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海倫娜·哈麗特·貝倫加特
書名: 我的任務編制器作者名: 我真的不是咸魚鴿本章字數: 4119字更新時間: 2025-03-23 21:45:18
克羅伊茨貝格區,施萊爾霍夫4號路,赫爾曼家。
這是一幢坐落在老城區邊緣的三層磚石聯排住宅,灰白色墻體,屋檐上掛著整齊的排水銅管,門前的草坪小巧、被剪得平整,看得出來住戶還是挺講究日常的。
門廊上的木門上油漆已經有些發黃,但并不剝落;門把擦得干干凈凈,右側立著一盞還未點亮的氣壓燈。
典型的中產家庭模樣,樸實、有序,不追求過于奢華的排場,但每一樣細節都說明一件事情。
——這家人過得不差。
室內干凈整潔,家具用的是老款實木結構,邊角打磨得圓潤。
茶幾上鋪著白底藍邊的繡花桌布,一小盆剛換水的長葉花擺在中央。
落地窗掛著厚實的遮光簾,地板是深棕色木板,踩上去不會響。
墻上掛著幾張中等尺寸的照片,相框排列整齊,從茶幾正對的墻面一路延伸至壁爐旁邊的照片架,幾乎每一張,都是赫爾曼家的“小公主”——弗蘭卡·赫爾曼的的成長記錄。
嗯,怎么形容這位小公主呢?
從一歲抱著奶瓶胖嘟嘟的嬰兒照,到十歲扎著蝴蝶結、擺出勝利手勢的校服照。
這一系列照片都有一個永恒的主題:
胖乎乎。
嘿,瞧瞧我們這位小公主現在的照片:豐滿偏胖,臉圓下巴短,喜歡綁雙馬尾,穿得活像個“街頭洋娃娃”。
當然,如果哪個廠家生產這款洋娃娃,過不了多久就會立刻破產。
你再看看,這些關于小公主照片上的每一套裙子都在顯擺她家不俗的品味;每一塊蛋糕和甜點都暗示著不差的生活條件;甚至連書包上的花邊,都換了好幾個款式。
不過,照片雖多,唯獨——沒有寄宿在她家的外甥女海倫娜·哈麗特·貝倫加特的一張照片。
哪怕是一張模糊的、被裁邊的合影也沒有。
至于為什么會沒有呢?
這個問題好難猜啊?
難道是親愛的海倫娜小姐不喜歡?
要知道照片可不算什么珍貴古董,而是如今神羅中產階層普遍能負擔得起的家庭日常開銷。
畢竟,現在是1519年了。
早在723年,神羅西南邊境的開拓隊在一次低等級琥珀場中,發現了一組古老鏡頭圖紙,以及配套的銀鹽處理說明殘卷。
這些手稿被標注為——「前文明光繪技術手稿」。
此后十年,工匠尤利斯·哈內斯以此為基礎,在734年成功復原出第一代成像設備。
最初的照片是貴族象征,但經過將近八個世紀的發展,如今照相機已經成為普及化的家用產品。
普通人家一年拍個全家照、成長照、節日照,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那么,既然照片上沒有海倫娜的身影,那么她現在在哪里呢?
答案自然就是——樓梯拐角下的“房間”。
樓梯拐角下,是一扇半人高的小門,門縫里經常鉆出微塵與木屑的氣味。
門把是后裝的,不銹鋼制,反射著起居室昏黃燈光的一小塊死白。
那里,就是海倫娜的“房間”。
如果那還能被叫做“房間”的話。
她住在樓梯下的儲物間里。
原本是用來堆雜物、掛掃帚和堆柴火的,后來被改造成臨時收容床位。
改裝痕跡明顯:地板是拼接的木板,有幾塊甚至都不是同一種顏色;角落放著一張縮短的行軍床;床頭沒有枕頭,只有一塊折疊成四層的毛巾代替。
小屋內沒有燈,只靠門縫透進來的微弱光線。
她的東西少到可以一眼看完:課本、練習冊、一盒快用盡的鉛筆、幾塊香皂、還有一只折疊好的便攜水壺。
這些全都收納在一只木箱里,像是怕占用這個家的多余空間。
屋里沒有照片,也沒有掛飾。
只有一小塊從門縫透進來的光線,在白天給這間小屋提供一點昏黃的亮。
住在這里的海倫娜小姐的夢常常從天花板縫里冒出來。
每當燈光搖晃的時候,她覺得是那些螨蟲在說話。
*********
咚咚咚——!
“海——倫——娜!出來,我媽有話跟你說!”
