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則(全新增訂版)
- (美)瑞·達利歐
- 5277字
- 2025-03-19 17:06:20
導言
在我開始告訴你們我的思考之前,我想先說明,我是個“愚人”,相對于我需要知道的東西而言,我真正知道的并沒有多少。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么做。我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一種以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是它幫助我發現真相是什么,并如何據此行動。
我現在分享這些原則的原因是,到了生命的這個階段,我更關心的是如何幫助他人取得成功,而不是讓自己變得更成功。因為這些原則讓我和其他人受益匪淺,所以我想和你們分享。這些原則的價值到底有多大,你們將如何對待它們,應由你們自己決定。
原則是根本性的真理,它構成了行動的基礎,并通過行動讓你實現生命中的愿望。原則可以不斷地應用于類似的情況,以幫助你實現目標。
每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紛至沓來的、必須做出反應的各種情況。假如沒有原則,我們將被迫針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以預料之事孤立地做出反應,就好像我們是頭一次碰到這些事一樣。但假如我們把這些情況分成不同的類型,并且擁有處理不同類型情況的良好原則,我們就能更快地做出更好的決策,并因此過上更好的生活。擁有了一系列良好的原則,你就擁有了一系列成功的秘訣。所有成功人士都是依據原則行動的,這些原則幫助他們取得成功;只是選擇在什么方面成功因人而異,所以原則也因人而異。
做一個有原則的人意味著,總是依據可以清晰解釋的原則做事。但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并不能清楚地解釋他們的原則。人們很少把自己的原則寫下來與別人分享,這太令人遺憾了。我很想知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史蒂夫·喬布斯、溫斯頓·丘吉爾、列奧納多·達·芬奇等人奉行的原則是什么,這樣我就能弄明白他們追求的目標是什么,他們是如何實現目標的,并對他們的不同做法進行比較。對于那些希望我給他們投票的政治家,以及所有那些其決定能影響到我的人,我都想知道在他們看來,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我們是因為擁有共同的原則而連接在一起,組成家庭、社區、國家以及成為跨國的朋友?還是說,我們的原則是相互對立的,這導致了我們的分裂?這些原則是什么?我們應該具體說明自己的原則。如今,把我們的原則弄明白,對我們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我希望閱讀本書能夠幫助你以你認為最合適的方式發現自己的原則,并最好把它們寫下來。這樣做將使你和其他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原則,并更好地相互理解。這樣一來,你可以在遇到更多情況時改進自己的原則,反思自己的原則,這將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并讓別人更好地理解你。
擁有你自己的原則
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得到自己的原則。有時我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反思總結出原則;有時我們從其他人,比如從父母那里接受原則;有時我們接受一整套的原則,例如宗教原則、法律框架等。
因為我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目標和性格,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選擇最適合自己目標和性格的原則。盡管使用他人的原則不一定是一件壞事,但不假思索地采用他人的原則有可能將你置于風險之中:你的行動方式將與你的目標和性格不符。同時,像我一樣,相對于你需要知道的東西而言,你真正知道的東西也許是有限的,承認這一點是明智的。如果你能獨立思考,同時保持開放的頭腦,清醒地尋找并發現最適合你的事情,如果你能鼓起勇氣這么做,那么你將會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應當思考為什么,因為這很可能是你面臨的實現自己人生愿望的最大障礙。
因此我總結出了我的第一條原則:
● 獨立思考并決定:
(1)你想要什么;(2)事實是什么;
(3)面對事實,你如何實現自己的愿望……
……而且要保持謙遜和心胸開闊,以便你能運用自己的最佳思維。清楚地知道你的原則很重要,因為這些原則將影響你生活的所有方面,這會日復一日地頻繁發生。例如,當你培養人際關系時,你的原則和別人的原則將決定你們如何互動。擁有共同價值觀和原則的人才會相處融洽。沒有共同價值觀和原則的人之間將不斷產生誤解和沖突。想想和你關系最緊密的人:他們的價值觀和你的一致嗎?你是否知道他們的價值觀或原則是什么?在人際關系中很常見的是,人們的原則是不清晰的。在那些成員需要有共同的原則才能成功的組織里,這尤其會造成問題。我在寫作本書時為何要字斟句酌?就是因為我想明白無誤地展現自己的原則。
