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影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及杭州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鈕俊 孫磊 朱旭 林瑋 侯利民

提要:杭州影視產業從弱到強,發展快速,逐步形成了全產業鏈良好發展態勢,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綜藝節目、動畫、發行等都取得了不俗成績,但也面臨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產業規律性問題。本文從杭州影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入手,探討未來杭州影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良性機制與發展趨勢,提出推進杭州影視產業發展的有關建議。

關鍵詞:影視產業 文化傳媒 大眾文創產業 杭州

作者鈕俊,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孫磊,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旭,杭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秘書長,二級作家;林瑋,浙江大學影視藝術與新媒體學系副主任、副教授(郵政編碼 310007);侯利民,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規劃研究處經濟師(郵政編碼 310026)。

影視產業是當代最具影響力和傳播力的大眾文化創意產業,也是杭州市建設國際文化創意中心、打造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和加快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推進全市影視產業有效快速發展,杭州市組織專題調研組,深入開展調研,實地走訪企業,對全市影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和專題研究,形成了該調研報告。

一 杭州市影視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影視產業發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成績顯著。據統計,2017年杭州市全年電影產業票房達13.65億元,同比增長27%;擁有廣播電視制作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有447家,占全省的22%;立項電視劇31部,取得發行許可證的杭產電視劇共12部,占全省的26%;立項電影70部,取得發行許可證的電影共計20部,占全省的41.6%,同時出品網絡劇16部、網絡大電影78部,產量居全省前列,杭州院線電影票房收入居全國第八位。從2018年開始,由于諸多原因,影視產業進入調整轉型期,這一年杭州影視產業有一定幅度的震動,電視劇立項上升到44部;電影立項減少到55部,取得發行許可證的電影共計7部[1];但擁有廣播電視制作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大幅度上升到767家[2]

(一)涌現一批在全國甚至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

近年來,杭產電視劇的獲獎數量、上星頻道播出比例、市場回報率等都居全國前列,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創作生產了一批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優秀主旋律作品。同時杭產電影、紀錄片、動畫、綜藝節目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在領先地位,成為文化強市建設中的一個亮點。杭州佳平影業出品的《雞毛飛上天》全網播放量突破42億次,在2017年所有上星電視劇中豆瓣評分名列第九,《人民日報》《文匯報》也對該劇進行深度報道,該劇同時榮獲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優秀編劇獎等獎項,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電視劇現實主義創作的風氣。杭州奇遇影業出品的電影《嘉年華》導演文晏榮獲最佳導演獎,映川文化傳媒(杭州)有限公司出品的《大世界》榮獲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此前,這兩部高質量的杭產作品在國際影展上創造了數個華語電影紀錄,如《大世界》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電影《嘉年華》成為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唯一入圍華語作品。在動畫劇集方面,博采傳媒承制的《大禹治水》榮獲第十五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是唯一獲獎的動畫作品;藍天下傳媒出品制作的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掀起了慢綜藝潮流,《來吧!冠軍》制作方藍天下傳媒因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核多次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評為年度匠心制作團隊;值得提出的是,在網絡視聽節目制作上,杭州影視企業也開始在主旋律題材上進行探索,如浙江美視眾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聯合制作出品了系列英雄史詩電影(網大),如《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辛棄疾1162》,其中《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填補了網絡電影在歷史英雄電影方面的空白,取得了社會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榮獲2019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年度優秀網絡電影長片(共計4部),在優酷上線14天,票房近千萬元。

(二)聚集并成長了一批在全國有號召力的影視人才

文化創意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杭州市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工作制度,推進人才管理與機制改革。在影視人才引進方面大力倡導“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理念,將“引人”和“引智”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合作、合同聘用和聘請擔任文藝顧問等方式,邀請國內外著名導演、編劇來杭定居、留居,為杭州影視創作服務。在筑巢引鳳的同時,還積極培養文藝新人,涌現出一批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青年影視創作人才,如《甄嬛傳》作者兼編劇流瀲紫、電視劇《旗袍》和《麻雀》編劇海飛、紀錄片《羅長姐》導演金行征、青年電影制片人楊城、動畫電影《大護法》導演不思凡、動畫電影《大世界》導演劉健等,為杭州更多原創影視作品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杭州青年電影人才成長迅速,2019年7月,杭州導演顧曉剛(1988年出生)成為第13屆FIRST青年影展最大贏家,講述富陽故事并在富陽拍攝的《春江水暖》榮獲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獎項;這是繼杭州導演仇晟(1989年出生)作品《郊區的鳥》斬獲上屆最佳影片以來,第一次由同一個城市的青年導演連續兩年榮獲此殊榮。