表姐弗蘭卡的聲音像一把叉子在攪粥,粗魯、拖長,還帶著點嘴里殘留的蛋糕渣的模糊音節,在門外震得樓梯咯吱作響。
海倫娜坐在床邊,膝上攤著一本舊世界科普冊,書頁邊緣已經翻卷,銀制眼鏡鏡片下的鳶綠色眼睛卻依舊一字一字地滑動著。
她沒有立刻起身,只用食指將眼鏡托了托。
那是一副銀邊圓框眼鏡,戴在她臉上,絲毫沒有遮住美感。
在那副眼鏡后面——眉骨立體,鼻梁挺拔,唇線薄而清晰。
“敲三聲是火警通知,敲四聲是隔壁的貓卡住了煙囪。”
海倫娜低聲念道:“而敲五聲,是弗蘭卡又吃多了。”
她沒動。
因為她知道,只要姨媽喊她去客廳——那就沒什么好事。
多數時候,飯桌上的位置早被“我們的小天使”占據得滿滿當當。
她吃的,要么是姨媽剩下的硬面包,要么是表姐舔過邊角的奶油。
她習慣在這些敲門聲里,花三秒緩緩合上書。
這三秒,是可憐的海倫娜小姐給自己準備一點“心理盔甲”的時間。
她站起身,灰白色的棉布襯衣被捋得整整齊齊,紐扣一如既往地扣到了最頂,外面套著一件深灰色的背心,袖口有一絲磨損。
暗藍灰的褶裙剛過膝蓋,襪口因多次穿著稍顯松弛。
這是一身刻意隱藏身形的穿著,但藏不住那種正在悄悄長大的“少女輪廓”——肩背挺直,腰線清晰,胸口雖被束緊,仍有若隱若現的起伏。
她的黑褐短發柔順地貼著脖頸,發尾自然翹起,帶著一種“隨便剪的干凈感”。
不說話的時候,像座靜止的美神雕像。
可如果她哪怕輕輕地笑;
那左臉頰上淺淺的一點梨渦,就會像窗戶被陽光撞開一樣,讓人猝不及防地晃了神。
可惜她此刻沒笑,也不怎么愛笑。
她只是合上書本,穿上鞋,打開門。
門“咔噠”一聲打開,果不其然,門外那張胖乎乎的臉正蹲守著。
門外,表姐弗蘭卡那張胖乎乎的、得意洋洋的臉猛地擠進了門縫,仿佛等在那頭的不是人,而是一只卡在罐頭口的火腿腸。
她的粉紅裙子又加了蕾絲,頭發扎成厚重的雙馬尾,手里還握著一小塊咬過的奶油點心,嘴角有一絲未擦干的糖霜。
“你怎么每次都關在這耗子窩里?真是個怪人。”
海倫娜語調平靜:
“那么你現在找怪人要做什么?”
“你等會就知道了。”
表姐弗蘭卡冷笑一聲,扭頭朝樓下喊:
“媽——她聽到了,待會就下去!”
然后又轉回頭,目光上下打量海倫娜,嘴角帶著挑釁。
她從小就是這個家的公主,姨媽從來都是一口一個“我們的小天使”。
所以她砸壞花瓶、偷吃客人的果醬、在街坊家惹禍……都沒關系。
但只要海倫娜書本沒放回原位,那就是——“養得太野”。
這種保護,早就把弗蘭卡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子。
在家里她橫著走,在學校她也是囂張。
尤其是長大以后,赫爾曼家的“小天使”就更加容不下海倫娜了。
同樣是十一、二歲的女孩,為什么海倫娜瘦、冷、白、安靜、漂亮……
重要的是,還老有男生盯著看?
甚至連平時跟她打招呼的男生,走廊上遇見海倫娜都要偷偷回頭看兩眼。
表姐弗蘭卡嫉妒得發瘋,但她從不正面挑事,只會在背后傳八卦、帶頭嘲笑海倫娜不合群,或者趁走廊人多的時候,故意撞對方一下,再裝作無辜:
‘哎喲,你沒看路嗎?’
海倫娜總是不吵不鬧。
但她的言語足夠鋒利、行為堅硬、從不任弗蘭卡擺布。
她總是在反抗。
就像現在。
“行,不過……你吃完東西以后,臉別往別人臉上湊。”海倫娜說。
“你什么意思?!”弗蘭卡氣得眼睛一瞪。
海倫娜掃了她一眼,表情冷淡:
“意思是沒有人會打算去舔你嘴角剩的奶油——沒有任何人。”
表姐弗蘭卡那如盤子一樣的大臉瞬間紅溫:
“別用那種高高在上的語氣跟我說話,海倫娜。”
“你以為你是誰?!”
