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和西方接觸

皇帝肚子里面憋著什么壞孫德秀不知道。

孫德秀腦子里面只有十五萬兩銀子。

心里面咂舌,皇帝這手筆也太大方了吧。

這位爺是好日子過得太順了,對錢沒什么概念吧?

孫德秀不由得想起了前幾年皇帝過年時候開心,開始濫賞,花錢如流水。

以至于賞賜得太多,一時半會發不出來,居然要先欠著。

“皇爺,十五萬兩是不是太多了?”

孫德秀小心翼翼的說道。

“是挺多,幾乎搭進去朕小半內庫了。正因如此,這筆錢更得花得值當。”朱翊鈞目光如炬,凝視孫德秀,“你挑個機靈、擅長談判的宦官去,叮囑清楚,泰西人手里好東西不少。朕對他們的文學詩歌、歷史典籍沒興趣,要的是天文、數學,以及各類工藝典籍。”

朱翊鈞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言辭愈發激昂:“就拿活字技術來說,有了它刊印圖書,何等便捷,能賺多少銀子?還有其他技藝,說不定很多都遠超我朝,這些可都是生財門道。有了這些技術,咱在宮里開辦廠店,利潤不可估量。”

“再者,軍事典籍不可或缺,還有要塞修建圖紙。泰西人能遠渡重洋來到大明,造船技術必定先進。主力戰艦圖紙、鎧甲、火器、火炮,一樣都不能少,統統給朕弄來。”

孫德秀起初靜靜聽著,可越聽越心驚。

其中都涉及到大炮了,這可是軍國重器。

他甚至帶入了一下大明,若有人和花幾十萬兩和大明買這些,袞袞諸公會同意嗎?

怎么可能同意?

士農工商。

看似工匠地位排名第三,但實際上前兩個根本就不能算。

士人本就是知識分子,統治階級,排第一那是理所應當。

至于農,則是經濟基礎,人不可不食五谷,且農人數量龐大,因而不得不拍第二。

但工匠有什么?工匠數量很多嗎?為何第三?

無它,就是因為掌握著技術。

這些工匠的技藝很多甚至都不記錄在書上,而是口耳相傳。

為何?

就是因為這些都是吃不盡,可以吃世世代代的技術。

而在大明朝,工匠的政治地位基本上和農無異,匠戶一樣可以科舉、當官。

嘉靖時工部尚書徐杲更離譜,其人為匠人,從未科舉,沒有功名,因主持建造三大殿,被直接提拔為尚書。

“皇爺,此皆其傳家之技藝,泰西各國肯賣嗎?三十萬兩怕是不夠。”

孫德秀面露難色,甚至比較委婉的說道:“我朝工匠面對富戶出資,也未曾聽說有幾人肯賣其家傳。”

“黔首尚且如此,何況一國?”

工匠可是非常吃香的職業,收入很高的,基本上都在一個地區的中產收入附近徘徊。

手藝人除非天災,否則是餓不死的。

“我心里有數,不妨向泰西諸國許諾,賜予他們勘合文書,特許其與我朝開展貿易。”朱翊鈞眼眸微亮,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

“雙方預先約定好他們所需瓷器、絲綢的數量,只要價格合理,每年按時供應,我朝既能借此賺得豐厚利潤,還能鞏固雙方往來。”

朱翊鈞掃了一眼孫德秀擔憂的面龐,絲毫沒往心里去。

這個世界誰會拒絕和明爹貿易呢?

如今的大明乃東亞不可爭議的霸主,手中握著諸多籌碼,對外能打太多的牌。

單是特許貿易這一舉措,便是威力巨大的“王炸”。

西班牙等國若能獲得與大明貿易的機會,即便只是充當貿易中介,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如此以來,他們怎么會拒絕?

乾隆年間的滿清人在家中坐,尚且有英國使團滿載訪清。

何況大明和歐洲主動交流呢?

這會兒的歐洲可是有兩個大金主在的。

大明對白銀的需求近乎無底洞,急需白銀流入。

而西班牙、葡萄牙多得是金銀,用來換取茶葉、絲綢、瓷器,它們求之不得。

軍器、戰船圖紙固然珍貴,但是給一個遙遠的國家又能如何?

