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雁過留痕人過留名

第四篇雁過留痕人過留名

各色的人有各色的妝

流量歌手的無心插柳

作為宋代文學的標志和最高成就,詞其實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chǎn)生、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guān)系。所以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間,后來由于文人士大夫也開始大量參與詞的創(chuàng)作,詞才得以脫離草根屬性,終于在詩之外別樹一幟,成為中國古代最為突出的文學體裁之一。

這就帶來一個現(xiàn)實問題,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詞作者其實分為兩類,這些人中大多數(shù)是出身名門世家的高端人士,也有少數(shù)屬于社會底層的屌絲序列,比如接下去要介紹的福建籍創(chuàng)作歌手柳永柳三變。

熱愛生活的柳三變最喜歡的事就是流連煙花陌巷,他對寫情歌十分有天份,創(chuàng)作都格外地深情動人,留下了許多耳熟能詳?shù)拿洹@纾骸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撩人的詞曲俘獲了無數(shù)在大宋朝各地歌廳駐唱的小姐姐們的芳心,號稱“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按今天的標準就是妥妥的流量擔當。

雖然貴為北宋最頂尖的流量歌手之一,但柳三變也有自己的煩惱,和那個時代的青年一樣,他最大的夢想是進入體制成為一名光榮的國家公務員。于是在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18歲的柳三變懷揣雄心,計劃進京參加禮部考試。從福建出發(fā)后第一站就來到了杭州,西子湖畔聽歌買笑的神仙生活立馬就讓生性浪漫的他挪不開道,整整Happy了一年。大概也是對自己的成績不大有信心,所以柳三變開始動起了別的腦筋,打算以展示才藝的方式,讓識貨的領(lǐng)導向組織部門推薦推薦自己。

他要找的對象就是時任兩浙轉(zhuǎn)運使的孫何。鑒于這位孫大人身居高位,門禁森嚴,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沒有機會見到。柳永另辟蹊徑,充分挖掘自己在娛樂圈的人脈,把精心撰寫的一首《望海潮》交給西湖頭牌歌女楚楚小姐。楚楚姑娘也不負重托,在有孫何孫大人參加的晚會上一遍又一遍地吟唱這首歌,終于引起孫何的關(guān)注。領(lǐng)導對人才都是關(guān)心和重視的,很快就專門設(shè)下飯局宴請柳永。可惜事情的發(fā)展走向并沒有如柳永所愿,飯是吃了,但向組織推薦的事卻沒有下文。或許在領(lǐng)導心目中,流行歌手和文化人還是有差距的,一起吃飯喝酒豐富一下業(yè)余生活是可以的,但要正兒八經(jīng)在辦公室里做同志未免有點不太嚴肅。

事實證明領(lǐng)導的眼光還是對的。柳三變請托無門后,為了證明自己爭口氣,選擇走正規(guī)路徑參加科考。從公元1009年至1024年連著考了四次,結(jié)果次次落第。直到景祐元年(1034年)三月,宋仁宗親政后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他才終于上岸,登進士第。可見比起詞曲創(chuàng)作,寫論文的確不是柳三變的強項。

不管出發(fā)點如何,這首《望海潮·東南形勝》最終成了千古名篇,流傳至今。“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通過107個字的瑰麗辭藻,我們得以窺見北宋時期杭州的風貌,留下了雋永的余韻。傳說當時宋朝北方的死對頭——金國的話事人完顏亮看到這首詞后,對西湖的美景無限神往,于是專門做了名為《西湖圖》的屏風,揚言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固然面目可憎,但也由此可見柳永詩詞的魅力。

遲暮美人的無言沉默

易安居士李清照,名門閨秀出身,是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很難相信廣為傳頌的《如夢令》是她16歲還是閨中少女時的手筆,可見作為藝術(shù)家她還是有天份的。