(三)舉辦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影視文化活動

近年來,為繁榮杭州影視文化建設,杭州市遵循政府文化交流與民間文化交流并重、商業展映與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并舉的思路,舉辦了一系列旨在促進影視產業良好發展、影視文化交流提升且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節展活動。這兩年,戛納電視節中國杭州·國際影視內容高峰論壇(MIPCHINA)、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中國影視藝術創新峰會、西湖紀錄片大會、西溪影人會、金荷獎、西湖IP大會等影視活動相繼在杭州舉行。在這些盛會上,我們迎來了數百位中國影視創作的中堅力量、國際一流的創作與營銷人才、具有競爭力的潛力新作,與杭州本土影視工作者共敘行業發展痛點與前景,進一步夯實了杭州作為影視重鎮的地位與國際影響力。

(四)形成了知名企業與新銳團隊共同發展的影視方陣

為貫徹和落實中央將文化創意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柱產業的精神,杭州市近年來結合國家和浙江省相關政策,創造性地推出一系列激勵政策,鼓勵社會影視制作公司更好更快地發展。截至2018年底,杭州影視企業已有767家,比2012年翻了兩番,其中影視類上市公司6家[3]。同時杭州因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在影視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實力卓群的民營企業與潛力十足的創業公司。如“國內電視劇第一股”的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全國領先的IP運營公司南派泛娛有限公司、綜藝節目制播分離優秀代表浙江藍天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互聯網影視先驅者杭州二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國際發行的杭州九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企業,均是其細分領域中的佼佼者。同時,杭州因民營資本發達、文創氛圍濃厚,近年來吸引了數家優質影視企業在杭設立分公司,如電影頻道杭州基地、新媒體影視第一股——新片場杭州分公司等,這些優秀的影視企業聚集杭州,在增強本市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

(五)打造一批全國知曉的影視產業園區

為適應全球影視產業向集約化發展態勢,杭州市近年來積極行動,打造了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杭州總部、藝創小鎮、西溪創意產業園等一批頗受矚目的影視產業園區、實驗區。其中,2017年12月正式掛牌的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杭州總部是全省首個集影視國際交流平臺、國際影視人才培養平臺、影視產業投融資平臺、影視創意創作平臺、影視外貿企業孵化平臺和全球影視文化研究平臺六大產業支撐平臺于一身的產業園區。藝創小鎮影視經濟的強勁崛起,匯聚中視精彩、時光坐標、項氏兄弟、何樂不為等20余家優秀影視企業,其中時光坐標與何樂不為等企業在2017年的稅收同比增幅均突破100%。網絡劇、紀錄片、后期制作等類型公司實力均位列全市第一方陣,到目前為止已形成了劇本創作、拍攝、制作、展映等“一條龍”的影視產業鏈服務體系。西溪創意產業園經過多年運營,進一步夯實了影視專業園區地位,目前已形成以劇本創作、影視拍攝及制作、電影發行、院線放映為主要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布局。

(六)建立了一支全國領先的國際營銷團隊

伴隨著中國實力與中華文化的強勢崛起與杭州影視企業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近年來杭州影視出海成績亮眼,培養了一支全國領先的國際營銷團隊,而“國際發行”也將逐漸成為帶動本市影視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華策影視通過市場化機制已成功將1萬多小時的中國影視精品力作行銷至全球180多個國家與地區;潛影文化出品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臺灣地區公映,成為第一部在臺灣地區公映的大陸紀錄片;九樣傳媒突破了古裝作品一統海外市場的局面,將其所代理的電視劇《獵場》發行到了北美、澳大利亞等地,并實現了與國內的次日跟播;華麥網絡在英國、土耳其、埃及三地電視臺開設“華麥劇場”,年播出國產節目內容各600小時,共計1800小時;華策影視所創建的“華劇場”已與10多家海外媒體達成合作,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杭州的翻翻動漫、長城影視、天鵬傳媒等17家文創企業入選“浙江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名單(2017-2018年度)”,入選企業和項目數量均在全省領先;2017年12月在杭州成立了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提升國外議價空間。同時,杭州影視公司已連續九年組團參加香港國際影視展,是首家以地區命名的聯合展館,現場及意向成交額每年穩定在800萬美元上下;并積極參加新加坡電視論壇、戛納電視節等國際頂尖專業市場,行銷杭州好故事。

