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詩會開場
- 大明:開局被抄家,我成了新太祖
- 這個武松不打虎
- 2076字
- 2025-04-15 22:32:24
八月的錢塘江裹著桂花香撞碎在青石臺階前。
金玉滿堂樓的朱漆雕欄浸在溶溶的月色里,宛如蛟龍盤踞。
三樓正廳“漱玉堂”高懸鎏金匾額。
琉璃宮燈映得滿堂生輝。
燈下垂著的輕紗被風吹起,露出堂外黑壓壓的三千看客。
今夜,江南半數舉子、七省名妓、數百富商齊聚于此,只為爭睹這場嘉靖四十年的華燈日詩會。
中堂之上,王畿一襲玄色鶴氅端坐如山。
他的掌中摩挲著那份三年前嚴嵩送他的蘭亭集序摹帖,這也是他給本次詩會的魁首所準備的彩頭。
“諸君且看,今日這錢塘潮涌月浮金的盛景,恰似陽明先生所訓‘良知如月,觸機而發’。”
王畿是王陽明的弟子,是江南心學的扛鼎人物,在江南有著難以想象的聲譽。
沈秀也是沾了王畿的光,否則他在浙江又怎會有那么多的學子擁躉?
“今夜金玉滿堂樓不懸紅綃帳,不焚龍涎香,只以三秋桂魄為燭,四海詩魄為肴。”只見王畿袖袍振風,遙指江心,“諸位筆下風云,當比這八月怒潮更烈三分!”
王畿拾階而下,案上的蘭亭集序摹帖被月光浸透,看得在場的諸位學子心神蕩漾。
那可是當朝嚴嵩嚴閣老所臨摹的。
嚴嵩在江南學子中的威望極高,他是江西袁州人,也是當時的詩會魁首,只是那時的詩會還沒冠上華燈日之名。
皎潔的月光與波濤相映,王畿接著道:“昔年白樂天問‘能不憶江南?’,今夜諸生須答‘何以鑄江南?’”
隨后,王畿拾起方山案頭狼毫,蘸取硯中之墨,在宣紙之上寫下“殘月”二字。
將鎮紙拿開,王畿將宣紙舉起示眾。
“這第一題‘殘月’,老朽添個規矩,七言之中需藏‘秋、仇、舟、樓’四韻。”
王畿將舉起案上之酒,一飲而盡:“諸君且學學李太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把江南的稻香、漕幫的號子、乃至于仇讎的血氣,都煉進這二十八枚墨字里!”
隨后,王畿擲杯入江,驚起夜鷺掠空。
“起筆吧,諸君!”
此次入圍的才子共計七十二人,其中有名有姓者就多達二十人之多。
當然其中最有希望奪魁的分別是來自江蘇方山、杜勉,江西鐵嘴司徒軒,浙江新任首富之子王朗,以及小詩仙沈秀。
沈秀身為王畿的弟子,自然是其中最受關注的一個。
但沒有人會認為王畿會因為沈秀是其弟子便徇私舞弊。
而離開場已經過去足足一刻鐘的時間,沈秀的桌案之前仍舊無人落座。
沈秀難道像往年一樣不屑于來參加華燈日詩會?
此時的臺下已經開始了竊竊私語。
“小詩仙沈秀今年又來不了了?呵,小詩仙?真是有損王先生之名,沈秀這個沽名釣譽之徒。”錦袍商人捏著鼻煙壺嗤笑一聲。
一旁的絲綢販子隨聲附和:“去年鐵嘴司徒軒還親自見他在瘦西湖畫舫醉吟‘明月不諳離恨苦’,如今倒反成了縮頭綠毛龜。”
“終究是少年心性,不堪大用。”青衫老儒將手中茶杯重重頓在案上,茶湯四濺而出。
他也是沈秀的忠實擁躉,但他還以為沈秀是為一時之意氣不肯來參加華燈日詩會。
須知這次的詩會與以往的不同,若是能奪得魁首,好風憑借力,沈秀日后必能入閣。
只是可嘆沈秀不過一頑童,罷了,罷了……
有生之年他還能看到淳安人登頂江南文道魁首嗎?
老儒不禁青衫淚濕,為淳安文道感到悲戚。
角落里的寒門學子忽然拍案:“諸君可還記得去歲沈秀那篇……”
他想為沈秀做辯解,不是沈秀害怕華燈日詩會,而是沈秀不屑于來此。
只是他話音還沒落下,便被周圍的嗤笑聲淹沒。
最終,他囁嚅了兩句,臉上露出頹唐之色。
沈秀……你真的不能為了淳安來一次嗎?
相較于沈秀擁躉的落寞,與王朗相交好的士子文人則是大肆嘲諷。
當初淳安出了個沈秀,淳安文人好不威風,壓得其他各縣文人動彈不得。
就連杭州的王朗也被沈秀壓了一頭。
王家在生意之上被沈家壓一頭,在學識之上,王朗還要被沈秀壓一頭。
兩家積怨已深。
而身為兩人的擁躉,雙方的學子更是爭執不休,甚至大打出手。
但是沈秀十六歲便中了舉人,這點是王朗拍馬也趕不上的。
看著面前憎人的笑意,沈秀一派的學子臉上憤怒之色溢于言表。
眼看著雙方就要打起來來了,王畿大喝一聲:“肅靜!”
王朗一眾這才悻悻閉嘴。
而沈秀此時在哪里?
實際上他早就來到了金玉滿堂樓,只是被鄭鉍昌給叫去了,這才耽擱了時間。
沈秀和鄭鉍昌現在是休戚一體。
鄭鉍昌以自身為餌沈秀本來就不同意。
兩人都想看看這金玉滿堂樓背后之人到底是誰。
但鄭鉍昌這一來,就讓沈秀陷入了被動之中。
背后之人是怎么想的沈秀不知道,但是現在他也是鄭鉍昌釣的魚之一。
今日他的表現要是不能讓鄭鉍昌滿意,他怕是不能囫圇出這金玉滿堂樓。
不過好在他有提前準備。
今日要說過關應當是不難。
沈秀不得不感慨鄭鉍昌的心大,或者說是有氣魄。
縱然他已經總理江南事務,依舊敢用自身來吸引金玉滿堂樓出手。
金玉滿堂樓是浙江極其特殊的存在。
背后牽扯十分之深。
就連曾經的沈家在金玉滿堂樓面前也只有伏低做小。
蕓娘曾經就是金玉滿堂樓的花魁,沈一石娶了蕓娘,雖不是八抬大轎,可蕓娘也在沈家有一席之地。
這也是沈秀忌憚金玉滿堂樓的原因。
他和金玉滿堂樓有過交集,那就是蕓娘。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雄踞江南,讓沈秀心中也有些不安。
最終他還是決定陪鄭鉍昌將這場戲演完。
所謂的參加詩會只是一個遮掩,他實際上的目標還是在第一時間確保鄭鉍昌的安全。
鄭鉍昌這種老狐貍,斷然不可能拿自己的生命來開玩笑。
果然,沈秀在漱玉堂的花廳之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黃蠻兒!
那他必須要給黃蠻兒準備些禮物,以報沈凌那一腳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