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技驚四座
- 大明:開局被抄家,我成了新太祖
- 這個武松不打虎
- 2043字
- 2025-04-06 17:25:42
聽見堂下眾人不堪入耳的議論聲,鄭青青臉色一青。
沈秀是鄭青青派人去請來的,雖然她和沈秀之間有矛盾,可這般難聽的話,羞辱的是沈秀還是她鄭青青?
“閉嘴!”鄭青青一拍桌案,“沈秀是我請來的,你們若是才華在他之上,不妨站出來和方公子一戰,在背后置喙算什么讀書人!”
桌子上的佳肴被震得晃起。
堂下眾人被鄭青青的突然發怒嚇得不輕,噤若寒蟬。
不過轉眼他們就沸騰了起來。
來的這個酒鬼竟然是沈秀!
若說整個浙江誰能壓方山一頭,非這位小詩仙不可。
但眾人又不禁擔憂起來,沈秀已經四年沒有出過佳句,他真的能救場嗎?
眾人只當是鄭青青死馬當活馬醫,沈秀在堂上丟人總好過他們自己上去受罪。
雖然沈秀出場引得全場驚呼,但此刻的江浙學子反倒是希望沈秀輸給方山。
他們都慘敗方山,憑什么沈秀上場就能挽回頹勢。
文人相輕,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比沈秀差,只是有的人沒有上去和方山斗詩罷了。
再者詩詞在他們眼中只是所謂的小道。
沈秀搖晃著走向方山。
方山在知道眼前這個酒鬼是沈秀之后,臉上的輕蔑之色稍微收斂。
只見他拱手對著沈秀一禮:“江蘇學子方山見過兄臺。”
前面斗了那么多場詩,方山從未對任何人見過禮,沈秀是獨一份。
由此可見他對沈秀的重視。
微風吹進堂中,沈秀心頭一感,沖著旁邊就是一吐。
隨意用袖子擦了擦嘴,沈秀沖著方山道:“還請方兄恕在下無禮,浙江學子沈秀,見過方兄。”
而此刻,沈秀原先和沈秀飲酒作樂那人緩慢支起身子,面帶笑意的看向堂前的兩人:“爭鋒相對嘛,越來越有意思了。”
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兩人之間的交鋒雖然不似金戈鐵馬,但也是看得人心情激蕩。
周圍的學子也都緊握雙拳。
沈秀和方山都是少年成名,二人在兩地都有不少學子擁躉。
沈秀實力不容小覷,方山不敢大意。
一旁久坐上位的鄭青青也趕忙小跑下來為二人主持。
斗詩爭魁,不僅僅是作詩便能勝出,還得將詩中的意境作于畫布之上。
鄭青青將筆墨放在案上,面帶笑意道:“今日難得兩位才子光臨鄭府,小女子深感榮幸,不過若是僅夏之一字恐限制了兩位的才華。”
“前方臺州衛剛剛取得大捷,不若兩位便以此為題,如何?”
“可。”二人異口同聲答道。
方山在詩宴之上幾次刁難鄭青青亦有緣故,他父親是禮部侍郎方通元,曾多次向鄭家求娶鄭青青。
鄭家現如今在浙江如日中天,但只有方山清楚,鄭家就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多久。
所以他一直在竭力阻止。
只要鄭青青對他心生厭惡,他就能擺脫鄭家的枷鎖。
相較于方山,沈秀更為難,所以遲遲不見落筆。
好不容易在宣紙之上落下寥寥幾筆,他又呆滯在了原地。
堂下的學子也注意到沈秀的神情不對,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看來沈秀也不過如此,青青小姐只是稍一變題,就將他難倒。”
“可嘆我浙江學子之威名今日要毀于沈秀小兒手中了。”
“看來沈家被抄家對沈秀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就連曾經的小詩仙也做不出佳句了。”
方山則是專心致志的作畫,在大約一刻鐘之后,他將案上的鎮紙拿開,將下面放著的宣紙拿起,吹干上面的墨跡,隨后將其遞到了鄭青青手中。
鄭青青接過來后,仔細一瞧,臉色瞬間一垮。
方山雖然已經在和十數人連番斗過詩,可鄭青青手上這份依舊是難得的佳作。
看向一旁還不知怎么落筆的沈秀,鄭青青心中不由的絕望起來。
身為天之驕女的她不容許自己受到這樣的侮辱。
見鄭青青在發愣,方山面帶笑意問道:“怎么了?難道是我作的畫不堪入目嗎?”
鄭青青強壓內心的怒火,道:“不是,方公子作畫自然賞心悅目。”
方山咄咄逼人道:“那怎么不見青青小姐替在下朗誦一二?”
哪怕鄭青青再想將眼前的方山碎尸萬段,但是此刻她也只好按照方山的要求,聲音婉轉的開口念著。
“割耳穿倭鏡,腰鐮刈草同。歸來磨戰骨,銹作稻花風。”
鄭青青在念完之后,將方山的佳作傳閱給諸位學子。
方山所畫正是一片刀光劍影的戰場,透過紙張,在座的學子戰場的肅殺之氣。
隨后眾人起身叫好,方山眼中閃過一絲自得之色。
顯然,他對于自己的作品還是充滿自信的。
此時坐在堂前的沈秀成了眾人目光的聚焦點。
可他只是隨手在宣紙之上宣泄一通,便將手中墨跡未干的紙張遞到了鄭青青手中。
看著手中那放蕩不羈的字跡以及略帶潦草的畫風,鄭青青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而臺下的眾人還以為是沈秀作詩難登大雅之堂,紛紛叫囂著讓沈秀下去。
“十一狼筅指列星,陰陽陣剖死生庭。倭刀縱快三千斬,難斷浙東龍甲西。”
隨著鄭青青聲音落下,原本還在群嘲的眾人慢慢噤聲,細細品味沈秀詩詞之中的意境。
雖然在寫意上面沈秀略輸方山一籌,但毫無疑問的是,沈秀的這首詩更契合題目。
而沈秀的紙上,通篇只有這一首詩,沒有任何的畫作。
但在傳遍席間之后,眾人都覺得此局沈秀當得一勝。
他筆走龍蛇的字間充滿了殺伐之氣,讓眾人在看到他字的同時,仿佛置身戰場之上一般。
而方山在看到沈秀作畫的紙張之后,臉上波瀾不驚,隨后坦率笑道:“此局是我輸了。”
在聽見方山認輸后,浙江一派的學子則是兩個極端。
一方沉默寡言,一方歡呼雀躍。
歡呼雀躍的自然是沈秀的擁躉。
在聽見方山認輸之后,沈秀抱拳一禮:“承讓了。”
方山還禮。
文人相輕,可也惺惺相惜。
沈秀值得方山一禮。
此刻的沈秀只想好好睡一覺。
“小姐,老爺找沈公子有要事,沈公子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