二 制約杭州市影視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杭州市影視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了一定的資金、人才和政策保障,但與建設國際文化創意中心的總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具有產業集聚效應的大規劃、大平臺、大政策、大活動、大品牌還沒有形成,可能會制約杭州影視產業進一步發展。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影視產業發展規劃有待進一步完善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同時于2017年底發布了《關于推進杭州市動漫游戲產業做優做強的實施意見》,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但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全市影視產業發展總的專項戰略規劃目前尚未制定,缺乏對全市影視產業“十三五”期間乃至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整體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的思考,對全市影視產業未來發展的定位、行動方案還缺少明確和細致的規劃設計和論證。而與此同時,上海、天津、寧波分別于2016年、2017年、2019年出臺了《關于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若干政策》《中心商務區關于促進影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二十條政策措施》《“文化寧波”2020建設計劃》,而天津市也已在近年取代杭州市成為電視劇立項數量全國排名第三的城市。

(二)缺乏有影響力的影視節慶(展)品牌活動

影視節展作為推廣和宣傳一個城市影視產業實力的重要平臺,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國內諸如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電視節、四川電視節等,均有效地提升了當地影視產業的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近幾年來,諸多二線城市設立或舉行了高規格的電影節,如2014年所創辦的絲路電影節每年將由陜西、福建輪流主辦;2017年第二屆金磚國家電影節在成都成功舉行;2017年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廣州成功舉行并永久落戶廣州;2019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未來五屆落戶廈門。與之相比,杭州近年來雖然舉辦了多項高質量的影視論壇、峰會等,但均由地方性機構、民間機構發起主辦,且內容較為單一,沒有形成影視節展與影視交易、影視產業鏈開發和影視論壇等全方位、立體化的整體品牌效應。

(三)影視產業鏈統籌平臺尚未真正形成

杭州擁有豐富的外景地資源、資金資源及創作資源,同時擁有大量優質的影視制作與后期制作公司,但因主體大部分為民營企業,缺乏一個由政府主導的影視產業鏈統籌平臺,無法讓產業集聚效應最大化。香港設立了電影統籌科,上海市建立了影視劇協拍辦公室,寧波設立了“東方1910”影視服務中心為來甬取景的影視劇組發放“寧波影視攝制協拍證”,因此,將全市可供拍攝的資源與影視劇制片、營銷有機整合在一起,促進影視工業化進程,將會進一步提升杭州在電影拍攝、制作上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四)影視人才引進與培養教育機制尚不健全

影視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雖然杭州市及各縣市區人才新政頻出,但沒有針對影視創作類人才尤其是青年創作人才方面的具體政策。近年來,杭州市在著名影視編劇人才引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本地影視創作人才及全產業鏈影視人才培養教育方面還沒有有效的制度和舉措,導致影視創作力量較弱,尤其是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制片、發行、攝影、剪輯、美術、IP運營等復合型、主創型優秀人才屈指可數。專業人才引進與培養后勁不足,將會影響到杭州市在新一輪影視工業化浪潮中的前進步伐。

三 影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電視劇現實題材作品成為主流

在2018年3月3日舉行的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指出:希望未來的五年,制播雙方能緊緊圍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紀念建黨100周年、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等重要宣傳節點,緊密合作,積極主動,做好選題規劃,共同推出一批符合宣傳主題要求、導向正確,同時制作精良、影響廣泛的主題題材作品。杭州電視劇公司已提早積極謀劃,2019年國家廣電總局部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展播工作,杭州共計有8部作品入圍,分別是華策影視《外交風云》《覺醒年代》《絕境鑄劍》、佳平影業《在遠方》、晟喜華視傳媒《紅鯊突擊》、玄機科技《英雄馮子材》、永樂影視《時代交響曲》以及博采傳媒承制的《大禹治水》。

(二)杭州影視企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隨著文化娛樂產業發展、資本介入、播放渠道話語權的變更等因素,能持續性生產優質內容的影視企業逐漸形成收割經濟效益的第一方陣,除有能力進行全產業鏈運作的華策集團除外,多數公司進行了垂直化運作并在全國該領域內擁有一定話語權,如深耕綜藝節目開發制作的藍天下傳媒,全力打造優質IP的玄機科技,著力于精品電視劇開發的佳平影業、永樂影視與晟喜華視,專注于優質文藝電影生產的映川文化、潛影文化等。當下,對抗大平臺的唯一法寶只能是優秀原創內容,但隨著杭州人才新政優化、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杭州總部開園、藝創小鎮三期項目完工及中國網絡作家村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杭州將迎來更多優秀原創內容與影視工作者落戶,將帶來更多優秀影視項目和版權資源,會涌現一批更年輕、更有追求的新型公司,也會淘汰一批沒有在互聯網時代轉型升級并擁有優質項目的老牌公司,同時隨著影視行業調整深化,諸多影視公司因為投入大、收入渠道單一等,凈利潤下降較大,經營壓力有所增加。

