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古巴綠色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作者名: 楊晶本章字數: 1121字更新時間: 2025-04-08 19:47:29
二 資本擴張與生態的對立
馬克思在其經典著作中研究的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在批判資本的過程中,馬克思認識到了資本與生態問題的關系。馬克思認為,資本本身就是一種可以自行增殖的價值,“生產剩余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5]。這是資本存在的鐵律。為了能夠無限增值,資本家們盡力擴大生產規模、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不受限制地追求剩余價值,導致了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因此,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嚴重的生態負擔。雖然生態環境問題不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生活年代的主要問題,但他們并沒有忽視資本擴張帶來的生態危機。在馬克思主義的許多經典著作中,對生態問題的描述不少。馬克思還諷刺資本家們“可能是一個模范公民,也許還是禁止虐待動物協會的會員,甚至還享有德高望重的名聲,但是在你我碰面時你所代表的那個東西的里面是沒有心臟跳動的”[6]。他們并不關心地球資源的枯竭、環境的持續惡化以及工人總是處于貧困的狀態。他們關心的是如何利用資本來攫取最大化的剩余價值。
馬克思恩格斯除了描述自然環境中的土地、江河、森林和空氣污染以外,還重點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下工人們的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使它匯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占優勢,這樣一來,它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歸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這樣,它同時就破壞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a id="w7">[7]馬克思對倫敦的污染情況做出這樣的描述:“在倫敦,450萬人的糞便,就沒有什么好的處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錢用來污染泰晤士河?!?a id="w8">[8]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的不斷擴大,導致大量工人涌入城市。城市已不是他們所向往的發達之地,那里到處彌漫著有毒的煙霧,水渠中流淌著烏黑的污水,城市道路被廠房所擠占,工人的工作和居住場所不僅低矮潮濕、陰暗狹小,而且垃圾遍地、污濁不堪。這樣的生存和工作環境對工人的身心健康都造成嚴重損傷,生態問題的嚴重性不言而喻。馬克思對此發出感嘆:“人為的高溫,充滿原料碎屑的空氣,震耳欲聾的喧囂等等,都同樣地損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說在密集的機器中間所冒的生命危險了。這些機器像四季更迭那樣規則地發布自己的工業傷亡公報。社會生產資料的節約只是在工廠制度的溫和適宜的氣候下才成熟起來的,這種節約在資本手中卻同時變成了對工人在勞動時的生活條件系統的掠奪,也就是對空間、空氣、陽光以及對保護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設備系統的掠奪,至于工人的福利設施就根本談不上了。傅立葉稱工廠為‘溫和的監獄’難道不對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