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之上,呂太后當眾頒布儲君冊立詔書,顯然有些出乎劉恭的預料。
——照理來說,儲君冊立詔書,已經被呂太后交到了劉恭手中,這就算是頒過詔了。
剩下的,便是將詔書抄錄成千百份,張貼在天下各地方郡、縣官府外的露布之上。
美其名曰:咸使民知。
至于在朝議之上當眾宣讀,倒不是說不行。
只是既然要宣讀,那就沒必要將詔書提前頒給劉恭,而是可以直接宣讀于朝議之上,并讓劉恭當眾奉詔。
劉恭不知道的是:在呂太后原本的計劃中,確實沒有當朝宣詔這一環節。
至于呂太后為什么改變計劃,在今日朝議之上,加了這么個多此一舉的環節……
“太子且來。”
御榻上,呂太后淡然一語,將劉恭飛散的心緒拉回眼下。
便見劉恭走上前,登上御階,來到御榻一側。
正不知接下來該如何,便見呂太后伸出手,自大臂拉過劉恭,便在御榻上坐下了身。
“往后,每逢朝議,太子皆座朕側,以旁聽朝政。”
嘩!
呂太后此言一出,滿朝公卿大臣一片嘩然!
賜座,居然還能直接賜到御榻上去?!
還有那‘旁聽朝政’四字,便是當今天子盈,也僅僅只是在即位后的前幾年,才偶爾能得此殊榮。
且天子盈旁聽朝政,那是真‘旁聽’——就站在御榻旁聽著。
最近這些年,尤其是自蕭相國薨故、曹丞相上任以來,就連這樣的《真·旁聽朝政》,天子盈也再不曾有過了。
眼下,呂太后當眾表示,年僅六歲的皇太子劉恭,未來都要日常性旁聽朝政?
而且還是挨著呂太后,坐在御榻上旁聽?!
只能說,論會玩兒,還得是當朝呂太后……
“臣等,謹遵太后詔諭。”
嘩然歸嘩然,震撼歸震撼;
但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
在當今漢室,從呂太后嘴里說出來的話,天底下就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賜座太子于御榻之上,以旁聽朝政?
只要呂太后開口,哪怕是給劉恭賜座于呂太后頭上,以臨朝掌政,也沒誰敢跳出來炸刺。
一方面,是呂太后對朝堂內外的震懾、威懾足夠強;
另外一方面,呂太后掌政這么些年來,也確實是相當靠譜,讓人挑不出毛病。
你說她吧?
她肯定不高興,還大概率要弄你。
不說她吧?
反正事兒到了她手里,確實是從來沒出過岔子。
這還有啥好說的?
老老實實跪下磕頭,口呼萬歲得了……
反倒是劉恭,先被那封當眾宣讀的儲君冊立詔書,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緊接著,便又被呂太后‘賜座御榻’的騷操作,給雷了個外焦里嫩。
愣了足有三五息,直到殿內,響起百官群臣的拜喏聲,劉恭才終于如夢方醒般,下意識側抬起頭。
看著祖母呂太后清冷、淡漠依舊的側臉,劉恭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以‘于禮不合’為由起身辭謝。
但幾乎是同一時間,又一個念頭從劉恭腦海中閃過。
——皇帝老爹當年的太子太傅,便是當時負責禮法制度的奉常:儒生叔孫通。
而呂太后,又極其討厭儒生……
“孫兒,謹謝。”
余光瞥見劉恭從身旁站起身,呂太后本能的眉頭微皺;
在劉恭行禮道謝之后,更是刻意等了好一會兒。
發現劉恭沒有下文,這才略帶訝異的側過頭,淡淡撇了劉恭一眼。
而后再度正過身,望向殿內百官群臣。
“皇帝體弱多疾,朕,亦年事已高。”
“太子雖年幼了些,好在還算恭順、乖巧。”
“往后,還要勞煩諸公,于太子多些提點、指教。”
“也好早日傅教太子成才,將這宗廟、社稷給扛起來。”
呂太后話音落下,滿朝公卿百官自又是嘩啦啦起身。
不知第幾次俯首躬身,口稱‘遵旨’,才算是結束了關于劉恭、關于儲君冊立的話題。
待百官再度——再~度落座,這場朝議,也終于進入正題。
“平陽侯薨七日,當入土為安。”
“蓋棺定論,可有著落了?”
呂太后發問,東席應聲便立起一道身影,小步疾走到殿中央。
面朝御榻上的呂太后、劉恭祖孫,雙手豎握著笏板往前一送,順勢躬下身。
“郎中令曲逆侯臣平,頓首百拜,以奏太后。”
“——平陽侯參,本為秦吏,任沛縣獄掾。”
“以中涓起于豐沛,身經百戰,伐秦滅楚,屢建功勛。”
“自高皇帝興兵舉義,參率部征伐,破二國,奪百二十二縣;俘二王、三相,將軍六,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
“斬龍且,誅李由,殺趙賁,敗楊熊,先登陷陣、斬將奪旗無算。”
“太祖高皇帝立漢國祚,乃論功行賞,諸將皆言:曹參之功,僅次齊王韓信。”
“高皇帝遂詔封曹參,曰:平陽侯,邑萬六百三十戶,為開國百四十七侯之最,無有出其右者……”
…
“后為齊相,治齊國四郡七十三城,王、民皆曰:賢。”
“繼蕭相國而為漢相,朝堂內外井然有序,政令暢通無阻,百姓民安居樂業。”
“俸太后詔諭,臣等共議,皆以為:平陽侯參,功勛卓著,德才兼具,實國良臣。”
“今侯薨七日,蓋棺定論,當謚曰:懿侯。”
“——《謚法》云:溫和賢善曰懿,性純淑。”
“又文德充實曰懿、尚能不爭曰懿、愛人質善曰懿……”
殿中央,現任郎中令、坊間傳聞即將拜相的曲逆侯陳平,正一字不落的羅列‘懿’字在《謚法》中的釋解。
而在御榻之上,呂太后身旁,劉恭卻是為曹參那一籮筐功績而暗自咋舌。
作為后世人,劉恭自然知道曹參。
但也僅限于知道。
無論前生還是今世,劉恭都從未了解到曹參,居然是漢開國元勛當中,武勛僅次于韓信的那一個!
至于曹參的歷史地位,且不說那獨一份的一萬零六百三十戶食邑,以及開國十八功侯第二位的名次。
單就是方才,陳平道出的那一連串攻城略地、俘王虜相,先登陷陣、斬將奪旗的累累武勛,就足以讓曹參成為韓信外,漢開國元勛武將第一人!
與曹參的功績相比,什么周勃、樊噲,什么灌嬰、夏侯嬰,那都差了不止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