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甘肅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甘肅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既受制于國家制度與宏觀政策安排,又與人的主觀活動密不可分,更離不開區域經濟社會內部的環境條件。本章將從文化生態學理論的視角,借助PEST戰略環境分析工具對影響甘肅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自然地理環境、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以及科技環境等變量進行分析。

文化生態學理論最早由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朱利安·斯圖爾德于1955年提出。他結合生態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不同學科,指出“文化與環境”的內在聯系和生態鏈關系,把自然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作為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土壤,用來解釋具有不同地區特色的文化形貌和文化模式的起源。[1]斯圖爾德提出了文化生態學的三個研究方法:第一,必須分析開發技術或生產技術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第二,必須分析用特殊的技術手段開發特殊地區中的行為模式;第三,必須弄清楚行為模式在開發環境中影響其他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作用程度。[2]斯圖爾德最重要的貢獻就在于認識到環境與文化是不可分離的,文化和環境有時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3]可見,文化生態學研究的是環境和文化之間的關系,人類社會文化的產生、發展、衰落要受到當地價值觀、社會組織、生活方式、文化體制、科學技術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能夠適應環境,并且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文化才能夠不斷發展、壯大,而不能因地制宜、隨時調整的文化,就如同失去了土壤的植物,面臨的是枯萎和衰竭。文化生態學把文化看成人們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穩定和平衡的生態系統,通過尋求各種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來解釋特定區域的文化特征。本章將對影響甘肅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環境要素予以闡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曲阜市| 交城县| 通州市| 洛扎县| 永城市| 张家港市| 留坝县| 广宗县| 云浮市| 天等县| 绵竹市| 株洲市| 和龙市| 安丘市| 怀远县| 昭通市| 丁青县| 漠河县| 云和县| 宜城市| 高邮市| 公主岭市| 柯坪县| 靖宇县| 鄯善县| 保靖县| 蛟河市| 南皮县| 从江县| 通榆县| 海宁市| 衡阳县| 三亚市| 惠州市| 乌兰县| 乌拉特前旗| 南部县| 凭祥市| 刚察县|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