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生成路徑》:家庭之維——自然式的默化路徑
- 青少年道德認同:模式與路向
- 魏雷東 白鑫剛 孫田
- 10469字
- 2025-04-02 10:41:03
在人類社會這樣一種利益合作體系中,道德表現在人與人關系上是一種社會利益關系的協調,表現在個人與社會關系上則是個人對社會的回饋,其目的是降低人類生存成本、提升社會和諧效度。當今社會,要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異化和片面發展問題,避免人類陷入增長的極限、對抗的極限、施惡的極限,無論是借助科學名義還是依靠法律手段和市場機制,都需要為其設置道德信仰,在“我者”(自我或我們)與“他者”(社會、國家、自然、他人)...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