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鋮看著徐云笑而不語,一副你現在知道了他是誰的樣子。
“他就是柳如是?那個在秦淮河上賣藝的柳如是?”
“徐公子,你說的非常對,就是她,這個人喜歡女扮男裝,在南直隸可是大名鼎鼎啊!詩、書、畫、歌樣樣精通?!?
“此人雖然身在風塵,但與侯方域相比,卻沉穩的不是一星半點,今天的兩次會面,雖然她話不多,也算是有理有節?!?
“徐公子,柳如是的眼光不是一般的高,他經常與復社的人交往,著儒服男裝與文人雅集,縱談天下大勢?!?
阮大鋮說的這里時,徐云想起來一個人。
“她與錢謙益認識嗎?”
“徐公子,你的這個問題我不清楚,從年齡上來說,他們差的太多了,據說,柳如是曾與陳子龍有過交往?”
阮大鋮說話時,徐云沒有發現,旁邊的李寄臉上,顯出了一絲詫異。
“徐云的文采,應該是她有如此態度的原因,我也聽說過,此人自視清高,非一般人可以入眼的?”
“是嗎?李寄,你怎么不早說,徐公子不僅曲藝超絕,文詞還不凡?”
文震亨的眼睛里放光。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徐云的這首《一字詩》,讓侯方域丟了面子又輸了錢,對了,徐云,你另外那首《一字詩》現在說一說吧?”
李寄這樣說,并沒有什么逼迫的意思,他純粹是好奇心在念念不忘。
“徐公子大才,可考取了功名啊?”
“文先生,我對功名不太在意,眼下是白丁一個?!?
“年輕人還是去搏一搏的好,我當年也曾經下了力氣,只不過功名與我無緣,只要拼過就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還有你李寄,不可向你父親那樣,我同樣是這個意思,你要記住了?”
文震亨的說教是發自內心,不是場面上的好聽話。
“文先生,我記下了?!?
李寄立刻表示自己會遵從教誨的。
四個人邊吃邊聊,不知不覺中過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徐云喝了不少酒,但還沒有醉的不省人事。
“徐公子,你方便的時候,來應天府一游,我在那里恭候佳音?”
阮大鋮的邀請,徐云表示記住了。
“好,一定、一定?!?
回到山塘客棧之后,李寄、徐云各自回房歇息。
次日吃過早飯后,李寄向徐云告辭。
“我今天上午要去常熟,拜訪一位長輩?”
“那你今天還回來嗎?”
“徐兄,我不回來了,在常熟住一晚,然后回家去?!?
“唉,我以為還可以與你多呆一些日子,想不到這么快就要回去了?”
“此次來蘇州是去寒山寺進香的,徐兄,我也想多留幾日,可家中只有我母一人,實在是不能留下?”
“既然是這樣,我也就不好強留與你了,走,我送一送你?”
“那咱們現在就去碼頭吧!”
在蘇州大運河的碼頭上,徐云、李寄是依依不舍。
“李兄,我們二人特別投緣,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見,我應該去拜望令堂,可不能成行,請你代為問候?!?
“徐兄,你的心意我知道了,代我母親謝謝你。”
“李兄,我人不能去,但我的心意要到,這是十兩金子,你買些禮物,就算是我送給令堂的?”
“這不可以,萬萬使不得?”
李寄覺得錢太多了。
“你要是認我這個兄弟,就什么都不要說了,錢財乃身外之物,收下吧!”
“徐兄,你如果到江陰,一定要來我家,我要好好地盡一盡地主之誼?”
“你說你家是江陰的?”
徐云驚呼一聲,他想起來在江陰兩個人名揚天下。
“是?。≡趺戳??”
李寄疑惑了。
“呵呵,你既然是江陰人,那我請你帶我打聽兩個人?”
“好?。∈裁慈??是你的朋友、還是親戚?”
“都不是?!?
“那你是你什么人?”
“我久仰他們的大名而已,想方便的時候拜訪去?”
“哦,原來是這樣,你說吧?他們叫什么名字?”
“第一個人的名字叫閻應元?”
“徐兄,此人是做什么的?”
“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太清楚,好像是在衙門里,你可以去那里問一問?”
“好,我記下了,那第二個人吶?”
“我與此人同姓,他的名字叫徐霞客?”
徐云的話音剛落,李寄吃驚的瞪大了眼睛看著他。
“他是你什么人?”
李寄語氣急促。
“我與他非親非故,不要看我們是一個姓,可沒有一點點的關系?”
“那你為什么要找他?”
“聽說他好去各地旅游,并且記錄下了沿途的風土人情,我覺得他難能可貴,如果有緣相見,促膝長談已解我的心愿?”
“那我就回去問一問。”
李寄的回話,似乎還有一絲絲的憂慮。
“李兄,如果不方便的話,就不要去問了,文先生說的對,應該將功名放在心上,江陰那么大,會耽誤你的時間。”
“徐兄,我會盡力而為,咱們后會有期?”
“好,后會有期,我祝你一路順風、早日到家!”
如果不是想在蘇州玩幾天,徐云真想與李寄一道,去江陰找那兩個歷史上的名人。
閻應元那首著名的絕命詩,徐云是牢記在心。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徐云記不得閻應元時哪一年來到江陰的,因此,才托付李寄去打聽這個人。
其是,閻應元是在崇禎十四年,才赴任江陰典史的。
現在是明末的哪一年?。窟@件事怎么才能夠問清楚?
問大人不行,別人會以為自己是個傻子,記不清日子能說過去,記不得是哪一年那絕對有問題。
看著路邊幾個正在玩耍的小孩子,徐云笑了。
從身上拿出來十幾文銅錢,徐云朝他們走了過去。
“小朋友,你們誰認識字?。俊?
“我認識?”
“好,那我考一考你,要是答對了,這些錢就獎勵給你?”
“好,你問吧?”
“這銅錢上的幾個字是什么?”
“崇禎通寶?!?
“那現在是哪一年???”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也知道,現在是崇禎十一年。”
“我還知道現在是幾月幾日吶?”
……
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