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紅薯等一出,一個四口之家只要不懶,幾畝土地足夠讓一家溫飽無憂。
至于那些坐擁千畝萬畝土地的超級氏族什么的。
你有土地,也要有人給你種啊?
全力開荒,加上強大的政策遷移,加上交州的富裕擺在那里。
只要有點腦子的,就不可能繼續去當佃農。
而且就如今的糧食產量,你拿那么多糧食干嘛?
堆積如山?
是,糧食是硬通貨,可交州和益州不缺,賣給誰?
至于賣到其他地方?
的確能收獲大量財富。
可條件是你要能運出去。
就如今劉備對交州和益州的掌控,沒有劉備點頭,你要是能運出去一粒糧食算他輸。
而且劉備也給出了另外一條路。
一條能夠讓那些氏族不會就此衰落的路。
初平四年春,成都平原飄著鐵銹味的雨。
糜竺站在新筑的勸農臺上,手中的稻穗突然冒出青煙。
昨日剛從交州運來的占城稻種,竟在益州水土里急速枯萎。
“主公,這已是本月第三批...“他話音未落,西南天際突然滾來悶雷。
徐庶的龍淵劍自動出鞘三寸,劍身映出詭異的靛色天光。
劉備撫過腰間陰陽魚玉佩,南海星圖在瞳孔流轉:“元直可記得《魯班書》殘卷記載?南中瘴氣若遇太乙離火礦...“
話未說完,法正踉蹌闖入:“永昌郡急報!新開墾的梯田里長出人面稻!“
沙盤上的血色脈絡突然暴漲,代表太乙離火礦的赤玉炸成齏粉。
陰陽家弟子捧著的青銅羅盤指針瘋狂旋轉,最終定格在“大兇“方位。
“是地脈反噬。“徐庶劍尖挑起沙盤上的五色土,“神農嘗百草時立下的天地盟約,如今...“
轟隆!
驚雷劈中武擔山巔的觀星臺。
十二盞琉璃宮燈同時炸裂,陰陽家首席鄒衍后人鄒璇口吐鮮血,手中龜甲浮現裂痕:“蒼龍七宿移位,五谷神鼎現世之兆!“
三日后,涪水碼頭飄來九艘青竹筏。
領頭的老者赤足立于筏首,手中木杖刻滿黍稷紋樣。
他身后八百農家弟子齊唱《擊壤歌》,聲浪震得江魚躍出水面。
“五色土養人,百草濟蒼生。“老者向劉備長揖及地,“農家許稷,攜神農八法特來襄助。“
月光下,他展開的麻布地圖竟是用麥漿繪制,成都平原的每處泉眼都閃著金光。
糜竺突然驚呼:“那些枯萎的稻種...在發光!“
許稷的木杖點向沙盤,枯萎的稻種突然抽芽。
嫩綠藤蔓纏繞成神農鼎的形狀,鼎中浮現八枚刻著卦象的青銅耒耜。
“此乃地母嗔怒。“他抓起把赤土,“劉使君推行交州良種雖好,卻忘了益州地脈連著南中巫蠱。“
子時,陰陽家在成都四門布下二十八宿陣。
鄒璇以自身精血為引,在陣眼處埋入刻著“金木水火土“的五色玉璧。
許稷帶農家弟子赤腳踏罡步,手中黍稷撒成先天八卦。
當北斗七星照在陣眼時,許稷突然將木杖插入地面。
杖頭綻放的稻花里飛出萬千螢火蟲,這些光點竟在空中組成神農嘗百草圖。
“地脈通了!“徐庶劍穗銀鈴狂響。
陰陽家弟子手中的羅盤指針開始順時針旋轉,沙盤上代表瘴氣的黑霧漸漸消散。
五更天,許稷帶人來到枯萎的試驗田。
他從獸皮袋取出五種顏色的土壤,按東西南北中方位鋪設。
“青土主木,置于東;赤土主火,置于南;白土主金,置于西;黑土主水,置于北;黃土主土,置于中。“
隨著咒語念誦,五色土開始自動流轉。
當第一縷陽光照在中央黃土時,許稷突然揮動神農鞭——這是用千年雷擊棗木制成的神器,鞭身刻著《齊民要術》全文。
“起!“
龜裂的土地突然隆起,十丈高的稻穗破土而出。
每株稻稈都結著拳頭大的米粒,穗頭還開著金銀雙色花。
糜竺顫抖著摘下一粒,米殼自動脫落,露出翡翠般的米芯。
“這是...“
“神農八法之五谷豐登。“許稷的白須在晨光中泛金,“配合陰陽家的星象陣,可保益州三年無饑。“
暮色降臨時,許稷站在重修的神農壇上。
陰陽家弟子以朱砂在壇周繪制二十八宿圖,農家弟子則埋下裝有五谷的陶罐。
“自此,陰陽家的星輝入田,農家的地氣通天。“許稷將神農鞭交給劉備,“使君請看——“
月光下的成都平原,每處稻田都泛著微光。
這些光點與星空遙相呼應,形成巨大的太極圖案。
更神奇的是,稻穗在子時自動低垂汲取露水,寅時又昂首迎接朝陽。
益州,成都,幽夜的城頭。
劉備與賈詡并肩而立,眺望無邊星空。
“文和,和我你們陰陽家,還有農家。”
如今的劉備已經坐擁交州和益州,放眼天下,劉備自稱天下第一諸侯也不為過。
可隨著農家和許稷的出現,劉備越來越看不透這個世界。
許稷的手段太過驚駭世俗!
賈詡聽了劉備的話,表情毫無變化,似乎早有準備。
“諸子百家,為首者唯有十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兵家,醫家,小說家。”
“不過,”賈詡沉聲道:
“自董仲舒向漢武帝上《舉賢良對策》,提出“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并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漢武帝采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嘆了口氣后道:“自此之后,儒家一家獨大,墨家為了生存,成了儒家附庸,道家隱退不出,法家低調,其余各家皆不再冒頭,就算出世,也會冒名儒家……”
“不過,”賈詡眼睛微瞇,嘴角帶著一絲笑意道:“亂世起,百家出,道家第一個冒出來布局天下,黃巾之亂應該就是道家手筆,不過好像有點玩脫。”
“漢中張魯,應該也是道家之人……”
“道家?”劉備若有所思,他想起了如同仙人一般的南華老仙。
道家,不可小覷!
“你們陰陽家呢?怎么想的?”劉備微笑著看向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