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虛閣主首級墜入天河,血水染紅九棺陣紋。白問天劍骨重生處浮現星髓脈輪,輪中映出母體巨舟全貌——舟身由八百修士玉俑熔鑄,桅桿竟是初代道主脊柱所化。血月裂痕中垂下星髓鎖鏈,鏈條末端拴著各派禁地龍脈。
悔劍重歸掌心時,劍脊睜開九顆星瞳。首顆瞳孔映出母舟碑文“萬物為蠱“四字竟在流動,化作血色蝌蚪文鉆入白問天七竅。脊骨星髓脈輪突生吸力,將九棺陣中“玄陰“棺整個吞入輪眼。
玄陰棺入體剎那,白問天足下凝出寒髓冰徑。冰面下封印著歷代玄陰派叛徒,其脊柱皆被刻入《飼蠱訣》。星髓母舟感應到異動,舟頭玉俑突然活化,雙手結出失傳八百年的“截天印“。
血月裂痕中降下星髓雷劫,劈中白問天脊骨脈輪。雷光中現出恐怖畫面:母舟甲板陳列萬具水晶棺,棺中竟封存著當世所有修士的命魂鏡像。四稚童殘魂聚成引魂幡,幡影掃過處現世修士紛紛昏厥。
引魂幡無風自動,現世修士命魂被扯向天河。白問天揮劍斬幡,幡布裂開卻飄出《替命書》。書中記載著初代道主偷天換日的秘術——以星髓重塑命魂,將浩劫因果轉嫁后世。
母舟甲板傳來鎖鏈崩裂聲,八百玉俑齊誦《蠱神經》。聲浪震碎水晶棺,萬道命魂鏡像匯成洪流注入舟底。白問天脊骨脈輪突然逆旋,將吸入的玄陰棺吐出,棺蓋表面赫然刻著他三歲時夭折的命理。
玄陰棺中飄出冰晶命盤,盤上星軌顯示白問天本該早夭。血髓玉突然液化,在命盤上重寫星軌。母舟感應到逆天之舉,舟底伸出星髓觸須纏住白問天腳踝,觸須表面睜開密密麻麻的蠱眼。
悔劍星瞳同時暴睜,瞳光交織成《破妄劍綱》。劍綱文字灼燒觸須,焦臭中現出驚人真相:當年師尊以血髓玉續命,竟是從母舟盜取了三錢星髓本源,為此在舟底囚牢受刑八十載。
白問天踏著灼燒的觸須躍向母舟,劍鋒所過處蠱眼爆裂。穿越星髓迷霧時,窺見舟底囚牢景象:師尊脊骨被釘在“盜天柱“上,柱面刻滿歷代盜髓者的慘相。血髓玉在掌心發燙,指引出柱底暗藏的逃生密道。
母舟突然翻轉,甲板玉俑化作噬魂釘砸落。白問天以《噬元譜》逆轉星髓,在周身凝成逆運周天。噬魂釘觸及氣旋即被絞碎,碎末中飄出各派初代掌門的悔過血書。
血書遇氣旋自燃,火中現出八大派祖師剜心場景。他們剖出的心頭血凝成玉珠,珠內封印著星髓母蠱的善念。白問天劍氣引燃全部血書,火光中八顆玉珠破空而至,在其脊骨脈輪上結成凈化陣法。
母舟桅桿突然傾倒,初代道主脊柱化形為量天尺。尺面浮現血色契約:“后世觸舟者,當承九世噬髓刑“。白問天將八顆玉珠嵌入尺身,珠光竟在契約條文上燒出“悔“字破綻。
量天尺裂紋處鉆出星髓火蟻,蟻群啃食契約文字。母舟甲板開始崩塌,萬具水晶棺殘片化作記憶鋒刃。白問天以師尊所授“踏虛步“避讓,卻見刃光中映出自己前九世皆為星髓獻祭者。
脊骨脈輪突生異變,八顆玉珠熔成《凈髓真經》。真經文字游走周身,將星髓火蟻盡數煉化。母舟核心傳來震天咆哮,舟底裂口處升起青銅巨鼎,鼎內沉浮著初代道主被剝離的七情六欲。
巨鼎蒸騰的星髓霧氣中,浮現初代道主斬情場景。其悲念化血雨,怒念凝天火,愛念結情蠱。白問天手中悔劍突然軟化,劍身纏繞上情蠱紅絲。鼎內射出六欲毒針,針尖攜帶歷代盜髓者的癲狂記憶。
血髓玉在丹田處凝成玉繭,繭絲纏住六欲毒針反刺巨鼎。鼎身被刺破處流出星髓原漿,漿液中漂浮著《道心種魔》殘卷。母舟桅桿殘骸突然聚合,化作戒刀斬向玉繭。
戒刀斬破玉繭剎那,繭內迸發初代道主惡念。惡念裹挾星髓原漿,在白問天識海凝成心魔道胎。母舟趁機釋放終焉禁制,舟身玉俑盡數爆裂,碎玉凝成“萬物為蠱“碑文壓頂而下。
白問天脊柱脈輪逆轉《凈髓真經》,將心魔道胎逼入悔劍。劍身星瞳染上魔氣,卻意外窺見碑文背面:初代道主用星髓刻下的逃生密徑,竟是逆練《噬元譜》貫通三焦玄關。
白問天倒轉周天,星髓毒火自涌泉穴沖天而起。萬物為蠱碑文遇火熔解,露出背后暗藏的星河輿圖。母舟核心傳來碎裂聲,初代道主惡念突然跪拜:“原來你才是真正的渡舟人!“
血月在此刻徹底破碎,月光凝成舟楫虛影。白問天踏影而行,手中魔化悔劍刺穿母舟龍骨。驚天劇震中,八百修士玉俑盡歸塵土,唯有一具刻著師尊名諱的水晶棺,隨星髓暗流漂向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