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
- 鄒贊 金蕊 李圃主編
- 1399字
- 2025-06-09 18:12:49
序一
名不見經傳的希拉姆學院因倡導“新文科”的理念為業界所關注。新文科之“新”本義是新技術革命背景下將新技術引入傳統文科,使之能夠適應學科內生性發展要求和社會對文科新的需要。
對中國而言,與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相比,只有百年多歷史的文科本身就比較新,無論是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還是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等社會科學學科,從1898年京師大學堂的專業設置開始,基本上都移植于西方現代學科。且直到目前,許多學科仍在結合中國實際需要和學科歷史進行著調整和優化。這樣,中國新文科的“新”就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文科各學科的發展歷史并不長,學科基礎還比較薄弱;另一方面,文科中的所有學科又要積極迎接新技術革命帶來的諸多挑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和規劃了中國高校新文科建設。
不啻為一場學科觀念、學科體制革命的新文科建設,雖然意義重大,但無論理論研究、制度設計還是具體實踐,難度都非常大。因而,在全國高校中,新文科建設雷聲大雨點小是普遍現象。不過,其中也有個別高校的新文科建設自覺意識較強,且進行了有益嘗試。新疆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7月,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舉辦了“新文科背景下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高峰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就學科建設改革方向征求意見并進行了廣泛研討。之后,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對新文科建設進行了規劃并開始了探索,這部《“新文科”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就是其成果之一。
《“新文科”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由11篇本科生畢業論文構成,分上、中、下三編,涉及中國語言文學7個二級學科。這些論文反映了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在本科生畢業論文環節“新文科”建設的基本理念和具體實踐。
中國語言文學是“文科”中的基礎學科。新文科建設在借鑒傳統文、史、哲不分家的理念基礎上,一要在橫向上與經、管、農、工、醫等學科進行橫向交融,二要在縱向上追蹤新技術革命發展的歷史足跡和最新進展,從而重新定位本學科的坐標。
事實上,“新文科”的發展趨向已經在中國“新文科”建設提出之前就出現了一些端倪,如“計算語言學”就將計算機技術與傳統語言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建立數學大模型,在文字識別、語音識別、不同語言比較、語料整合分析、計算機文本(語言)翻譯等方面,使漢語言文字學、古典文獻學研究躍升到新的高度。可以預見,將來在古文字識別等方面,會得益于計算語言學的發展而有重大突破。
當然,文學研究自身需要引入新技術革命的成果,需要與其他學科交融,但也不能忽視研究對象自身的“新文科”現象,如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觀念的豐富、新媒體時代文學經典的再生產與傳播、消費等新現象,在“新文科”的視野下,都有不同以往的異彩紛呈。這背后,無疑是“新文科”理念的確立與實踐的同頻共振。
因此“新文科”引入了新技術革命的成果,推動了傳統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觀念、知識生產范式的革命性變革,讓我們對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想象和期待,也打破了傳統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壁壘,給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插上了翅膀。因此,《“新文科”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一書,可稱為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新文科”建設的一個臺階式的成果。
在該書即將付梓之際,受鄒贊院長之邀,寫下上面的文字,與其說是序,倒不如說是對他們在新文科建設方面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可喜成果的致敬。
李曉峰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