李清照的一生是典型的先甜后苦。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嫁的第一任老公趙明誠也是志趣相投的藝術(shù)家,再加上本身作為山東人的豪放基因加持,所以喝酒K歌賭博樣樣精通,藝術(shù)靈感源源不斷,留下了許多獨步一時,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可惜后半生急轉(zhuǎn)直下。 1129年,李清照開始了人生的悲慘時光。這一年北宋亡了、老公趙明誠也死了,年近五十的寡居老婦李清照追隨著宋高宗逃竄的路線,流落于浙江各地。逃命時帶著的家產(chǎn)(主要是圖書文物)引來別有用心的壞人的覬覦,更是在1132年流落杭州時被一個叫張汝舟的男人騙婚。當婚后發(fā)現(xiàn)李清照家中并無多少財物時,張汝舟大失所望,隨即不斷口角,進而謾罵,甚至拳腳相加。山東人還是比較剛的,李清照立馬以張汝舟官職來源于行賄的名義報官舉報,要求離婚。這段不滿百天的婚姻就此結(jié)束。

李清照晚年無兒無女,孤獨凄苦,在1155年去世前,她在杭州生活了二十多年,雖然貴為“婉約詞宗”,卻從未寫過西湖。她說“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歷經(jīng)世事變遷,即便是面對西湖美景,也再無心情舞文弄墨,這也是人之常情。

對李清照不寫西湖,也有解釋的比較偉光正的,現(xiàn)代宋詞專家夏承燾教授認為:“過眼西湖無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為什么不寫西湖,因為還有國愁家恨擺在那里呢。這種解釋也有佐證,比如獨掌南宋大權(quán)的奸相秦檜其實是李清照的表妹夫,但即使與張汝舟打離婚官司面臨牢底坐穿的危險時,李清照也沒有向秦檜求援。畢竟是寫出過“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樣的豪邁詩句,作為舊時代文化人的氣節(jié)還是有的。面對硝煙鐵蹄、山河飄搖,老是寫西湖歌舞升平、暖風熏得游人醉的確是不大合適。

瀟灑仙翁的無底操守

古代文化人如果要立人設(shè),排在第一位就是清高,追求的是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圖的是以瀟灑的姿態(tài)史書留名、名垂千古。大宋朝時在孤山種梅養(yǎng)鶴的林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惜的是人生太長、裝B不易,很多人裝著裝著就裝不下去了,狐貍尾巴一旦露出來,就活成了笑話。

在兩宋的詞史上如果有個榜單,被稱為“詞俊”朱敦儒的排名應該很高。他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是一步發(fā)揮了詞體抒情言志的功能,讓詩和詞的功能初步合二為一(在他之前詞和詩的表現(xiàn)功能有所區(qū)分:詞多言情,詩多言志和敘事)。通過讀朱敦儒寫的詞,能夠比較完整地感受到他人生各個階段因為不同的經(jīng)歷帶來的心態(tài)和情感變化。這一點只有他和后來的辛棄疾能夠做到。

朱敦儒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所謂的清高和灑脫,早年兩次被舉薦為學官而不出任。來讀一下他寫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人生苦短,把酒倒?jié)M,唱歌跳舞,開懷大笑,活脫脫一個看破紅塵的老神仙。人生如果到這個時候戛然而止,彈幕上一定是滿屏點贊。

可惜真正的風骨永遠不在自我標榜,而在拒絕世俗標準時的從容,公元1156年,為粉飾太平一代奸相秦檜有意拉攏一批文化名人到朝廷做官充門面。想不到的是,作為一代清流代表、曾經(jīng)的主戰(zhàn)派,朱敦儒竟積極響應,以75歲的高齡就任鴻臚少卿。歷史總愛和這些又蠢又萌的裝B文化人開玩笑,剛上任一個月,秦檜就死了,第二天還沒來得及大展拳腳的朱敦儒就被罷免了。人生污點就此坐實,就是再寫一百首西江月也挽回不了了。

