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現代化的“晉江經驗”
- 王春光 楊典 張文博 呂鵬等
- 3248字
- 2025-04-07 16:33:49
第二節 新時代現代化再出發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在新時代,晉江現代化既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又將面臨許多挑戰。用好機遇,想好對策,在新的起點上再出發和再創輝煌,是晉江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 機遇
從大勢來看,國內外的發展機會并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加的態勢。“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多邊外交的活躍等,旨在拓寬國家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更高質量的開放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經過過去40多年的發展努力,國家已經有能力拓展國際空間,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國家發展空間的拓寬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晉江今后更高質量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比如,晉江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上變得越來越活躍,業務范圍涵蓋東南亞、中東、中歐、西歐和非洲等。據此,晉江提出了國際化城市發展戰略,無疑是相當明智和有戰略價值的。
從中勢來看,晉江同樣有比以前更多的機會。福建省在中央的支持下,正在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和“中國制造2025”樣板城市等建設,這些政策的疊加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在這些政策實施過程中,泉州和晉江都是重點或者關鍵環節。晉江已經獲福建省批準,成為打造中小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樣板。泉州市正在推進“創新泉州”、“智造泉州”、“海絲泉州”、“美麗泉州”和“幸福泉州”等“五個泉州”建設。在“五個泉州”建設上,晉江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比如泉州在實施高端制造業發展的籌劃中,提出推動紡織鞋服、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四大主導產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綠色化發展的目標,其中,晉江是紡織鞋服、機械裝備和建材家居三大主導產業最重要的產業基地。
從小勢來看,晉江自身已經具備在更大空間上發展自己的能力和條件。晉江的現代化發展已經取得驚人的成就,遠遠超越了作為一個縣級市所應具有的容量和空間。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來看,其在“十二五”末已經達到1萬美元了;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將超過2500億元人民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7萬美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從人口結構(206萬人)上看,晉江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幾乎達到一比一的程度了,也就是說,晉江發展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機會超出了其原來的人口就業需求。從目前來看,晉江幾乎不存在失業問題,盡管有少數人可能沒有就業,但是他們并不是想就業而找不到就業崗位的那些失業人員。不僅如此,晉江的經濟空間遠遠超出了行政空間,從本地伸向全國乃至全球。晉江有許多企業在全國不少地方興建工業園區,甚至在匈牙利、迪拜、芬蘭等國都有它們的園區。也就是說,其經濟發展超越了行政和地理邊界。在本地,晉江目前能再利用的建設用地和空間已經很小,但是域外空間則是無限大的,意味著更大的發展空間。
民間的活力一直是晉江得以超越自己、實現現代化領先發展的堅實基礎。在過去40多年中,晉江民間的現代化能力有了驚人的提升。民營企業是晉江現代化的支柱。晉江的民營企業在全國都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其國家級品牌之多,在全國縣級市或者縣都是少有的。晉江民營企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堅持做實業的傳統和精神,持之以恒地做好企業核心競爭力,這無疑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一定優勢。晉江企業不僅在市場上展現出其強大的競爭力,而且已經影響到其他領域,如它們協助晉江政府贏得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的舉辦權。晉江企業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晉江有300萬海外僑胞和僑裔,他們還會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為晉江的下一步發展提供支持或機會。如晉江某村就利用其海外僑民的力量,建設了很好的公共基礎設施,興辦了村莊養老院,在此基礎上吸引游客來參觀,從而有了村莊旅游和民宿發展。國內外民間社會資源的動員和發揮,是晉江得以成為全國重要民營經濟發展基地的重要原因。
顯而易見,從大勢、中勢和小勢三個層面,晉江都可以說迎來了實現更高質量現代化的難得機遇。機遇就是時勢,時勢還得“運”起來,“運”勢在于把握的能力和落實的力度,需要從體制、政策和執行上進行創新。如果不及時抓住時勢,那么,不僅有錯失的危險,而且會被其他人超越。這是有國內外先例可循的。
二 挑戰
機遇與挑戰是共生共存的。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對晉江來說是機會,對其他縣市也是機會,但是,機會不是無限的,關鍵在于誰能把握和用好機會。瞬息之間,機會就會倒轉,競爭優勢就會轉移。這正是晉江在推進更高質量現代化建設的時候必須清醒地認識的這一點。
