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芙蓉湖畔(第1輯)
- 詹心麗主編
- 6449字
- 2025-04-07 15:23:14
芙蓉湖畔對話第一期 科學·性別·人生·夢想
嘉賓/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趙玉芬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 袁東星
廈門大學婦女委員會主任、法學院教授 蔣月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鄒振東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石紅梅
主持人/廈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蘭英
時間/2016年11月30日19:00~21:00
地點/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行。
李蘭英: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同學,大家晚上好!(掌聲)我們期待已久的“芙蓉湖畔對話”今天在這里拉開序幕。今天,廈門的天空與我們的心情是一樣的:白天晴空萬里,晚上的火燒云非常絢爛,就像芙蓉花一樣,映襯著廈門大學的美麗。今天晚上,我們將在這里舉辦一場大家期待已久的跨學科、跨性別的論壇。沒錯兒,重量級的嘉賓已經云集在場,請讓我先介紹今天參與論壇的幾位嘉賓。第一位嘉賓,大家猜一猜是誰呢?她就是來自中科院的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教授趙玉芬老師,大家歡迎!(掌聲)有請趙老師入座。第二位同樣是一位我們非常仰慕的女科學家,來自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袁東興教授,她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大家歡迎!(掌聲)有請袁老師入座!第三位是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也是廈大法學院四大女神之一的著名婚姻家庭法專家蔣月老師!掌聲有請!(掌聲)請蔣老師入座。接下來的這位嘉賓,大家已經知道了,是這次論壇最年輕,也最有潛力的青年學者,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石紅梅副教授,掌聲歡迎!(掌聲)。按照通常情況,最后壓軸的一位,應該是最重量級、最值得期待的嘉賓,大家已經猜到了,他就是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鄒振東教授!掌聲有請!哇噻,歡迎鄒教授的掌聲大過了獻給前面幾位女嘉賓的,果然是位男神!今天,我們要探討“科學·性別·人生·夢想”的話題。說到這里,差點把我自己這個特邀主持人漏掉了,我自我介紹一下,趕緊給自己攢點人氣,我是廈門大學法學院的李蘭英教授,請大家送給我掌聲!(掌聲)謝謝!“科學·性別·人生·夢想”這個話題,本身就特別具有挑戰性。我準備要怎么開場時,特意瀏覽了一些媒體報道,尤其是我關注了一下當今政壇女性風云人物的表現,真是令人唏噓嗟嘆。大家想一想,來自英國的首相特雷莎、德國總理默克爾、美國民主黨派總統候選人希拉里,都曾光芒四射,也曾黯然傷神。其他的人,大家可能還關注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智利總統等其他一系列總裁總統頭銜的政壇人物,在此不一一列舉。我們看看金融界、經濟界、教育界、科學界,各位優秀女性在各個領域都是異常璀璨的、非常活躍的。就今天的話題,咱們就說說最近我身邊發生的一件事情:上一周,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承辦了全國檢察系統偵監公訴人大賽,到會選手101人,其中女性選手就有72人。您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同行悄悄地告訴我:這有什么稀奇?檢察院“公訴科”現在都快要改成“母訴科”了。這樣的落差,同事也經常跟我辯“理”:你總說男女不平等,還不平等嗎?放眼望去,都是你們女性佼佼者占據了重要地位……那么,男女真的平等了嗎?“她時代”真的到來了嗎?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肯定是有過追問和思考,但更期待有一個回應和答案,今天在座的來自不同專業的五位教授,都是有備而來,將與大家一同探討各自的答案,這正是我們此次論壇的精彩之處。首先,我們把這個重要的問題拋給我們廈門大學婦女委員會的主任,也是全國著名的婚姻家庭方向的專家蔣月老師,請她來回答我剛剛提到的問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掌聲歡迎!