(三)原創內容抬頭,海外市場將受重視

隨著海外制作團隊的引進,以及更多資本的流入,電視劇的成本將會持續增加。隨著網絡劇《白夜追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一起同過窗》等作品的爆發,觀眾不再只對超級IP感興趣,對于優質頭部的內容需求越來越明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不管是制作方還是視頻平臺方都將不遺余力,這也將成為年輕團隊獲得這個行業話語權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國內具有買單能力的平臺數量日漸減少,遭遇發行的瓶頸。《2016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到2016年電視劇出口總額從3.8億元增加為5.1億元,增幅高達34%。除了傳統的日韓及東南亞市場,國產電視劇、網絡劇也逐漸向歐美等成熟市場及非洲等新興市場擴展,如《白夜追兇》版本被Netflix購買,將登陸192個國家和地區,2017~2018年杭州影視作品頻頻亮相戛納電視節、香港國際影視展、非洲電視節、北美電視節等專業市場。同時隨著專業發行公司的增加、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的成立,國產劇海外單集版權費將會進一步增加。同時中國國力與華語文化的強勢崛起,將會進一步打破古裝劇一統海外市場的局面,更多優質影視作品可在海外發行上獲得更大效益。

(四)內容變現方式多樣化

隨著制作成本的進一步提高,內容變現方式必將會越來越多元化,綜觀杭州影視公司業務范疇,未來幾年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收益:全版權運營、內容營銷、藝人經濟、衍生品與文化地產項目。近幾年,杭州多家影視傳媒公司完成了公司產業鏈搭建,如漢鼎宇佑傳媒,業務涵蓋演藝培訓、經紀、游戲、演出、綜藝、電影、電視劇、直播、主題公園、院線影城等十大板塊,構建了一個自體循環的良性生態系統,在內容營銷方面,主要形式有廣告植入、角標廣告、中插廣告等,或電商助力,邊看邊買。杭州擁有第一家主板上市的廣告公司——思美傳媒,其與新麗傳媒等多家影視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提供專業娛樂內容營銷,聯合出品了電視劇《虎媽貓爸》等,同時華策集團旗下的可以傳媒連續出品的“雙十一”晚會、2018淘寶造物節,借助互聯網和科技,與營銷結合,共同創造消費神話,同時打造了綜藝節目《生活相對論》,綜藝聯姻電商開啟跨屏營銷等。以上這些有益嘗試將助推未來內容營銷方面的繼續革新,成為內容變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衍生品方面,美國有70%的影視收入來自衍生品,日本超90%的動漫收入來自衍生品。相比之下,中國衍生品收入份額嚴重不足,而杭州的衍生品產業經過多年孵化,培養了一批優質企業,如浙數文化旗下的大數據交易中心和義烏市政府共同投資組建的IP衍生品授權設計制造平臺,該平臺得到IP方授權后,開發出具體衍生品需求之后由設計師接稿,在后臺IP放核審之后通過平臺幫助精選的制造商進行樣品生產,對樣品審核確認后進入批量制造流程,并可以在后臺察看生產數據。在文化地產方面,可包括基于內容的線下體驗場所,如主題公園、主題餐飲、影視拍攝基地等。國內旅游消費的升級與影視IP資源結合,將成為助推影視發展的又一環。2017年12月,華策與西塘古鎮簽約,雙方將共同升級打造西塘國際影視文旅世界,探索影視旅游新業態。晟喜華視傳媒則與余杭區平山合作,共建影視文化村,將影視劇孵化、拍攝與文化地產相結合。

四 推進杭州影視產業發展的建議

為進一步推進杭州市影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調研組提出以下五個方面的建議。

(一)加快研究制定影視產業中長期專項發展規劃

杭州影視產業急需專項發展規劃這一“綱”。建議抓緊制定出臺《關于推進杭州市影視產業做優做強的實施意見》《杭州影視產業“十三五”專項發展規劃》等專項文件,加強對全市影視事業、產業發展的統一規劃和綜合協調,以進一步規范和推動杭州影視產業科學發展。把影視產業規劃納入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年度計劃,明確杭州影視產業的定位,力爭把影視產業培育為杭州建設國際文化創意中心、世界名城的支柱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點,把杭州打造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影視產業發展最具活力、實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

