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戶的借貸與信用擔保(1930~2010)
- 趙學軍
- 2553字
- 2025-04-08 18:47:44
三 不同階層農戶借貸的用途
不同階層的農戶,由于占有生產資料多寡不一,家庭積累的財富差別較大,在借貸需求方面表現出較大的不同。大體說來,地主、富裕中農、中農家庭,生產性借貸需求較多,而貧農、雇農等貧窮家庭,生活性借貸需求較多。
(一)富裕農戶的借貸結構
從無錫、保定農村調查資料看,1930年保定地區地主購買生產資料借款占其借款總額的29.62%,非生產性借款占其借款總額的70.38%;富農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借款占其借款總額的22.87%,非生產性借款占其借款總額77.13%(見表1-6)。1936年,保定地區被調查的2戶地主,借貸沒用于生產方面,也沒用于購買生活資料,而是全部用于其他支出;被調查的6戶富農,用于生產方面的借款占其借款總額的76.10%,用于非生產方面的借款占其他借款總額23.89%(見表1-7)。
表1-6 1930年保定地區各階級農戶借貸用途情況

表1-6 1930年保定地區各階級農戶借貸用途情況-續表

表1-7 1936年保定地區各階級農戶借貸用途情況

1929年,無錫地區地主的借款全部用于非生產性支出;富農用于生產的借款占其借款總額的30.33%,用于非生產性支出的借款占其借款總額的69.67%。在生產性借貸方面,被調查的4戶地主沒有將借款用于買地,而被調查的24戶富農用于購買田地的借款占其借款總額的17.42%,即生產性借貸的57.44%用于了購置田地。從全部調查樣本看,非生產性借貸占借貸總額的89.91%,只有10.09%的借債款項用于生產經營。在生產性借貸中,有40.17%的借款用于購置田地(見表1-8)。
1936年,無錫地區被調查的2戶地主,借款不是為了投入生產,而是有55.45%用于婚喪疾病支出,有44.45%用于揮霍性支出;被調查的13戶富農中,55.58%的借款投資于生產方面,其中生產性借貸中47.36%的借款用于購置田地。從全部調查樣本看,非生產性借貸占借貸總額的86.37%,只有13.63%的借債用于生產經營。在生產性借貸中,有40.90%的借款用于購置田地(見表1-9)。與1929年相比,生產性借貸占比上升了3.54個百分點。
20世紀40年代上半期,中國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1946年國內戰爭仍在進行,從無錫、保定農村調查資料看,農戶極少為生產而借貸。保定被調查45戶地主中,1戶有借貸,全部用于購買生產資料、購買生活資料、婚事喪事、交賦稅債務之外的其他方面;被調查的78戶富農中,2戶有借貸,66.67%的借款用于婚事喪事,33.33%的借款用于交付稅債務方面(見表1-10)。
1958年進行第二次無錫、保定農村調查時,對1948年無錫農村經濟狀況做了回顧性調查。被調查的地主有36戶,其中3戶有借款,負債的15.22%用于婚事、喪事、治病支出,84.78%的借款用于支付敲詐勒索等花費;被調查的富農有34戶,其中4戶有負債,借款的92.29%用于生產方面(購買田地的借款占生產性貸款的49.10%,經商的借款占生產性貸款的50.89%),借款的7.71%用于非生產性支出。從全部調查樣本看,非生產性借貸占借貸總額的84.06%,只有15.94%的借債款項用于生產經營。在生產性借貸中,有47.29%的借款用于購置田地(見表1-11)。與1929年及1936年相比,生產性借貸占比分別上升了5.85個及2.31個百分點。但是,在生產性借貸中,購置田地借款占生產性借款比例,則從以前的57.44%下降到47.29%,這是因為解放區正在進行的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改變了一些地主持有土地的預期收益,他們減少購置土地,或不再購買土地。
表1-8 1929年無錫地區各階級農戶借貸用途情況

表1-9 1936年無錫農村各階級農戶借貸用途情況

表1-10 1946年保定地區各階級農戶借貸用途情況

表1-11 1948年無錫各階級農戶借貸的用途

(二)中農的借貸結構
中農家庭的借貸以非生產性借貸為主,非生產性借貸占比大大高于生產性借貸。
仍以無錫、保定農村調查系列資料為例。1930年,在保定地區農村共調查中農415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36.02%。中農購買生產資料借款占借款總額的5.11%,非生產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94.89%(見表1-6)。1936年,保定地區被調查的中農有498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41.23%。中農戶的借貸用于生產方面的占2.93%,而非生產性借貸占全部借貸的97.07%(見表1-7)。
從無錫方面看,1929年共調查中農174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24.30%。中農購買生產資料借款占借款總額的7.93%,非生產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92.08%(見表1-8)。1936年,無錫地區被調查的中農戶為214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28.50%。中農戶用于生產方面的借貸金額占借貸總額的19.26%,而用于非生產性支出的借貸占全部借貸的80.74%(見表1-9)。
20世紀40年代,烽煙一直籠罩著大江南北,艱難度日的農戶借貸更為困難。在1946年調查時點,在保定地區共調查中農719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51.25%。中農購買生產資料借款占借款總額的4.01%,非生產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95.99%(見表1-10)。在1948年調查時點,在無錫共調查中農248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29.74%。中農購買生產資料借款占借款總額的6.90%,用于非生產性方面的借款占借款總額的93.10%(見表1-11)。
(三)貧困農戶的借貸結構
中國農村的貧困戶主要是貧農階級及雇農階級。貧農借貸主要用于非生產性支出,也有少部分借貸投資于生產領域。而雇農的借貸基本上都用于非生產的生活消費方面了。
在1930年,保定地區共調查貧農456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39.58%;調查雇農98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8.51%。貧農購買生產資料的借款占借款總額的27.92%,非生產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72.08%。雇農購買生產資料的借款占借款總額的9.48%,非生產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90.52%(見表1-6)。在1936年調查時點,保定地區被調查的貧農有459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38.00%;被調查的雇農有77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6.37%。貧農戶借貸用于生產方面的金額占9.18%,而用于非生產性方面的借貸占全部借貸的90.82%。雇農戶借貸用于生產方面的金額占14.80%,而用于非生產性方面的借貸占全部借貸的85.2%(見表1-7)。
無錫地區1929年調查了404戶貧農,占全部被調查戶的56.42%;調查了7戶雇農,占全部被調查戶的0.98%。貧農戶購買生產資料借款占借款總額的4.21%,非生產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95.79%。雇農戶的借款全部用于非生產性支出(見表1-8)。1936年,無錫地區被調查的貧農戶有403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53.66%;被調查的雇農戶有10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1.33%。貧農戶用于生產方面的借貸金額占借貸總額的1.31%,而用于非生產性方面的借貸占全部借貸的98.69%。雇農戶的借貸全部用于生活消費(見表1-9)。
在1946年調查時點,保定地區農村共調查貧農527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37.55%;調查雇農22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1.57%。貧農、雇農戶的借貸全部用于生活消費等非生產性支出(見表1-10)。在1948年調查時點,無錫地區農村共調查貧農457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54.80%;調查雇農8戶,占全部被調查戶的0.96%。貧農戶用于生產方面的借貸占全部借貸的8.74%,而用于非生產性方面的借貸占全部借貸的91.26%。雇農戶的借貸全部用于生活消費(見表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