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嗩吶 | 霜晨練功
- 江山棋局
- 蕭火杉
- 2384字
- 2025-06-13 08:16:24
天還黑著,李三爺就摸出了他那間低矮的土坯房。
剛過冬至,豫中平原的清晨寒氣像刀子似的往骨頭縫里鉆。李三爺裹緊那件穿了十幾年的黑布棉襖,袖口已經磨破,露出里面灰白的棉絮。他呵出一口白氣,在黑暗中凝成一團霧,又很快消散。
“三九四九,凍死老狗。“李三爺嘟囔著,把嗩吶往懷里揣了揣。銅質的喇叭口貼著他單薄的胸膛,冰得他一個激靈。這是他祖傳的寶貝,黃銅打造,棗木桿子,銅碗上刻著“光緒二十七年制“幾個小字。
麥場上結了一層白霜,在朦朧的晨光中泛著青灰色。李三爺跺了跺腳,老布鞋底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他選了個背風的位置,從懷里掏出嗩吶,用袖子擦了擦哨口。
“先來段《五更寒》熱熱身。“他自言自語道。
李三爺深吸一口氣,干癟的胸膛像風箱一樣鼓起來。他腮幫子一緊,嘴唇貼上哨片,第一個音便沖破了黎明前的寂靜。
“嗚——“
那聲音像一把鋒利的鐮刀,劃破了凝固的空氣。麥場邊槐樹上的麻雀撲棱棱飛起一片,黑色的剪影在漸亮的天幕下四散逃竄。
李三爺閉著眼睛,手指在音孔上靈活地跳動。這支《五更寒》是師父傳給他的開嗓曲,講究的是“三輕三重“:起音輕,轉音重;吐氣輕,換氣重;指法輕,落音重。他的手指關節粗大,布滿老繭,可一碰上嗩吶,就變得異常靈巧。
“這老東西,天不亮就嚎喪!“
王老漢的罵聲從巷子口傳來。他推著架子車,車上放著兩板剛出鍋的嫩豆腐,蓋著濕布,冒著熱氣。那頭灰驢不情不愿地邁著步子,被嗩吶聲驚得耳朵直抖。
李三爺裝作沒聽見,吹得更起勁了。他故意把調門又拔高一度,銅碗在晨光中閃著冷冽的光。
“李三!你個老不死的!“王老漢把車停在麥場邊,抄起趕驢的鞭子指著李三爺,“大清早的,閻王爺都讓你吵醒了!“
李三爺這才放下嗩吶,慢悠悠地轉過身來。他臉上溝壑縱橫,像干裂的黃土坡,可一雙眼睛卻亮得嚇人。
“王豆腐,你懂個屁!“李三爺用豫中方言回敬道,“這叫'晨功',祖上傳的規矩。寅時練功,卯時收工,一天不練,嘴皮子生。“
“規矩?“王老漢啐了一口,“你那破規矩比驢叫還難聽!看把我的驢嚇的!“
那灰驢確實不安分,后蹄不停地刨地,架子車跟著它直晃動。車上摞著的豆腐板也跟著不停搖晃,最上面那板的濕布滑落一角,露出雪白的豆腐。
李三爺瞇起眼睛,突然把嗩吶又舉到嘴邊,猛地吹出一個尖銳的高音。那灰驢驚得后腿一蹬,整輛架子車劇烈一顫。
“啪嗒!“
最上面那板豆腐滑落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雪白的豆腐濺得到處都是,有幾塊還粘在了王老漢的棉褲上。
“我日你祖宗!“王老漢臉漲得通紅,彎腰抓起一塊凍硬的土坷垃就朝李三爺扔去。
李三爺靈活地一閃,土坷垃砸在身后的草垛上,驚起一陣窸窣聲。
“誰在那兒?“李三爺敏銳地轉頭。
草垛后傳來一聲小小的驚叫,接著是“咔嚓“一聲——有人踩塌了堆在旁邊的凍白菜。
李三爺三步并作兩步走過去,一把揪出躲在草垛后的瘦小身影。那是個十歲出頭的男孩,穿著補丁摞補丁的棉襖,凍得通紅的臉上沾著草屑,一雙大眼睛里滿是驚恐。