“你以為你是吃誰的飯長大的!!!”
海倫娜輕飄飄的回應道:
“謝謝提醒,我會用‘非親屬’的姿態珍惜你家留下的每一口冷飯。”
說著,她瘦弱的身體就越過表姐弗蘭卡的那堡壘一般的身體。
咚咚咚——
在下樓的時候,她聽到了地板在呻吟。
可憐的地板,它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
********
一樓起居室里,姨媽卡斯蒂娜坐在沙發正中央,裙擺鋪滿半個墊子,身上的墨藍印花裙子和金屬圍裙扣在煤燈下反射著一絲冷光。
她今天穿著那條墨藍色的印花長裙,胸口別著金屬圍裙扣,面上笑容一貫溫柔,但妝底略顯浮粉,鼻翼兩側透著濃重的腮紅。
姨媽跟表姐果然是一對母女。
她們都胖得圓潤,也都熱愛打扮,熱衷在鏡子前把自己擦得油光锃亮,然后在背地里揣摩別人的命運。
卡斯蒂娜·赫爾曼,這位表面親切、私下刻薄的家庭主婦,此刻正笑得滿臉和氣,就好像坐在這張沙發上的是一位專門接待“問題孤兒”的圣母。
她最常對海倫娜說的幾句話,就是:
“我這可都是為了你好。”
“你得懂得感恩。”
“別忘了是誰養你吃穿。”
而此刻,她笑得尤其慈祥,好像真的關心海倫娜一樣。
“來了啊,小哈麗特,坐吧。”
海倫娜沒有坐。
她站在門邊,雙手自然垂落,肩背筆挺,整個人像一根拉滿弦的弓線。
銀邊眼鏡后,鳶綠色的眼睛沉靜地盯著沙發前那張圓臉,沒有多余表情。
“哎呀,小哈麗特來了。”
姨媽卡斯蒂娜笑著拍了拍膝蓋,做出一副關愛小輩的樣子。
“快坐,我有點事情跟你談談。”
她說話的語氣就像在讀蛋糕配方,輕松、圓滑,毫無波瀾。
海倫娜沒動。
她不喜歡坐著被命運宣布,那會讓她顯得像個聽天由命的囚徒。
“什么事?”
她聲音不高,每個音節卻像是從字典里摳出來的標準音。
卡斯蒂娜也不在意她的冷淡。
她最擅長的,就是在別人警惕的時候,慢慢放下糖衣炮彈。
“你也快十三了嘛,女孩子總得早做打算。”
“我和你姨父商量過了——覺得你可以在生日之前,去一所鐵路職業學院。”
她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種“善意安排”的笑容:
“那是個好地方,能學點手藝——比如車務管理啦、信號操作啦、點檢維護啦……”
“以后啊,不靠人也能養活自己,多體面。”
海倫娜沒回話。
她的目光落在了旁邊沙發一角。
姨父魯道夫·赫爾曼——那個老是穿著正裝的中年男人,正坐在那兒翻著一張皺巴巴的報紙。
他向來如此。
沉默,袖手旁觀,活得像屋角一盞不亮的燈。
如果有人問他意見,他大概會抬頭說一句:
“又不是我親的,她安靜就好。”
此刻也是,他只是喝了一口啤酒,咕噥一句:
“海倫娜,你要感謝你姨媽。”
就像這孩子的命運,也可以像換燈泡一樣輕描淡寫地擰過去。
“你姨父也說了,這事穩當。”卡斯蒂娜補了一句,“反正你現在也沒什么別的打算。”
就在這時,樓梯上傳來不堪重負的噔噔噔的聲。
表姐弗蘭卡下來了。
她換了件更花哨的裙子,袖口還掛著一點甜點奶油。
胖胖的臉蛋一看到海倫娜,就露出標準的挑釁笑容。
“她要是真的去鐵路學院,那以后會不會變成站臺上那個……揮旗的小人?”
她夸張地揮舞了一下手臂,就像在譏諷一個苦哈哈的底層工人。
接著她又捂嘴笑起來,假裝壓低聲音:
“我聽莉莉說過,鐵路那邊的源石信號燈啊,有的都是什么活著的源石巴拉巴拉的,聽說工人要整整三小時就得盯著,盯久了眼睛都能冒晶。”
她又做出一副神秘八卦狀:
“還有人說,在那種崗位上站久了,就會得石頭病,不到半個月胳膊上就開始結晶化……”
“別嚇你妹妹。”
姨媽卡斯蒂娜笑著拍了她一下,“咱們海倫娜,是去學正經工作的。”
“總比那些到處瞎跑、沒著沒落的女孩子強多了。”
“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