“如此,或許可行。”孫德秀微微低頭,心中暗自驚嘆皇帝心思縝密,謀劃周全。

看來這次與泰西諸國的交易,絕非一時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他越發覺得皇帝高深莫測,彷佛不用多加思索,便有諸多應對辦法。

“臣這就派人去洽談。”言罷,孫德秀作勢欲退。

“記得讓人好好問問活字印刷的事情,若澳門、呂宋便有工匠,那就先讓工匠來京師。”朱翊鈞眉頭輕蹙,特意叮囑道。

辦報一事至關重要,關系到他對權力的掌控,必須盡早落實,容不得半點拖延。

到時候刊印幾萬份、甚至幾十萬份報紙,傳遍天下,士林之聲又何其微弱?

“是,皇爺。”孫德秀躬身領命,他深知皇帝對辦報一事極為上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退下后,孫德秀便著手安排,準備挑選精明能干之人,前往與泰西人接洽,力求將皇帝交代的任務辦得滴水不漏。

......

晨曦灑落在乾清宮的琉璃瓦上。

朱翊鈞度過了相對清閑的上午。

然而,午后風云突變,外朝的奏疏如潮水般涌來,一份接著一份。

這并非因為發生了什么軍國大事,而是乾清宮外皇帝與太后爭吵的消息,此刻已如野火般在朝堂間蔓延開來。

大小官員,上至首輔、尚書,下至科道言官,都針對此事開始勸諫。

但因為涉及到了廢立之事,百官言辭并不激烈,相反大家指責皇帝不該和太后鬧矛盾的同時,又在安慰皇帝。

或言太后為無心之言、怒氣之語,不必放在心上,又或言皇帝應該以國事為重,暫且忍耐之類。

但奏疏積滿了桌案,讓朱翊鈞辦公的心情都減了七八分。

“難怪歷史上萬歷怠政,換我看到了長篇累牘的奏疏,我也懶得看。”

穿越者朱翊鈞此時邁出了第一階段,理解萬歷。

“凡事言太后事的奏疏都挑出來,留中不報。”

朱翊鈞又邁出了第二步,成為萬歷。

還沒等他仔細研讀其他奏疏,一名小宦官匆匆來報:“皇爺,首輔張居正請求見駕。”

“哦?”朱翊鈞聞言,心中不禁一緊。

這是他穿越以來,第一次與大臣面對面奏對,更何況對方還是權傾朝野的張居正。

短暫的緊張過后,朱翊鈞迅速恢復鎮定:“準了。”他轉而吩咐左右,“來人,給先生端來椅子,再準備好茶水。”

朱翊鈞深吸一口吸,平靜情緒,他知道,自己即將迎來穿越后一次重大的考驗。

不過幸好,自己手中牌多,還有兩張王炸。

這場斗法,他有信心。

他要邁出第三步,不僅要超越萬歷,還要超越張居正。

主導改革。

........

聽聞皇帝應允接見,張居正抬手整了整衣冠,步伐沉穩地踏入宮門。

自上次朝會之后,他已有好些日子沒與皇帝私下會面了。

在大明,行政運作高度依賴文書往來,多數事務通過書面文件推進解決。

皇帝與大臣間,七八成,甚至九成的交流都借助文字完成。

文官內部,同僚日常溝通也多以文書為載體。

尤其是地方官員,私下私自會面,嚴重違反大明律法。

想要和皇帝面對面交談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當然,這也取決于其位置和權勢。

對于張居正而言,只要請求,皇帝基本上都會同意。

但容易得到接見和天天見面則是另一回事。

以前或許無所謂,但如今,皇帝已經徹底掌控了司禮監,權力格局的劇烈變動,讓張居正敏銳地意識到當前朝堂所潛在的危機。

他深知,新政正處于關鍵階段,稍有不慎,多年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所以,他必須與皇帝進行一次深入、坦誠的交流,表明自己的立場,盡最大努力確保新政不會因權力格局的改變而受到沖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南召县| 保亭| 南江县| 长武县| 买车| 江源县| 临江市| 龙泉市| 闽清县| 南京市| 海盐县| 信丰县| 五华县| 泗水县| 清河县| 万全县| 那坡县| 铜鼓县| 比如县| 阳新县| 漳州市| 和龙市| 巧家县| 清流县| 龙陵县| 邢台市| 马鞍山市| 琼中| 宝应县| 黑龙江省| 兰溪市| 县级市| 保德县| 姜堰市| 宣城市| 当阳市| 镇康县| 宝坻区| 木兰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