(二)培育打造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杭州國際影視展

打造一個具有國際視野、國際一流的影視節展與杭州爭創“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國際會展之都”和大灣區建設的目標不謀而合。國際影視展可促進杭州影視產業的跨越發展,建議由政府有關部門主導,聯合行業企業、媒體等力量共同打造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杭州國際影視展”。依托國家廣電總局、杭州市政府、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杭州總部,借力于實驗區的產業優勢、合作優勢和國際背景,加大影視國際化合作力度。整合杭州現有電視劇、電影、動漫、紀錄片、綜藝節目、新媒體、網絡劇等全國諸多頭部企業資源,聯動中國網絡作家村、電子商務、數字閱讀平臺、旅游、出版、演藝、時尚、衍生品、游戲、電競等資源,開展集版權交易、項目洽談、專業技術人才交流、海外推廣合作及各行業跨界合作于一體的綜合性影視節展活動,吸引全球影視人才,讓杭州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綜合實力最強的影視之都。

(三)不斷完善扶持影視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

建議在專項發展規劃的指導下,整合現有相關政策意見中有關影視產業發展的內容,制定出臺推進影視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系列政策。可建立產業基金,探索多種市場方式,對不同需求、類型與發展時期的企業或創作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扶持與激勵。隨著影視產業內容變現方式的多樣化,建議完善與細分獎勵對象,從獎項、上市補貼擴大為國際發行優秀案例、在杭取景的優質作品、優秀衍生品平臺或跨領域合作優秀案例等,鼓勵多元發展;隨著播出平臺的變化與網生內容的崛起,應對其獎勵的播出平臺重新進行定義,如從央視擴展為前三名衛視頻道與三大網絡平臺;可將“文藝精品工程”中的影視創作專項經費單列出來,不僅針對電視劇、電影、紀錄片、微電影四個門類,也適度拓展到綜藝節目、網絡劇等;在扶強扶優的同時,出臺鼓勵富有潛力的新人創作的政策,營造對青年影視人原創作品的包容與培養環境,促進影視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文旅結合建立影視產業鏈統籌平臺

深入實施影視為本、旅游為輔、文化為魂發展戰略,依托并整合杭州豐富的歷史人文、自然景觀、文化地產等資源,在全市范圍內成立一個由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影視統籌平臺,積極促進在杭構建企業經營、拍攝制作、發行放映、政策咨詢等“影視+”平臺,吸引全國乃至國際專業人才和影視劇攝制組,將杭州市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知名的影視外景地,促進影視拍攝、制作、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五)探索打造杭州影視人才青年系列品牌

青年強,則國家強,著眼于杭州影視產業發展的未來,應進一步扶持青年影視人才成長,促進杭州影視產業青年人才隊伍的建設。杭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于2014年成立了西湖青年編劇聯盟,為青年編劇每年提供公益培訓、采風、法律資助、市場對接等,凝聚青年編劇人才,成功對接影視作品近10部。但多年來,因經費限制,杭州青年編劇隊伍未能實現跨越式的成長。建議實施“杭州青年影視人才成長計劃”,出臺對青年編劇、導演、發行、制片、剪輯等行業急需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扶持計劃,明確這項工作的長效機制,為青年影視人才提供業務培訓、創作指導、創業輔導等,讓杭州成為國內青年影視人創新創業的新沃土。

(責任編輯 方晨光)


[1]電影、電視劇數據來源于電影電子政務平臺與電視劇電子政務平臺。

[2]浙江省廣播電視局,http://www.zrt.gov.cn/col/col908/index.html。

[3]中南卡通于2019年5月15日終止掛牌,其他6家公司分別是華策影視、長城影視、時光坐標傳媒、晟喜華視傳媒、南廣影視、藝能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平安县| 宁阳县| 呼和浩特市| 青神县| 嵊泗县| 湄潭县| 衡水市| 勃利县| 大姚县| 平潭县| 金秀| 会宁县| 平乐县| 娄烦县| 林口县| 安达市| 正镶白旗| 双鸭山市| 墨脱县| 金阳县| 泽库县| 夏津县| 景德镇市| 陇川县| 新野县| 慈利县| 密山市| 香港 | 咸丰县| 闵行区| 阿瓦提县| 太原市| 凭祥市| 五台县| 湘阴县| 苏州市| 盐源县| 定西市| 杭锦旗|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