朱敦儒顯然也努力找補過,對自己的迷之行為,他給出了“為了兒子的仕途著想”的理由。這個解釋對他已經(jīng)臭了的名聲當然沒啥卵用,卻給500年后的同行提供了參考思路。1644年明朝滅亡時,許多士大夫選擇了殉國,但有兩個大儒選擇了繼續(xù)活下去,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龔鼎孳說:“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另一個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錢謙益更是表示:本欲沉湖,但實在是水太冷,只好勉強活著了。

治水鄉(xiāng)賢的綠色事業(yè)

被譽為“天下第一潮”的錢塘江潮今天看來蔚為壯觀,但在古代是個實實在在的大禍害。北宋以前,洶涌的錢塘江潮肆意侵害兩岸,老百姓受災慘烈,苦不堪言。傳說吳越國錢镠曾命令三千弓弩手列陣射潮,說“潮神畏我軍民同心耳!”錢王射潮的故事拿來鼓舞士氣是可以的,但應該沒什么實際作用。治理錢塘江潮還得靠修塘筑堤壩。

后梁開平四年八月(910年),錢镠在杭州主持了歷史上首次有據(jù)可查的大規(guī)模筑造捍海石塘,具體修筑的程序分三步:運來巨石;用竹籠固定巨石;在石塘前植入大型樹干作為防護。1983年,五代時期捍海石塘遺址被發(fā)現(xiàn)并發(fā)掘,地點就在現(xiàn)在的杭州市江城路。由于沙坎沉積等作用,隨著杭州城東南段的海岸線不斷東移,到北宋中期吳越時修筑的海塘就已經(jīng)失去作用。宋朝老祖宗們始終沒有停止與潮水斗爭的步伐,前赴后續(xù)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海塘建設(shè),并且在修筑方法上不斷改進。在這方面,北宋時來自蕭山的老鄉(xiāng)張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他發(fā)明的疊石法使用石板疊成迎水面,這是對錢镠竹籠法的技術(shù)革新。

宋景祐年間張夏以工部郎中出任兩浙轉(zhuǎn)運使,本地人到家鄉(xiāng)做官那怕在古代都是挺少見的。兩浙轉(zhuǎn)運使專管錢江堤塘與水上運輸,可能當時一方面是治水抗潮情況緊急,另一方面張夏確實是這方面的頂尖專家,干這份差事非他不可,所以才打破慣例。事實上張夏也干得挺出色,在任職期間帶著兩千多個家鄉(xiāng)子弟兵一改以往用木柴、泥土墊筑堤塘的做法,首創(chuàng)用條石砌成12里長的泥石塘堤岸,叫北海塘,遺跡到現(xiàn)在還在。這種創(chuàng)新做法不久就推廣到各地,在錢塘江乃至中國的江海堤塘建筑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可惜在1034年暴雨潮汛季節(jié),在浪高水急的錢塘江潮水的沖擊下,位于今天蕭山區(qū)衙前鎮(zhèn)新林周段海塘損毀嚴重,江岸危急。張夏在親臨現(xiàn)場督導搶險,據(jù)明嘉靖《蕭山縣志》卷二記載,張夏在一次護堤搶險中,因其船被突如其來的江潮沖沒而落入洶涌的江水之中,終無以得救,不幸殉職。

張夏老爸張亮曾為五代吳越國刑部尚書,所以張夏自幼受吳越王錢繆“善事中國,保境安民”國策影響,他治水惠澤百姓,最終又以身殉職,成為了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同時留下政聲與政績的本土官員。自然受到家鄉(xiāng)百姓的深切懷念,蕭杭寧紹地區(qū)民間均尊稱其為張夏相公,并建有數(shù)百座張老相公廟。《越中雜識》載民諺云:“沿江十八廟,廟廟祀張神。”現(xiàn)蕭山區(qū)衙前鎮(zhèn)新林周村建有張相公殿廟,據(jù)傳為北宋時所建。新林周村與吟龍村之間,殘存有一段長千余米泥石塘遺跡,傳說即為當年張夏帶領(lǐng)兵士和當?shù)孛癖娦拗蚺f時曾植萬株楊柳,故稱為“萬柳塘”。現(xiàn)為杭州市級文物保護點。