蔣月:男女平等是法律原則,我受邀來這個對話現場,今天晚上只想講四個字:男女平等!男女平等!無論是我從事的專業工作還是兼職承擔的社會工作,我的學術理念和工作理念就是推進男女平等。在法律上,在大多數法律條款中,只有“人”這個概念。“人”之下如何做區分?我們通常只區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大多數時候法律是不區分男人與女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權利與義務都是男女平等的,男女平等就是我們的法律原則。什么時候法律要區分男人和女人呢?只有非常特殊的時候,在需要對婦女實行照顧時,就會有專門的婦女條款。例如,在勞動法領域,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保護婦女的條款;在婚姻家庭法領域,有個別條款特別給予婦女某些照顧。剛才,主持人說的男女平等,是人類最近兩百多年來都在追求中的男女平等。我們的法律在形式上已經男女平等了,但是,客觀來說,男女不平等甚至是性別歧視現象在家庭領域、勞動領域和社會其他方方面面,我們仍很容易見到。今天晚上對話現場,嘉賓中只有鄒老師一位男性;在廈門大學,女教授沒有占教授人數的一半,應該說三分之二的教授是男性的。實際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男女不平等的情況是常見的。那么,為什么男女不平等呢?相信,大家跟我一樣,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認為,在學校教育階段,沒有性別平等教育—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到大學,是原因之一。男女平等價值觀誕生至今僅有短短兩百多年,可是男尊女卑、性別不平等的人類歷史已經有幾千年。我不認為現在男女不平等令人悲觀失望,因為要全社會人放棄男女不平等轉而接受男女平等基本價值觀,肯定要經歷很長的過程。應該說,推進男女平等已經取得了很好成績,我自己就是享受到男女平等社會發展政策的受益者,各位也都是這樣的受益者。謝謝!
李蘭英:蔣老師一開始就傳達了一個正能量,第一,男女應該平等;第二,法律已經規定了男女平等,但是,她又說客觀上好像有些地方還不夠平等,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我理解蔣老師要表達的是這三個意思。無論是作為一名女性還是男性,您說男女平等是從數量上講呢還是從質量上講呢?還是其他方面呢?估計不同角度有不同答案。我給大家爆個料,廈門大學法學院33名教授中有一半以上是女性教授。曾經有一年紀念“三八婦女節”的活動中,記得是五年前,我們排演過一個服裝秀節目,這個走秀節目的報幕詞就特別強調一句:下面有請法學院13名女正教授表演節目……后來,我們就有了個“金陵十三釵”的綽號。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我再給大家爆個料,廈門大學法學院現有5個院領導(正、副院長),其中就有4名女性。從數量上講,從女性嶄露頭角來講,我覺得如果說男女沒有平等似乎不客觀,沒有平等機會,我們怎么能夠成為女教授、女院長呢?我個人感覺還是給了平等的機會。蔣老師一向語言鋒利,看似拋磚引玉,其實,她更善于后發制人,一會兒再來聽她闡述。
大家看過來,今天我們這里有重量級的科學家嘉賓。很多人從小就有做科學家的理想,而今天近距離地與兩位科學家交流交心,其中趙玉芬老師還是中科院的院士。必須要講一下,趙老師真是推掉了所有繁忙的工作,特別出席今晚的芙蓉湖畔對話。趙老師代表理工科的科學家,而且是位女科學家,就這個問題,趙老師也是最有發言權的,大家好好看一看,更要聽聽她怎么說的。掌聲歡迎。
趙玉芬:謝謝李老師。非常高興來到芙蓉湖畔對話現場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很大,剛剛蔣老師、李老師都說了,女院士到底有多少?不到5%,我說這個數字是非常低的。而且在6年前或者8年前,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中科院選了60個院士,只有一名女院士,是在我們化學學部,叫張麗娜。當時院長接見新晉院士們,要給他們頒發證書,一看60個科學院院士中,只有1名女院士,張麗娜。她是一枝獨秀。當然,這個事也可以反過來說,我所在的化學學部比較公平,選上了一名女院士,其他學部沒有女性入選。我們認為這種現象是不公平的,因為有優秀成果的女科學家很多,但是,在選舉的時候確實有不公正的地方。確實從數量上看,男女是不平等的。既然有不平等這個現象,我們怎么去改變它呢?所以,我們就在歷屆選舉中,大力呼吁尤其我們化學學部要增選女院士。后來,其他學部也都跟著上了。同時,我們國家在女孩子教育上有很特殊的地方。比如說,尤其是化學行業中就有很多女性的,在分析化學、生命科學領域的女性都超過一半了。原因之一是在選擇特殊專業的時候,女孩會喜歡某幾個行業。總的來講,第一,我們要承認存在男女不平等現象;第二,我們怎么去改變它?待會兒,我下面會再講要怎么做。院士選舉又開始了,我在這里呼吁要大力支持選舉女院士。
李蘭英:女院士當選是非常難得的,這就更能反映出趙院士的卓越與不凡。在這么艱難的情況下,這么多競爭對手,您能從中脫穎而出當選為院士,成為女性的驕傲,成為咱們廈門大學的驕傲,真的非常感謝和欽佩您!我建議大家在今天對話活動結束后,去網上查閱趙老師的成長經歷和故事,非常感人,而且非常富有傳奇色彩,在這里我不多說了,很多秘密由你們去發現。好了,剛剛聽了趙老師的發言,我們已經看到在理工科乃至評選院士的結果,仍不免令人想到男女不平等。接下來,我們聽聽來自理工科的另外一位科學家袁東星老師,她是不是有同樣的感受呢?掌聲歡迎!