“阿毛?“王老漢認出了這是村里劉家的孤兒,“你躲這兒干啥?“
阿毛結結巴巴說不出話,眼睛卻一直盯著李三爺手里的嗩吶。
李三爺松開手,拍了拍孩子身上的草屑。“偷師學藝?“他哼了一聲,“小小年紀不學好。“
“我、我就是聽聽......“阿毛低著頭,聲音小的幾乎聽不到。
“聽聽?“李三爺突然提高嗓門,“嗩吶是隨便聽聽就會的?“他舉起手中的樂器,“知道這叫什么嗎?這叫'大青竹',光緒年間的老物件。我師父的師父傳下來的,吹過七七四十九場白事,六六三十六場紅事,鎮過邪,驅過鬼,你當是小孩玩意兒?“
阿毛嚇得后退一步,卻不小心又踩到一塊凍白菜,滑倒在地。
王老漢在一旁幸災樂禍:“該!讓你偷看!這老棺材瓤子的玩意兒有啥好學的?現在城里都興電子琴了,誰還聽這土掉渣的老響器?“
李三爺聞言,臉色一沉。他不再理會王老漢,而是蹲下身,平視著阿毛:“真喜歡?“
阿毛怯生生地點頭。
“伸手我看看。“
阿毛伸出雙手。那是一雙典型的農村孩子的手,粗糙、皸裂,指甲縫里還有泥垢,但手指修長,骨節分明。
李三爺捏了捏孩子的指尖,又掰開手掌看紋路,最后在虎口處按了按。“嗯,指頭長,虎口寬,是個拿樂器的料。“他站起身,“不過想學嗩吶,光有手還不行。“
“還要啥?“阿毛急切地問。
“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李三爺的聲音忽然變得嚴肅,“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嘴皮子磨出血泡不能停,手指頭凍僵了不能歇,你能行?“
阿毛剛要回答,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電子琴的聲音。那是村東頭新開的歌舞廳在試音響,合成器的聲音刺耳又突兀,演奏的是時下流行的《十五的月亮》。
王老漢得意地笑了:“聽聽,這才叫音樂!你那破銅爛鐵趁早扔了吧!“
李三爺沒說話,只是默默地把嗩吶舉到嘴邊。他深吸一口氣,腮幫子鼓得像塞了兩個雞蛋,然后——
“嗚哇——“
一聲震耳欲聾的高音直沖云霄,瞬間蓋過了遠處的電子琴。那聲音如此嘹亮,仿佛能穿透云層,直達天庭。麥場上殘留的霜似乎都被震得簌簌掉落。
電子琴聲戛然而止。
李三爺放下嗩吶,嘴角微微上揚。他瞥了眼目瞪口呆的阿毛,把嗩吶往懷里一揣,轉身往家走去。
“明天寅時,還在這兒。“他頭也不回地說,“遲到一刻鐘,這輩子別想碰我的'大青竹'。“
阿毛愣在原地,直到李三爺的背影消失在晨霧中。他低頭看看自己剛才被捏過的手,又看看地上碎成渣的豆腐和凍白菜,突然咧開嘴笑了。
王老漢罵罵咧咧地收拾著翻倒的豆腐車:“瘋了,都瘋了!學這破玩意兒有啥用?早晚餓死!“
阿毛沒理會,他彎腰撿起那顆沾了霜的凍白菜,小心翼翼地揣進懷里。那是他踩塌的,得賠給生產隊。
東方的天空漸漸泛起魚肚白,第一縷陽光穿過云層,照在麥場的霜上,折射出千萬點細碎的金光。遠處,歌舞廳的電子琴又響了起來,但這次,阿毛覺得它聽起來那么蒼白,那么無力。
他摸了摸懷里的凍白菜,想起李三爺說的“冬練三九“,不由得打了個寒戰。但緊接著,他又想起那聲穿透云霄的嗩吶,胸口突然涌起一股熱流。
明天寅時。他在心里默念著這個詞,腳步不自覺地變得輕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