只要原則是真實的(即能夠反映你的真實性格和價值觀),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選定自己的原則。你在生活中將面臨無數的選擇,而你做出選擇的方式將反映你的原則,所以用不了多久,你身邊的人就將明白你依據怎樣的原則為人處世。最糟糕的情況是你很虛偽,因為假如你虛偽的話,你將失去自尊和人們的信任。所以你必須清楚自己的原則是什么,并且“知行合一”。如果知與行之間存在矛盾,那么你應當解釋這些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寫下來,因為這樣一來,你將能夠改進你寫在紙上的原則。
我將分享自己的原則,但我想明確地告訴你們,我不希望你們盲目地遵循這些原則。相反,我希望你們質疑我的每一句話,從我的這些原則中精挑細選,以便找出適合你的組合。
我的原則,以及我是如何總結出這些原則的
我這一生犯了很多錯誤,也花了很多時間反省這些錯誤。在這個過程中,我總結出自己的原則。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就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獨立的思考者,追求大膽的目標。我激動地在頭腦中設想要追求的東西,在追求的過程中我也經歷了失敗,從中總結出了原則,使自己免于再犯同種類型的錯誤。我因此而改變、進步,從而可以設想、追求更大膽的目標,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快速地、不斷地這么做。所以對我而言,生活就像是你將在下一頁看到的那幅圖。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東西,也知道如何正確地失敗。“正確地失敗”是指,能夠在經歷失敗的過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訓,從而避免“錯誤地失敗”,即因為失敗而被踢出局。
一直以來,這種不斷學習和改進的方式是最適合我的,這源于我的性格,以及我的工作。我的機械記憶能力一直很差,我不喜歡聽從他人的指示做事,而是喜歡自己把事情弄明白。因為我記憶力不好,所以我不喜歡上學,但當我12歲時,我愛上了市場交易。若想在市場上賺錢,一個人需要成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習慣于打賭會出現與共識相反的情況,而且賭對。這是因為共識性的觀點通常已經反映在價格中了。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肯定要犯下很多代價慘痛的錯誤,所以知道如何正確地犯錯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一個人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情況是相同的:必須成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正確地打賭會出現與共識相反的情況,這意味著在很多時候會犯下代價慘痛的錯誤。我既是一個投資者,也是一個企業家,所以我逐漸養成了一種健康的害怕犯錯的習慣,并思考出了一種能將犯錯可能性最小化的決策方式。
● 以可信度加權的方式做決定
我犯下的代價慘痛的錯誤使我改變了看問題的角度,從“我知道我是對的”變成了“我怎么知道我是對的”。這些錯誤讓我養成了保持謙遜的習慣,我需要用謙遜平衡我的勇敢。我知道我可能會錯得離譜,又好奇為什么其他聰明的人對事情的認識與我不同,這促使我既從自己的視角看問題,也從別人的視角看問題。這讓我看到了很多維度。如果我只從自己的視角看問題,就看不到這么多。我懂得了如何對不同人的觀點進行加權,從而選擇最好的觀點,也就是說,我以可信度加權的方式做決定。這降低了我犯錯誤的可能性,真是太棒了。同時,我還學會了:
● 遵照原則做事……
……這些原則是以非常清晰的方式列明的,人們可以輕松地評估其中的邏輯,所以你和其他人可以判斷你是否知行合一。經驗告訴我,在做任何決定時,仔細思考并寫下我的決策標準,是價值無限的,于是我養成了這么做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原則變成了一系列決策所需的要素。我與我的公司——橋水的員工分享這些原則,并邀請他們幫助我在行動中檢驗我的原則,通過這么做,我不斷地提煉和完善我的原則。事實上,我已經把我的原則改善到了一定程度,使自己可以看到這么做的重要性。
● 以系統化的方式來決策
我發現我可以這么做,方法是以算法的形式把我的決策標準表達出來,而我可以把這些算法植入我的計算機。我同時運行著兩套決策體系——頭腦中的一套和計算機中的一套,并在此過程中發現,計算機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因為它能處理的信息比我多很多,而且它能夠不帶感情地以更快的速度處理這些信息。這讓我以及與我共事的人可以逐漸深化我們的認識,提高我們的集體決策質量。我發現這樣的決策系統(尤其是在實踐可信度加權的情況下)是極其強大的,它將快速且深刻地改變世界各地的人做出各種決策的方式。我們的原則驅動型決策方式不僅改善了我們的經濟、投資與管理決策,而且幫助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更好的決策。