袁東星:各位好。我剛才跟趙老師說,今天的題目是科學和性別,然后我問趙老師:“科學有性別嗎?”趙老師說這個題目好奇怪,我拿到這個題目也覺得好奇怪。因為對理工科來說,這個題目要有很多的邊界和條件,要有充分條件、必要條件。比如說,我發給大家一張卷子,假設在座的是考生,那肯定卷子一發下去大家就要舉手了,說“報告老師,你這個科學是怎么定義的?是人文科學還是社會科學?軟科學還是硬科學?是理科還是工科?”另外一個同學也舉手問:“你這性別是生理性別還是社會性別?”最后說:“老師,這個題目我沒辦法做。你問有性別嗎?我就只需回答有還是沒有,還是你要我展開?你這個題目根本就出的不好……”最后我就被他們繞暈了,我說算了算了,是我題目出得不好,你們就不要做了,都給你們100分,大家就很高興,對吧?對于科學有沒有性別這個事,我還真是作了點思考。剛好前幾天同學聚會,我們大學同學都已經到了五十幾、六十幾的年齡了。我先問了一幫男同學,我說科學有性別嗎?所有男同學差不多都異口同聲地告訴我,“開什么玩笑,科學怎么可能有性別?”我又問了一幫女同學,“科學有性別嗎?”所有人都在那兒撓腦袋,說我得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都說科學可能是有性別。后來我做了一點功課,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在歐洲許多國家的詞性里面,科學還真是有性別,像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而且這個性別同樣都是陰性。所以,我認為科學是有性別的,而且是女性。我覺得這個地方有點意思,我還得再想一想,我想先把話筒交給其他老師。
李蘭英:感謝袁老師。大家聽到了吧,其實我也覺得很吃驚—居然袁老師說科學是有性別的,她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而且是做了功課之后得到的命題。從發達國家看,女性科學家應該更具多數。在座的女生來得比較多,應該把掌聲留給我們自己!掌聲歡迎和鼓勵一下你們自己!剛才我把眼光投向鄒老師,鄒老師給我打手勢說女士優先,非常有紳士風度。想一想我們在座的四位女嘉賓中,只有最年輕的石紅梅老師沒發言了,因此,把女士優先進行到底,有請石老師發表她的見解,掌聲歡迎!
石紅梅:謝謝大家。科學有性別嗎?當聽到這個問題時,我感覺說“科學怎么會有性別呢?”當袁老師說德語、法語中間陰性詞匯可以將女性與“陰”聯系在一起,所以科學有性別—這是非常好玩、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非常幽默。科學沒有性別,因為我們的憲法、法律、各種制度設計等,都證明我們的社會男女平等,沒有性別之分,只要努力,我們都可以獲得我們應得的機會,獲得應有的收益。可是,現實中,我們的確是碰到了這個問題,科學真的有性別。因為在趙老師與袁老師她們所在的系,比如化學、環境生態學,女院士和教授是很少的,外文學院和法學院卻有很多女生和女教授。這里有一個行業隔離和專業分離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的爸爸媽媽說女孩子考大學選語言類專業比較適合,找工作最好在穩定的事業單位,最好比較沒有創新和挑戰,以后對生活比較有用—我們是聽著這樣的話長大的。我爸爸說你是女孩子,你要更多地讀書,因為面臨未來的挑戰你將會比男性碰到更多障礙。于是,他說你要比弟弟讀更多書,于是他說你要讀本科,要讀碩士,要讀博士,他希望我用人力資本的積累來面對和突破這個社會中種種隱性的障礙。于是,我很努力,我讀書,我創新,我希望不輸給別人,我希望我有高學歷。獲得高學歷找工作的時候,十個人有九個女生、一個男生,這個時候這個男生變得非常寶貝,他一下就從第十名跳到了第一名,面試官說:“那第十名,來吧。”我獲得了很好的工作之后,有了很好的收入,這個時候我說有學歷了、有收入了、有好的工作了,我說美好生活開始了。可是,我發現我找不到好的男朋友了,被社會“剩下來了”。為什么我這么努力、我這么優秀,為什么到最后我會碰到這么多隱性的網、我們看不到的網?其實,我們國家的法制與規定各個方面都是非常好的設計,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隱隱作痛,我們似乎有一對隱形的翅膀,可是我們飛不起來,為什么?