督太監,而且一干就是十幾年,對武器制造已經很是了解,并非那種一竅不通的提督太監。

聞言,朱由崧恍然,因為沒有量具,華夏古代沒有直尺、卡尺等量具,丈量一般就是手掌、步寬等等,最主要還是準繩。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

平直還包括距離,所謂準繩就是一根麻繩,每隔一段打一個結,作為量具。丈量土地就是用這個。

相比于一掌寬,一步之距這些測量,準繩無疑比身體器官準確,但是只能量大面積的不需要精度的東西,量火繩槍的零件自然不行。

沒有準確的量具就無法統一標準,沒有統一標準,自然無法上流水線。

流水線的核心就是統一標準。

類似于的事情還有標點符號,以前古代寫文章這些是沒有標點符號,在表達上受到極大限制,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直到1868年才引進中國。

我們現在看到的文言文有標點符號,比如蘭亭集序,其實都是后來加上去。

“拿筆墨紙硯!”朱由崧說道。

雷陽有些不明白,不過還是立刻讓人拿來了筆墨紙硯。

朱由崧開始在宣紙上畫起來,畫功一般,不過能看清楚,加上朱由崧畫的足夠大。

十幾分鐘后,一副簡單的卡尺圖標出現。

“你把這些工匠都叫過來!”朱由崧吩咐道。

“陛下,這不妥吧!”曾林一臉警惕的看了看那些工匠,意思不言而喻。

朱由崧身邊雖然帶了不少錦衣衛,但是這些工匠一旦靠近發難,錦衣衛不一定能夠擋下來。

雷陽也覺得不妥,皇帝萬金之軀,萬一有什么閃失,他這個兵仗局提督太監就當到頭,說不定還要腦袋搬家。

明朝可沒有大國工匠一說,朱元璋是戶籍制度的集大成者,把天下所有人都歸籍,工匠就匠籍,或者叫匠戶,類似于軍戶。

以為這樣天下所有人各司其職,人上人永遠都是人上人,底層永遠底層,這樣朱家的鐵桶江山萬年永垂。

一生為匠,子子孫孫也是匠人,雖然朝廷給匠戶包分配工作,但是社會地位很低,待遇非常之差,就像眼前幾名頭花略白的老工匠,在兵仗局至少干了三十年以上,但是衣服破爛,一臉滄桑。

作為底層的匠戶,不少對目前現狀不滿,即使雷陽教導皇恩浩蕩,感恩皇帝,感恩朝廷,感恩兵仗局,也沒什么用。

“朕讓你們叫就叫!”朱由崧面露不悅。

原本還想再勸一下的曾林,看到皇帝有些不開心,立刻閉嘴,最近給曾林最大的感覺就是皇帝有些不一樣,不再像以前那般軟弱,變得獨斷專行,說一不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阳江市| 孟津县| 北安市| 渝北区| 岫岩| 安吉县| 左贡县| 扎囊县| 甘谷县| 达孜县| 扶风县| 红河县| 共和县| 亚东县| 西安市| 梓潼县| 西宁市| 永昌县| 东阿县| 高清| 侯马市| 达孜县| 林口县| 岢岚县| 延长县| 浮梁县| 肥乡县| 曲靖市| 武陟县| 玛沁县| 大城县| 晋州市| 湘乡市| 渭源县| 池州市| 西昌市| 静海县| 曲阜市| 聂拉木县|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