你自己的原則是不是系統化或者計算機化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總結出你自己的原則,最好將其寫下來,尤其是在你與其他人共事的情況下。
正是這種做法以及通過這種做法總結出的原則,而不是我本身,讓我從一個紐約長島的普通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依據常規標準衡量很成功的人,例如:我在兩居室的公寓里創建一家企業,使其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5位(《財富》雜志);成為世界前100名富豪之一(《福布斯》雜志);被視為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時代》周刊)。這些原則讓我達到了一定高度,在這個高度上,我可以以從未想到過的方式重新看待成功與生活。這些原則還給予了我有意義的工作和人際關系,與我常規意義上的成功比起來,這是我更加珍視的。這些原則給予了我和橋水很多我從未夢想過的東西。
直到最近,我都沒有想過在橋水之外分享這些原則,因為我不想引起公眾的注意,而且我認為告訴別人他們應該有什么樣的原則,顯得自以為是。但在橋水成功預測到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之后,我個人、我的原則,以及橋水獨特的運營方式,得到了很多媒體的關注。這些報道大多數是扭曲的、嘩眾取寵的。于是在2010年,我在橋水的網站上貼出了我們的原則,以便讓人們自己判斷。讓我意外的是,這些原則被下載了超過300萬次,我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感謝信。
我將在兩本書中為你們講解這些原則,一本關于生活與工作原則,另一本關于經濟與投資原則。
這兩本書的組織結構
因為我成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思考經濟和投資問題上,所以我曾考慮先寫有關經濟與投資原則的書。但我最后決定先寫生活與工作原則,因為這些原則更為宏觀,而且我已經看到了它們會對人產生多大的益助——不管人們的職業如何。因為生活與工作這兩部分搭配得很好,所以我把它們并入本書,并以一篇簡短的自傳“我的歷程”作為先導。
第一部分:我的歷程
在這一部分,我將分享我的一些經歷(其中最重要的是我的失敗經歷),正是這些經歷引導我發現了那些指導我進行決策的原則。說真的,對于講述我的私人故事,我至今依然有一種復雜的感覺,因為這可能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導致你忽視原則本身,以及構成這些原則精髓的永恒的、普適性的因果關系。因此,假如你決定跳過這一部分,我不會介意。假如你確實打算閱讀這一部分,請試著通過我和我的真實故事,看到我所描述的原則的邏輯與價值。想想這些原則,權衡它們,并判斷它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適用于你和你自己的生活環境,以及它們能否幫助你實現目標,不論這些目標是什么。
第二部分:生活原則
在“生活原則”這部分,我將說明那些在一切事情上引導我的首要原則。我將在這部分更深入地闡述我的原則,并說明如何將其應用于自然世界、我們的私人生活與人際關系、企業經營與決策,當然還有橋水。我將分享我探索出來的實現個人目標、做出有效決策的“5步流程”;我還將分享我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面獲得的一些深刻見解,并說明我如何將這些見解應用于私人生活和企業經營。這部分是本書的真正核心,因為它將說明為什么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將這些原則應用于幾乎所有事情。
第三部分:工作原則
在“工作原則”這部分,你將看到對橋水非同一般的運營方式的特寫式介紹。我將解釋我們如何將我們的原則凝聚為一個理念——創意擇優,力求通過極度的求真和透明實現有意義的工作和人際關系。我將向你展示,這在極微觀的層面上是如何實踐的,以及如何將這一做法應用到幾乎任何組織之中,從而提高它的效率。你將看到,我們只不過是一群追求卓越的人,而且我們承認,相對于我們需要知道的東西而言,我們真正所知的并不多。我們相信,在獨立思考者之間出現的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摻雜情緒因素的分歧,可以轉化為更明智、更有效、能夠實現“1 + 1 > 2”的效果的可信度加權決策。這些工作原則以生活原則為基礎,但由于組織的力量遠遠大于個人的力量,因此我相信,這些原則比生活原則更重要。
本書將有什么樣的后續
紙質書出版之后還會有一本交互式的“書”,它將以App(應用程序)的形式帶你觀看各種視頻,體驗仿真經歷,以便你更加身臨其境地學習。這個App在和你交流的過程中還將了解你的情況,以便向你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建議。
本書和這個App之后,還會有另一本書,其包含另外兩個部分:經濟原則和投資原則。在那本書中,我將傳授一直以來對我有用的各項原則,我相信它們在這些領域也能幫到你。
我的所有建議都將包含在這兩本書中。在那之后,我將進入生命的新階段——歸隱田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