長期以來,晉江的發展都是以以小博大、以弱搏強的方式進行的。晉江現在出名的品牌很多都是從小作坊起步的,后來才慢慢做大做強。它們率先抓住了市場機會。但是,現在的晉江必須走一條轉型提質、創新引領、質量至上的新現代化之路,其面臨的環境和條件與過去大不相同。這里有體制、要素等方面的問題或挑戰。
從行政體制來看,晉江畢竟只是一個縣級市,在一些關鍵方面缺少很多的決策權乃至執行權,因此,在推進新現代化建設的時候,政府權力過小與高質量發展存在著不匹配,或者說不少張力,制約了政府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上的作為和角色。雖然晉江在爭取相關的權力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總體上看,與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晉江雖然有空港,但是海關權限很小;晉江需要高質量的教育發展,但是縣級市幾乎不能興辦高等教育,因此只能與高校合辦,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限制了人才的培育;晉江幾乎有一半的常住人口是外來人口,但是其權限和有關人員是基于戶籍人口數量來配置的;晉江想發展成為中等城市,但是缺乏中等城市的權限;等等。所有這一切在中國的行政格局下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方面也許會促使晉江政府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創新體制機制,另一方面也許會使晉江政府更多靠服務而不是靠權限去推動發展。
從要素上看,晉江目前的存量和質量都已經不足以支撐其高質量的現代化發展新需求。第一個要素是土地,晉江的建設用地基本上用完了,未來的發展只能依賴一些存量的建設用地的再盤活,因而會增加發展成本。當然,如果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能達到預期目標,那么,也可能會減少對建設用地的需求量。但這并不是短期內所能做到的。有限的建設用地如何在城鄉達成合理的配置也是很有挑戰的,因為鄉村建設對建設用地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同樣數量的建設用地用在農村、農業上絕對沒有用在城市和工業、服務業上合算。第二個要素是技術和人才。技術和人才是高質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性基礎。沒有技術的創新,就沒有高質量的現代化,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帶來高新技術。但是,一方面,晉江不可能自己在短時間內培養大量的高新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晉江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吸引力還不夠。大量高新技術人才寧可去廈門,也不愿意來晉江工作,因為晉江畢竟在地域位置、生活環境和發展機會方面都難以與廈門競爭。盡管目前晉江也出臺了一些吸引人才的政策,引進和搭建了一些科研平臺,但是從總體上看,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依然突出。
第三個要素是以資本為核心的金融服務。相對于制造業和實體產業,晉江的金融服務業相對來說并不發達。金融服務業的發展需要大批不同層次的金融專業人才,與此同時,由于長期以來沒有在金融服務業形成一套系統的政策機制,因此,也沒有吸引和培養一批金融人才,在這種背景下,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內會將其吸引過來或造就出來。而且金融服務業有一種強大的虹吸效應:越是金融服務業發達的地方越能吸引來更多的高端人才,反之,就做不到,甚至連自己有限的金融人才也有可能被“虹”吸走了。除了金融服務業,其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存在一些瓶頸,如物流服務業、科技創新服務業、高端社會服務業、社會創新和創意服務業等也面臨人才瓶頸。
當然,挑戰可能并不只限于這些,有時候挑戰也是機會,沒有挑戰也就不會去抓機會,或者說創造條件去找機會。但是,挑戰畢竟還是挑戰,潛藏著許多風險和陷阱。深入解剖和反思晉江縣域現代化進程及其經驗,可以為下一步高質量現代化提供認識基礎,更好地避開風險和陷阱,繼續保持其在縣域現代化上的領先步伐,同時為其他地區的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這就是本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
- 西部高新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究
- 重點生態功能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管治研究
- 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長三角地區的試驗(中國經濟問題叢書·長三角研究系列)
- 福建區域引領與創新發展研究
- 上海2050年發展愿景: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態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基礎上具有影響力的全球城市
- 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
- 人力資本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 自然保護地生態旅游發展研究:廣西篇
- 越南經濟
- 碳中和:從綠到金(《21世紀商業評論》2021年第5期)
- 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研究:基于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農戶的大數據
- 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玉林市與周邊城市發展比較研究
- 區域資源環境演變與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以河南省為例
- 巴東創舉:技術牽引下政府的自我變革
- 寧夏經濟年鑒·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