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朱棣:我怎么就生了這么兩個傻兒子?
- 大明悠閑太子
- 風清不夢
- 2430字
- 2025-04-07 21:15:57
胡廣聽著朱高煦拋出的問題,第一時間就陷入了沉思。
其實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準備勸說朱棣與朱高熾勵精圖治治國,大明的情況就會改善過來,民生就會逐漸恢復。
但后面朱高熾直接把這條路封死,讓他去想一個可以實現的政策或者法子出來,胡廣頓時人都有些麻了。
這個問題,他內心深處也承認,確實是每個王朝都會遇到的問題,而且都是在中后期出現后,導致朝廷與百姓的矛盾加劇,然后走向末路。
但這個千古難題,歷朝歷代都沒有能夠解決的問題,朱高熾如今拋出來讓他想,胡廣整個人都麻了。
這種問題要是真的這么容易就找到解決的辦法,他第一時間就去找朱棣了。
畢竟要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今生的罵名他不在乎,但他胡廣這個名字,必然會留名青史,流芳百世。
以后世人只要想到這些,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他,這樣的名聲,他極為的看重。
他的后世子孫,都將會因此受益,別人見了,誰不會稱道一聲好?
仕途上他已經走到頭了,出書他也出過了,錢財不是他所看重的,他不想污了自己的名聲,他所追求的,唯有名。
但可惜的是,這個問題他想破了頭,都想不到啊。
胡廣這個時候都有些后悔,他來說朱高熾做什么?
朱高熾是什么樣的人,他們這些人都很清楚,干嘛要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呢?
哪怕朱高熾真的是在享受,但享受幾天又怎么了?自己干嘛要來湊這個熱鬧。
現在好了,朱高熾這么一個難題扔出來,他不解決都不行。
他是內閣首輔,如今朱高熾說的又是關乎民生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他的名聲必然遭受牽累,仕途都將會受到沖擊。
胡廣一臉苦澀的看向朱高熾,滿心感慨。
“殿下關心此些,乃是大明社稷之福,百姓之幸。
臣實在沒有多少頭緒,還請殿下容臣告退,臣需要下去靜思,以竭盡全力,盡快解決此難。”
“你能有此心,乃是朝廷之幸,大明就需要有你這樣的肱骨之臣,大明才能興盛。
這些乃是涉及王朝根基之難,若是能夠解決,大明基業千秋,你胡廣之名,必然也會被歷史所銘記。
天下百姓,到時皆會對你感激,甚至為你在家供奉長生牌。
后世人必然會感嘆大明出一千古之才,萬古之臣。
你可得好好努力,用心踏踏實實做事,盡快輔佐皇帝改善民生,解決此難啊。”
朱高熾一臉的笑容,鼓勵著胡廣。
給人灌雞湯、畫餅,誰不會啊?
既然這些人愛吃這一套,他也不介意加大點劑量。
胡廣愛惜名聲,他很清楚,用名聲來刺激,這是對癥下藥。
胡廣此刻確實無比的激動,朱高熾這些話,差不多說到他心坎里了,只要解決這個難題,他胡廣之名,必然廣流傳,經久不衰,被后人所銘記。
尤其是朱高熾給他繪畫出來的未來,這般夸贊他的話語,讓他一時心潮澎湃。
朝廷肱骨之臣,國之棟梁,千古之才,萬古之臣,他胡廣,原來是有這樣潛力的人啊。
原來朱高熾對他這么看好,這般信任啊。
胡廣神情肅然,此刻盡顯莊嚴肅穆,目光虔誠的迎向朱高熾鼓勵的眼神。
“殿下請放心,臣定好生輔佐皇帝,為大明,為朝廷,為天下,鞠躬盡瘁,絕不負殿下所望!”
胡廣下定了決心,他一定要攻堅這個問題,他要做大明的商鞅,以他之名,萬古流芳!