科學達人的灰色回憶

要論宋朝杭州本土名人,生在杭州、葬在杭州的沈括算的上根正苗紅。作為科學家的沈括是非常牛叉的。他最有名的科普作品《夢溪筆談》,內(nèi)容涉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貴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畢昇的活字印刷就是因為《夢溪筆談》的記錄才被全世界看到。作為對沈括的肯定,1964年發(fā)現(xiàn)的一顆小行星2027就命名為“沈括星”。

但沈括對家鄉(xiāng)的記憶應該不太美麗。史類上留存的他在杭州的行為都不是什么好事。

首先是小時候在杭州家里蹲的沈括是個整天病病懨懨的小藥罐,自幼體弱,經(jīng)常需要服食中藥調(diào)理。可能他對科學技術(shù)的興趣,就是從研究自己治病的藥方起步。比如根據(jù)他自己在《蘇沈良方》里的記載,他從小眼睛就有毛病,然后收集整理了一個藥方,長大后給眼睛昏花的表兄弟用,效果好的很,“未盡一劑而瘥”。

身體有毛病還可以調(diào)理,要命的是沈括思想品德方面的毛病也好巧不巧在家鄉(xiāng)杭州發(fā)作。沈括和蘇軾曾經(jīng)是崇文院的同事,1073年蘇軾在杭州做副市長,老同事沈括出差路過家鄉(xiāng)時登門造訪。其間除了共述革命友情,沈括做了一件齷齪事。他偷偷抄錄了蘇軾幾篇新作的詩詞歌賦,回到京師后立即向皇帝打小報告,把認為是誹謗的詩句詳細的“注釋”,揭發(fā)蘇軾“愚弄朝廷”、“無君臣之義”。沈括與前同事究竟有多大仇多大怨好像也談不上,背后捅一刀的原因有人說是政治立場的對立,因為兩人政見不同,沈括支持王安石變法,蘇軾則是和司馬光一伙的保守派;也有人說是出于個人嫉妒心理,因為論科舉考試成績沈括最高名次僅為第六,相比之下蘇軾年少成名,21歲就中進士第2名,并在制科考試中勇奪冠軍;更多的解釋認為這是種投機行為,沈括希望通過打壓蘇軾向王安石和宋神宗表忠心,以此作為進身之階,從而獲得政治上的重用。總之沈括表現(xiàn)的挺不Man,被當時的世大夫階層所不齒。

名聲不好在古代是致命傷,此后在做官的道路上沈括始終不大順利。在和西夏打仗的前線犯下重大錯誤后,51歲的沈括被一貶再貶,最終到無錫隱居,撿起老本行,開始創(chuàng)作《夢溪筆談》。悲催的是他當時的老婆十分驕蠻兇悍,經(jīng)常對他拳腳相加,據(jù)說有一次發(fā)脾氣時把他的胡須連皮帶肉都扯了下來。可見沈括老年生活相當?shù)牟蝗菀祝恢朗遣皇鞘芰爽F(xiàn)世報的緣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上饶市| 云林县| 中牟县| 崇明县| 桐梓县| 大埔县| 伊吾县| 扎赉特旗| 封开县| 福州市| 拉萨市| 互助| 杭锦旗| 岱山县| 永顺县| 平利县| 樟树市| 胶南市| 富裕县| 柳河县| 林甸县| 嘉义县| 南丹县| 大化| 神农架林区| 阿克陶县| 鲜城| 综艺| 民县| 东安县| 兴海县| 堆龙德庆县| 延长县| 阳山县| 上杭县| 繁峙县| 闸北区| 石城县| 郴州市|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