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兩年的鋪墊
- 我在華夏歷史里長生
- 落寞的花生
- 2024字
- 2025-03-18 05:05:51
長久以來的野外生存,讓他的胃都發生了變化,已經能夠接受一整天只吃野果。
當然,人不可能長期只吃野果又不是草食動物,還需要食用脂肪補充能量。
所以他也只能暫時吃野果,時間長了還是要打獵食肉。
花費整整一天制作工具,在原始人部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因為他們大多數時間,都要為尋求食物而奔波。
人類族群只有在食物非常充足的情況下,才有空閑去思考、去研究并發現新的事物。
所以,文明都是在能輕松填飽肚子的情況下產生的。
從原始人時代開始就是這樣。
李凡記得,在華夏歷史上有著名的33兩白銀理論,以及商鞅的‘貧民’之術。
人為的阻斷百姓去思考、研究和發現新事物的可能。
如果從原始社會就開始搞這一套,人類連新石器時代都進不去。
做好石斧之后,開始開鑿天然洞穴。
天然洞穴是天然形成的,不可能恰好完美到能讓他居住的地步,所以還必須人工修整。
耗費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才開鑿出一小塊地方來。
夜幕降臨。
沒有改造好的洞穴是不能居住的,因此他只能爬到樹上休息。
四周傳來啾啾的蟲鳴,遠處山中偶爾傳來不知名的吼叫聲。
抬頭望向天空,夜空分外的明亮,繁星如斗。
在過去的一百年,李凡發現即使在雨天,夜晚也能看到星星。
這一夜,李凡睡的很踏實。
因為今天白天,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同類。
以前連同類都找不到的日子,那才叫一個絕望。
而現在他充滿了希望。
看到了人生嶄新的開始。
一天的大部分時間用來打獵獲取食物,不但充足還有盈余。
這個時代的野生動物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改造洞穴。
開鑿洞穴居住屬于穴居。
穴居是人類重大的文明進步。
遠古猿人從樹上下來穴居,其過程耗費了百萬年以上。
如果不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食物充足期,原始人類族群絕對無法從樹上走下來。
開鑿和改造洞穴整個過程,足足耗費了他將近兩年時間。
工具太簡陋了。
以前看一些野外建房的國外主播,幾個月時間就能打造一棟宜居好屋,那是因為他們有現代化工具,而李凡只有石頭。
在這兩年時間里,他有空就去那個原始部落的領地邊緣露個臉,混臉熟。
只在領地邊緣徘徊是出于謹慎。
要是不小心太過深入,有很大概率被他們獵殺。
時間長了,原始部落的族人也逐漸看清了,他這個和他們一樣直立行走的生物,并不是什么猛獸相反還很‘溫順’、友善。
在這期間,李凡還經常丟給他們一些自己吃不完的熟食。
烤肉的香味讓撿到的部落族人如獲至寶,露出靈長類動物才有的喜色。
原始人的喜只有獲取食物的喜,并非現代人的喜包含諸般感情,比如勝利之喜,見到伴侶的喜,登高輿情之喜,人生得意之喜……
撿回去他們的首領優先享用,之后才是族人分食。
“鋪墊的差不多了,是時候進入他們族群了。”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
李凡將剛剛獵殺的一只古麂全部烤熟,然后選擇在傍晚時分,扛著麂子走進了原始人部落的領地。
看到有人闖入,一名預警原始人立刻出現在他面前。
李凡也無法分辨此人是不是熟面孔,他看這些原始人就相當于后來的華夏人看外國人,總覺得他們的臉都長的差不多,無法分辨誰是誰。
看到李凡出現,預警原始人已經沒有了之前對他的警惕。
而是眼睛死死盯著他扛著的烤麂,臉上露出歡喜之色。
“TORA……TORA……”那人朝身后的族人發出聲音。
這個原世界語的意思是‘食物’
不多久,又有幾名原始人出現。
人群見到李凡,全都沒有了兩年前的敵意。
李凡將烤熟的麂子放到地上,那幾個原始人立刻過來,其中一人將麂子抱起,走向叢林深處。
李凡趁機跟上。
心中忐忑,覺得自己此舉還是挺冒險的。
萬一這群原始人不講武德將自己獵殺。
他雖然能長生,但不代表不會被殺死不代表不會痛。
但為了融入同類族群,一些危險必須要冒。
選擇在傍晚進入,也是為了預防發生意外發生。
一旦有意外,夜幕降臨會大大增加他安全逃離的幾率。
足足走了十里路,終于來到了原始人居住的領地里。
隨著他的深入,原始人也多了起來。
男女老幼都有,
有的女人懷抱嬰孩,毫無顧忌的喂奶。
看到‘預警原始人’扛著食物回來,加上熟食傳來的香味,人群紛紛向他們聚集。
一個個都是從樹上下來的。
“此刻的人類還沒有發展到穴居的程度!”看到這一幕,李凡心中一顫。
原始人正式進入穴居時代,大約是在70萬年前。
“我穿越的時代,起碼在70萬年前?!?
我能長生,完全能活到人類從原始文明到農耕文明再到城邦文明。
“也就是說,如果這群人是華夏的祖先,我起碼要再活70萬年,才能見到炎帝黃帝,才能見到孔子老子百家爭鳴,以及秦漢三國唐宋元明清?!?
“如果這群人是西方人的祖先,我起碼要再活70萬年,才能碰到蘇格拉底,見到中世紀歐洲的騎士、文藝復興,工業革命?!?
當然,70萬年并不是準數,只能說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數據。
尼瑪!
至少70萬年的漫長歲月,讓我怎么度過?
“tora……tora!”原始人不斷的發出聲音,其他族人聞訊也紛紛向這個方向趕了過來,
沒多久就聚集了一群人。
李凡粗略的數了一下,大約有七十人左右。
70名成員,已經算是一個大族群了。
因為有了前面兩年的鋪墊,人群對李凡已經沒有了敵意,當然也沒有友好,
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麂子。
在人群當中,李凡發現了一名身材健碩的男性成員,人群對他都很恭敬,
看樣子是他們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