朱高熾看著胡廣堅毅的臉龐,充滿氣勢的緩緩退了下去,直接笑了。
他是真沒有想到啊,這些人居然這么愛吃這一套,他也總算明白了,為什么上位者都喜歡這樣說了。
想想自己前世對下面人畫過的餅,朱高熾神情莫名。
“歷史果然是一個圈。”
朱高熾高興了,有了這事,這些人,后面是不會輕易找他了,更不會瞎管閑事了。
而且順便還給朱棣也整了一個難題,他倒要看看,朱棣后面會怎么做。
這個法子沒作用,接下來就是朱棣親自下場了吧?
他與朱棣,到時也差不多可以開始討價還價了。
皇宮內,此刻的朱棣還不知道朱高熾給他拋了一個大難題,此刻他正頭疼又無奈的看著眼前的兩個傻兒子。
他是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已經暗示兩人去找朱高熾的麻煩了,結果兩人去了一趟東宮,就跟改邪歸正了一樣,一個勁的為朱高熾說著好話。
什么朱高熾為了處理國事太累了,休息是人之常情,什么身子骨不好,調理身子為重,突出的就是一個‘兄弟情深’,兩人為自己的親大哥勞心賣力。
朱棣心頭滿是感嘆,他怎么就生了這么兩個傻兒子?
明明都已經被朱高熾給賣了,還在幫朱高熾數錢,這兩人怎么就一點也看不出來。
這個智商,他都懷疑這兩人到底是朝他還是朝徐妙云了,實在蠢得讓他都心疼。
做了朱高熾的刀,還覺得自己是拿刀的人,蠢到家了。
“爹,我一直有看如何處理國事的典籍,老大如今需要靜養,國事上我可以幫爹您的。
如今國家艱難,內憂外患,我不僅可以幫爹處理國事,北方的瓦剌與韃靼若是敢對大明有其他心思,我也可以帶兵掃蕩犁庭,揚了他們的老巢!”
朱高煦拍著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的說著。
如今這么好的一個機會,他可不想錯過了,在他眼中,這是一個可以取代朱高熾的大好機會。
一旁的朱高燧聽著朱高煦說的,頓時急了。
那個位置,他也不是沒有想法的。
只要朱高熾的位置不穩,老二和老三,都有機會,他朱高燧,也是嫡子。
只要不是嫡長,他就有可能。
朱棣本是老四,如今都是皇帝了,他一個老三,為什么就不能是太子?
“爹,老大靜養,老二只會打仗,打仗也只會往前沖,連自己在城外的莊園都管不明白,又怎么能處理好國事,怎么能統兵出戰。
我自小就在學習治國經典,打仗我也會。
爹你讓我來幫你,爹你怎么說我就怎么做,要是缺錢了,我去給你弄來!”
朱高燧發揮著自己的長處,戳朱高煦心窩的同時,又抬高自己,還向朱棣表忠心,他最聽朱棣的話了。
朱高煦聽后,頓時急眼,一點也忍不住。
“老三,你說的這叫什么話,你打仗還是我教你的。
還有什么叫我連城外的莊園都管理不好,你好好看看........”
朱棣在上面聽著這兩兄弟直接吵了起來,他是真的想打人,又佩服朱高熾。
這人是將他的法子用得活靈活現啊,不僅把這兩個活寶推給了他,還讓這兩人內訌了起來。
既感嘆朱高熾的聰明,又感嘆這兩個傻兒子的蠢。
終于,朱棣忍不住。
“都給老子閉嘴!”
“看看你們兩個,哪里有一點漢王、趙王的樣子?
你們想要處理國事,你們也不看看自己是那塊料嗎?
現在給我滾回去閉門思過!”
朱棣咆哮的聲音一出,朱高煦與朱高燧頓時安靜了下來,低著頭一句話不敢說,更不敢去看朱棣,灰溜溜的退了出去。
朱棣看著這一幕,搖頭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