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髓輿圖觸棺即燃,青焰中浮出天河倒影。白問天指尖剛觸“白“字刻痕,古棺突然翻轉,棺底蝕刻著三百具渡舟殘骸。四稚童胎記化作鎖鏈纏住輿圖,圖中星河流沙竟開始倒灌現實。
守舟人骨笛忽鳴,笛孔鉆出玉蠶啃食鎖鏈。輿圖裂隙中伸出星髓凝成的手掌,掌心睜著初代天河道奴獨目。白問天以血髓玉紋路對掌,紋路突化《天河蛻形經》殘章沒入對方掌心。
道奴獨目暴睜,瞳孔映出白問天幼年練劍場景——其劍柄暗格早有血髓玉痕跡。輿圖突然裹住古棺,棺中飄出星塵凝成白問天鏡像。鏡像手握完整悔劍,劍招竟暗含未來三式變化。
四稚童胎記鎖鏈盡碎,碎片嵌入守舟人骨笛。笛聲突變鎮魂曲,孽海波濤中升起九座青銅星晷。晷針指向處,天河倒影里浮現白問天師尊被星髓蠶食脊柱的秘影。
星晷轉動引動潮汐,白問天足下玉棺開始融化。鏡像悔劍刺來時,守舟人突然解體化蠶,蠶絲纏住劍鋒注入晷針光影。白問天窺見師尊脊柱鉆出的星髓蠱蟲,竟與血髓玉紋路同源。
道奴獨目流出血淚,淚珠落地化《蛻形經》蝌蚪文。四稚童口誦禁訣,胎記重凝為星河秤。白問天割腕血染星秤,稱量間驚覺自身魂魄輕了三錢——正是當年師尊渡入的保命真氣。
星河秤砣突化玉蠶,蠶吞三錢魂重吐出血髓玉砂。守舟人殘魂聚形,指揭白問天頸后暗紋:“星錨胎記竟藏于皮下!“鏡像悔劍趁機挑破皮膚,胎記離體成星舟鑰匙插入古棺。
棺中爆出星髓源毒,觸及處時空凝滯。道奴獨目射出量天尺虛影,尺紋化作蠶食道基的《噬元譜》。白問天斷劍引毒淬刃,劍身裂紋竟開始緩慢愈合。
星髓源毒在劍身游走如活物,劍柄浮現《蛻形經》補天篇。守舟人見狀結印,九座星晷排列成洗劍池。鏡像悔劍破空斬來,雙劍相撞激出混沌劍氣,竟在虛空刻下“道痕“。
道奴趁機奪取半部輿圖,圖中星河流向突變。四稚童胎記化網罩住毒霧,網上結出星髓道果。白問天吞果明悟:血髓玉竟是初代道奴剜目所煉,玉中封印著天河倒灌之劫。
守舟人骨笛刺向道奴獨目,笛身突現當年剜目場景:初代道奴雙目化作日月,眼窩流淌的星髓凝成血髓玉。白問天頸后鑰匙胎記發燙,古棺中飄出半枚玉蠶繭,繭衣展開竟是另半幅輿圖。
兩圖合并時天河改道,現實世界山岳開始玉化。鏡像悔劍突然調轉劍鋒刺穿道奴,獨目離體嵌入白問天眉心。四稚童七竅流血結陣,胎記繪成《鎮目箓》壓制暴走星髓。
獨目在眉心睜開剎那,白問天窺見天河盡頭——萬具玉棺組成渡舟大陣,陣心沉浮著初代道奴無目尸身。守舟人殘魂突然跪拜:“三百代守舟人恭迎道主歸位!“
星晷轟然炸裂,碎片凝成量天尺本體。白問天手中斷劍徹底復原,劍脊睜開三只星髓道目。四稚童胎記鎖鏈重連,卻將白問天捆向古棺中的道主祭壇。
祭壇刻滿蠶蛻道紋,每道紋路都在吸食星髓源毒。守舟人奏響蛻骨笛,笛聲引動白問天脊柱共鳴。第三根脊骨突生異變,骨紋化作《噬元譜》全篇。
鏡像悔劍融入祭壇,壇火中走出十二道奴虛影。白問天頸后鑰匙胎記開啟祭壇暗格,格內飄出師尊殘魂,魂體內星髓蠱蟲已結成道繭。四稚童突然自毀胎記,血霧凝成斬道刀。
斬道刀劈開道繭,繭內飄出師尊本命劍氣。白問天握刀手背浮現血髓玉脈絡,刀光中現出當年真相:師尊主動吞蠱,以畢生修為將血髓玉煉入弟子脊柱。
守舟人祭壇開始崩塌,量天尺化作玉蠶啃食星髓。道奴虛影盡歸白問天眉心獨目,目中淌出血淚洗刷祭壇罪紋。天河輿圖突然自燃,火中顯現師尊劍訣最后三式。
白問天舞動復原悔劍,三式劍訣引動九霄雷云。雷光中現出初代道主剜目場景,其雙目所化日月竟開始閉合。守舟人殘魂聚成補天鏡,鏡光將天河倒影壓回輿圖。
四稚童尸身突然玉化,化作鎮道碑文立于古棺。白問天獨目淌出最后一滴血淚,淚中封印著星髓源毒。當悔劍完全插入祭壇陣眼時,天河盡頭傳來蒼老嘆息:“道痕不滅,劫數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