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字幕:串起一部華語影視發展史

近幾年,在各種社交媒體網站上時常會出現類似這樣扎心又好笑的語句:“看電視沒有字幕的我,仿若失聰少年”;“看到沒有字幕的電視劇,第一反應是:這怎么看啊,看不懂啊!可它明明是在說中國話”;“就算是中文電影,沒字幕也感覺少了點什么”……

圖1 “糗事百科”之一則圖片來自以下網址截圖:https://www.qiushibaike.com/users/13350427/articles/。

圖2 “糗事百科”之二則圖片來自以下網址截圖:https://www.qiushibaike.com/users/2543258/articles/。

而現在當我們打開電視機,只要稍稍留心就會發現,“字幕”已不再只是電視劇的“標準配備”了,不論是綜藝類節目、教育類節目,還是服務類節目,甚至包括大部分的非直播類新聞節目,都已配有同期聲字幕。央視電影頻道也盡量給當年在院線播出時未配字幕的老電影和譯制片重新配上字幕再進行播出。能硬扛著幾乎不添加任何同期聲字幕的恐怕只有以直播和轉播各種體育賽事為主的體育節目了。

但不管是在普通觀眾的日常觀影中、影視創作者的考量中,還是在影視傳播的學術研究中,一向都是以“影像”為尊,很少關注影視傳播中的“文字”元素。觀眾關注的首先是故事情節和演員的表演是否精彩,再來可能是服化道(服裝、化妝、道具)是否精致靠譜;而影視創作者關注的是情節如何鋪排、鏡頭怎么調度、畫面如何設計、燈光怎么打;而影視傳播研究者則關注影視劇的各種符號解讀、文化研究甚至剖析其深層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

遍覽各種資料,能尋到的重視“字幕”的影視創作者似乎只有臺灣的瓊瑤。做了一輩子瓊瑤影視御用制作人的平鑫濤,在自傳中這樣形容自己的影視事業與生活的“另一半”的瓊瑤對影視制作的求好心切:

寫作,由她自己控制,可以盡量做到完美,拍戲就完全不同了!導演、演員、工作人員都會影響品質,不是瓊瑤所能把握,她就全程掌握拍攝過程的各種細節,從毛片、初剪、配音、配字幕,瑣瑣碎碎,她都不厭其煩地把缺點調整到最低……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影視作品中“文字”只是“影像”可有可無的輔助展示手段,作用也像是個“傳聲筒”,將角色對話用文字表現出來而已。拋開其他類型的字幕不言,單就最為中國觀眾所熟悉的“同期聲字幕”來講,有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有趣事實:當今除了華語傳播界,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影視播放其實并未配備明顯的同期聲字幕,以美國為例,“字幕”只是聽障人士觀看影視作品的輔助工具,其展示形式也是以隱藏同下字幕(closed captioning,又稱CC字幕)為主。顧名思義,這種字幕,原本就是被關起來的(closed),觀眾若有觀看字幕的需要,必須使用遙控器開啟,日本則以“字幕放送”作為CC字幕的標志。當然,這也是在電視播放技術發展到數字化階段之后才誕生的字幕服務。我國在2013年8月14日也頒發了《數字電視隱藏字幕系統規范》,其中將“隱藏字幕”明確定義為:“為保障聽力障礙人士收看電視的權利及不同語種地區人士收看電視節目,專門用來輔助理解電視節目內容的字幕,去除后不影響節目的完整性。該類字幕內容主要包括唱詞、同期聲、畫外音、電視劇對白等。在電視接收終端,用戶可以打開或關閉字幕。”因為在數字電視數字電視(digital television)是指在采編、播出、傳輸、接收等環節中全面采用數字信號的電視系統,與模擬電視相對。數字電視系統可以發送多種業務,如高清電視、標清電視、智能電視及數字業務等。技術投入使用之前,字幕的編碼數據與電視視頻流的數據被壓縮在一起,不論是傳輸還是播放,都不可分割,觀眾并沒有選擇“看”或“不看”字幕的自主性,有無字幕顯示都由電視節目的制作方在制作節目時決定。

圖3 歐美電視節目中包含隱藏字幕(CC字幕)的標志

圖4 日本提供“字幕放送”(隱藏字幕)的電視節目畫面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唯獨華語影視傳播界會發展出這種無處不在的“字幕”文化?就如我們一開始提到的那樣,字幕在廣大中國觀眾的影視觀看體驗中已成了猶如空氣般重要的存在,大家已經對它產生了極大的依賴,并且只有在它消失的時候才能注意到它的存在和重要性。大概也正因字幕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然是“習慣成自然”,所以,不論是普通的觀眾還是專業的影視制作者和研究者,在以往的影視內容生產與傳播研究中,一直忽視著“字幕”的存在和重要影響:從現時層面上來看,它本身對影視傳播的內容、審美、文化以及觀眾的接收習慣等造成的影響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從歷時層面上來看,它早期于港臺發展的背后所隱藏的政治與經濟因素也未被進行深刻地挖掘,在“字幕”已成為華語影視在全球范圍內獨樹一幟的特色背景下,其如何能從港臺影視中發源并壯大,影響整個華語影視世界的傳播規范,其中的歷史背景、時代動力與社會原因,也需要在學術上給予解釋和考察;從傳播科技哲學層面來看,新技術和新的傳播環境對字幕發展的現實影響,也需要理論有所跟進,如跨文化(翻譯)字幕組、娛樂特效字幕、網絡彈幕等字幕類型及內容的飛速發展創新對整個華語影視文化的影響,需要有相應的理論論證和回應。相對于其他的影視內容研究,字幕的研究無疑是亟須補充和跟進的。

整體而言,本書將從影視傳播史的角度規劃全書的論述脈絡,即以字幕的誕生到字幕當下的多元發展為主線索,將“字幕”的發展粗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從“聽不到”的無聲電影“間幕”階段,到“聽不清”的有聲電影“同期聲字幕”誕生階段,再到“聽不懂”的跨文化(翻譯)字幕組時代,同時期還是“替你懂”的娛樂特效字幕時代,最后再到以往被動的影視觀眾積極主動介入影視傳播過程的“‘我們’自己懂”的“網絡彈幕”時代。

本書將對字幕發展的這五個主要階段一一從頭說起,看字幕如何串起整個華語影視傳播的發展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西市| 安岳县| 西安市| 奉化市| 九寨沟县| 十堰市| 精河县| 余姚市| 大英县| 绥中县| 邵东县| 乐安县| 博爱县| 许昌市| 东宁县| 静海县| 隆尧县| 福海县| 安塞县| 无为县| 金塔县| 蓝田县| 万宁市| 淅川县| 岱山县| 泰宁县| 黎城县| 祁连县| 新化县| 上栗县| 横峰县| 长白| 娄烦县| 肃南| 永寿县| 宜宾县| 密山市| 通河县| 唐海县| 兰溪市|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