男性和女性究竟有什么區別?我想來想去,只有兩個差異:第一個,我們要懷孕生孩子,我們要擔負人類生育和繁衍的任務。所以習近平同志說:“沒有女性就沒有人類,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這個任務非常重要。第二,婦女結婚之后,常常是要做更多家務,家務包括培育孩子,于是你會看到拼爹拼媽的時代在這個時候、在很多層面中間媽媽的重要性,不僅拼體力還拼智力。有一天,孩子還會問媽媽:“你以后能不能帶我出國去旅游?能不能規劃一個好的游玩路線?”這個時候,媽媽的競爭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競爭了。在這個過程中間,我覺得男女如果要平等,就需要在生育培育與家務勞動這兩個方面有很好的改進,對不對?我希望這是一個一攬子工程,全社會系統地推進和解決,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我想那對隱性的翅膀可能永遠飛翔不起來。謝謝大家!
李蘭英:石老師以生動的語言道出了一位優秀女性內心的苦惱以及對未來的隱憂。石老師研究的是馬克思主義中的女權主義,我也很感興趣,你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對我們女性報以這樣的關懷和定論嗎?這個問題值得探討。聽完了各位優秀女性的發言之后,大家的期待都聚焦到鄒老師身上。大家看到了,一直默不作聲的、以深沉的眼光注視我們的鄒老師。我們很難邀請到鄒老師,他首先說“你讓我去,你們五位女性就我一個男性,我是在孤獨地陪襯你們”。是這樣嗎?其實大家或許知道,鄒老師的頭銜很多,我注意到他曾經某一年被鳳凰網評為最具洞察力的博士。在座的各位都要小心了,我們來看看鄒老師發現了什么。有請鄒老師為我們獻出高見!
鄒振東: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前面四位女教授都站立著做了她們的開場白,鄒振東教授也不例外。但鄒振東教授的起立與她們不一樣。我是希望用起立致敬的方式來表達對女性的贊美和對所有在追求女性性別道路上的推動者表達我的敬意!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清楚和尷尬地意識到自己的性別。這種清楚和尷尬遠遠超過不小心走錯衛生間的強烈程度。一個聲音一直在我心里喊:為什么我是一個男性而不是一個女性?我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圣經》創世紀第一章中,上帝說:“這里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剛才說科學的性別是女,今天上帝的性別也是女。今天的上帝說廈門大學芙蓉湖畔對話必須有一個男教授,于是就有了鄒振東教授。每一出大戲角色都有分工,我知道作為今天舞臺上唯一一個孤獨的男性,我的角色作用就是成為背景,襯托女性的美麗、智慧與光芒。當然,把自己定義為一個角色仍然高看了自己,我清楚其實就是一個道具—每一個電腦的桌面上都有一個圖標,沒錯,那就是垃圾箱。今天在座的諸位,你們所有對男權社會的不滿以及在性別不平等遭遇的委屈待遇都可以朝我發泄。我將謙卑地傾聽、深刻地反省并充分地轉達。在自然性別上,英文叫“sex”,今天在場上有5名女性和1名男性,但是,我希望今天在社會性別上,英文叫“gender”,今天場上是6位女性。為了呼吁全社會重視性別平等問題,今天我們都是女性。我今天的發言的主要觀點概括起來就是兩句話:第一句話,男人都不是個東西;第二句話,男人不是東西,他是人。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推斷?因為如果男人不是人,我們就不能對他進行傳播,你能對桌子傳播嗎?可是,假如他是人,我們就可以傳播,傳播是可以改變世界的。所以,今天我將圍繞著性別平等的傳播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請大家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