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教育:政策與發展(1978~2018)
- 鄔志輝等
- 1030字
- 2025-04-07 16:38:39
內容提要
本書揭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村教育的政策變遷及其產生的深刻變化。基于對政策文本和統計數據的分析,研究發現:中國農村教育實現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變化,城鄉教育關系從“非均衡”到“一體化”的戰略轉變,教育管理體制從“人民辦”到“政府辦”的制度變遷,農村教育結構由“單一”到“多元”的重大轉型等。
本書認為,當下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呈現一些新特征、新挑戰:城鎮化加速發展,鄉村教育處于急劇變動之中,面臨諸多發展難題(鄉村學生大量進城,優秀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問題依然存在,鄉村教育對教師及學生缺乏吸引力);鄉村學校撤并動力依然強勁,農村教育形態呈現多樣化(小規模、寄宿制、大班額);城鄉教育發展依然不平衡,鄉村教育發展不充分(認識不到位、投入不足、質量不高);鄉村教育切斷了同鄉村社區的聯系,鄉村兒童少年出現鄉土認同危機;鄉村社會正處在轉型之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鄉土文化保護與鄉村教育之間的關系重構是一個過程。
本書還回答了農村教育的一些熱點議題。譬如,在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教育的命運是消亡還是發展?鄉村小規模學校會長期存在嗎?農村教育的辦學方向是為離農服務還是為務農服務?怎樣理解城鄉教育是命運共同體?當前城鄉教育差距是在擴大還是在縮小?農村教育究竟應該由誰來辦、誰來管?農村教育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寒門真的難出貴子了嗎?農村孩子是讀書無望還是讀書無用?中國農村教育怎樣才能發展起來?為什么會出現優秀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局面?信息技術能解決鄉村教育質量提高問題嗎?如何確立鄉村教育自信?
本書指出,建設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基礎工程,農村教育不強、農村教育沒有實現現代化,我們就不能說中國是教育強國,也不能說中國實現了教育現代化。高度重視農村教育發展,必須充分認識到實現農村教育現代化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必須正確處理城鄉教育發展關系,運用城鄉教育一體化思維,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機制,全面振興鄉村教育;必須把發展農村教育當作最基礎性的民生工程,把促進城鄉教育公平正義作為長期任務,抓均衡、夯基礎、補短板;必須堅持依法治教,加強和改進黨和政府對農村教育的領導,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把握社會心態;必須加強農村教育研究,做好農村教育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并激發基層教育者的創新活力,切實開展鄉村教育現代化實驗,為基本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