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狠起來,連自己都罵
- 三國:詞條融合,改天換命
- 安靜l
- 2273字
- 2025-03-19 10:13:11
曹彥再見到荀彧的時候,
荀彧已經是曹操麾下的別部司馬了。
雖然后世有許多人認為郭嘉才是曹操的首席謀士,
甚至還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傳言。
但實際上,
以對曹氏集團的貢獻來講,
荀彧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
其重要性相當于諸葛亮之于劉備。
一見面,曹彥就感受到了來自荀彧的善意,
【荀彧對你的好感度發生變化,當前好感度:35%】
“文若先生,近來可還適應?”曹彥心情大好,笑著與荀彧打起了招呼。
荀彧正在核對兵甲賬目,聞言抬頭露出溫雅笑意:
“說來子安莫笑,比起袁本初帳中那些勾心斗角,此處當真是愜意自在多了。”
放下手中竹簡,荀彧又問道:“倒是你,今日怎的有空來我這里?”
別部司馬是軍中要職,但荀彧現在主要還是負責后方的軍務協調。
現在不是戰時,曹操手下兵馬也不過六千,軍務并不繁重,荀彧倒也還算清閑。
曹彥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于是便開始打起了這位政治智謀近乎滿值的大牛的主意。
曹彥開門見山:“大兄雖然讓先生您擔任別部司馬一職,但我卻知道,先生之所長在于治國治民!”
荀彧眨了眨眼,問道:“可是子安你遇到了什么麻煩?”
曹彥立時苦笑道:“大兄治下武將眾多,文官卻異常稀缺。我這郡丞之位,完全是被他趕鴨子上架給趕上來的。”
荀彧聞言笑道:“旁人求官不得,你倒好,嫌這官職燙手?以我觀之,你做的其實已經很好了,至少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官員。”
“你也不用安慰我。一些細節之處,你都看到了,我做的其實并不完善。”
“你倒是實誠。”荀彧笑道:“這是想讓我幫你?”
“還請文若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曹彥拱手道。
“要我幫你也行,但你要回答我幾個問題。”荀彧眼珠一轉,提出了條件。
曹彥沒想到,這位平日里溫文爾雅的荀令君,竟然也會耍起心眼來。
但為了抓住這個大壯丁,他也是豁出去了:“你盡管問。”
荀彧略作思索后,問道:“我聽主公說,子安你教授了大公子一種軍陣,竟然以一百士卒戰勝了黑山軍一千人?”
“你說鴛鴦陣啊,那確實是我教昂兒的。”曹彥解釋道:“鴛鴦陣貴在協同,那日不過是占了地利,又因為他們輕敵,才打了個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通軍事!
荀彧點點頭在心中默默給曹彥打了個標簽,而后繼續問道:
“主公還說,東武陽城中的以工代賑、屯田新策,以及減免田賦等舉措,皆出自你手?”
“雕蟲小技,倒叫文若先生見笑了。”曹彥謙遜道。
曉民生!
荀彧又給曹彥打了個標簽。
隨后,他面色鄭重的說道:“彧有三惑,還望子安坦誠相告。”
曹彥心道:“這是什么章程?是想考校我?”
“先生但問無妨,彥知無不言。”曹彥拱手道。
“其一:收容流民、減免田賦諸策,可是出自子安本心?“荀彧直視曹彥雙眼,似乎想要看透他的本心。
“是!”曹彥回答時眼神毫無波瀾,依舊澄澈清明,“我大漢百姓不該過的如此困苦。”
荀彧沉吟片刻,隨后緩緩問道:“其二:彧一直很困惑,大漢天下為何會從光武中興走到今日地步?”
“文若先生心中早有答案,何必考我?”曹彥搖頭道。
荀彧怎會不知漢室積弊?
他只是存著最后一絲僥幸,想得到另一種不同的說法罷了。
卻不想,曹彥聲音清冷,字字如刀,
“桓靈二帝昏庸無能,外戚宦官更迭擅權,朝堂若市,官職成貨。
天災頻發之時,豪強兼并土地,百姓易子而食,
可朝廷卻還忙著鑄造小錢搜刮民脂。
于是先有黃巾之亂,再有董卓之禍,接下來就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亂!”
荀彧臉色有些發白,喉結上下滾動。
以他的學識和眼力,這些粗淺的道理他怎會不懂?
只是當血淋淋的事實被如此曹彥如此直白地撕開,往日那些粉飾太平的謊言便再也無法自欺欺人。
他所全身心敬愛的大漢,竟真的已經病入骨髓了嗎?
“還有件事。”曹彥突然放軟語氣,卻更令荀彧心頭一緊,
“世家大族們取國利而謀私益,顧自身而忘天下。
蠹眾而木折,強取而豪奪!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天下不亂,才真是怪事。”
空氣陡然凝固。
曹彥這句話,可不將他自己和荀彧都一塊兒罵進去了么。
見過狠的,沒見過狠起來連自己都罵的……
荀彧修長的手指,因為過于用力緊握,而變得有些發白。
他的臉色也是在青、白、紅之間不停的轉換,顯然曹彥這番話狠狠的戳中了他的內心。
過了許久,荀彧忽然起身長揖道:“彧,受教了。”
直到這時,荀彧才發覺,自己的額角,竟已被滲出的汗水給浸濕了。
“只是……若大廈將傾,子安可能獨善其身?”起身后,荀彧忍不住又問道。
“獨善其身……我倒是想啊!”曹彥輕笑搖頭,“不過我大兄覺得大漢還有救,那我便陪他走上一遭。”
荀彧瞳孔猛地一縮,問出了曹彥話里潛藏的機鋒,“若是大漢無救,你待如何?”
當荀彧問出這句話的時候,
站在門外偷聽了許久的曹操,
緊張的,下意識的捏緊了衣角。
“大漢始于高祖,興于漢武、光武,我華夏百姓從此有了一個永恒的民族稱號——漢人!”曹彥也站起身來,直視荀彧雙眼。
與之前那種平靜、澄澈的眼神不同,現在的曹彥,眼底多多少少有一絲狂熱,
“在我看來,無論國號是什么,哪怕換成唐、宋、明,
唯一不會變的,是‘漢人’這個族群。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漢人才是正統!!”
“只要漢人尚存,我華夏文明就不會斷絕!
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存地失人,人地兩失。
這個道理您應該清楚。”
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最后的那層窗戶紙就沒有必要捅破了。
“百姓……”
“漢人……”
“民族……”
曹彥的一番話,讓荀彧和曹操同時陷入了沉思。
荀彧望著曹彥,忽然意識到:眼前這人,怕是真能把天翻給過來!
可偏偏直覺告訴他,曹彥說的這番話,仿佛就像是經過了上千年的沉淀,才得出的結論,有道理的完全不講理!
但這跟他一直接受的“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有著劇烈的沖突。
這讓荀彧很痛苦,
但卻讓門外的曹操醍醐灌頂,破云見日,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道路!
“我曹操忠的,不是大漢的某一位君王!”
“我曹操忠的,是我大漢千千萬萬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