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
《顏氏家訓·慕賢》云:“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五姐為子女做出了榜樣,景二代又為后代做出了榜樣。在景柱看來,那些后人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的家族,往往都是傳承了孝道、讀書、行善、自律、創業等根魂性家風,從而沉淀了家族“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的核心競爭力,在“潤物細無聲”中增強了家族成員的競爭優勢。
身教勝于言傳,知行合一,行重于知。傳家的最大要點是家長自律,要求家人做到的,家長要首先做到。這也是蘭考景氏家族一直注重的家風傳承。

大兒子景鐵良給五姐洗腳

二兒子景柱陪五姐散步

三兒子景紅航給五姐按摩

三兒媳王連菊照顧五姐

女兒景雅敏在醫院照顧五姐

兒子景鐵良和景柱陪五姐散步

孫子景攀龍、孫女景寧華給五姐剪指甲

孫女景亞博、孫子景亞龍給五姐梳頭

五姐家幾十年如一日的團建活動——集體包餃子。在五姐家,包餃子是重要的凝聚人心的團建活動,沒有一頓餃子解不開的疙瘩,沒有一頓餃子黏合不了的家族情深

景柱夫婦陪五姐包餃子

景亞博、景亞龍、景小博在中國香港家中包餃子

景柱父親去世一、二、三周年祭用過的響器

1984年8月,景柱離家去重慶大學報到,五姐怕他水土不服,給他帶的老家土

1984年8月25日,景柱離開家鄉上大學,全村敲鑼打鼓,十里相送

景柱到海南汽車制造廠后,自己全手工打造了幾百張“公司萬用桌”,全榫卯結構,沒有用一個釘頭

景柱辦公室的座椅一用十年,掉皮也沒舍得換

從景三代上初中起,景柱就資助他們學費、生活費,但要求他們記賬、交成績單。圖為2007年12月15日,景柱為侄女景寧華題寫的“學海無邊”記賬本,每筆花銷景寧華都記得清清楚楚

耕讀之家,父行女效(背簍中為1歲時的景亞博)

景柱不忘鄉情,慰問丁二孬(前排右一)、景中房(前排左一)、景進闖(后排左二)

2014年,景柱邀請河南大學原黨委書記孫培新(左)回自己母校湖南大學考察岳麓書院

登山勵志,景柱有多年登山習慣。2016年5月16日,景柱登嵩山三皇寨,在八步平路遇一扛山農婦(后一),掙錢供子讀書。他助農婦扛活,并寫《八步平》詩一首留為紀念
八步平
——2016年5月16日于嵩山
天街一塊磚,全靠山夫搬。
久坐高大廣,不知得來難。
村婦供子讀,扛山掙苦錢。
觸景身體行,吃苦方知甜。

2018年海口馬拉松,景柱和女兒景博一起完成了半馬

2018年12月,景柱回蘭考焦裕祿干部學院參加教育學習(后為時任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右一為時任新華社河南分社社長王丁)

景柱和校友李安民(右)在湖南大學門口嗍粉

2021年,景柱讀書給母親聽

景柱日常寫作中

景柱在中國香港買菜

2010年春節,景柱抱著出生不久的女兒景亞博給五姐拜年

2015年春節,兩歲的孫子景亞龍給五姐拜年

2017—2019年,景雙龍在海南省萬寧市北大鎮北大村駐村扶貧

2021年鄭州“7·20”特大暴雨,7歲的景亞龍在社區做志愿者

10歲的景亞龍在中國香港買菜

4歲的景小博自己學洗碗

每年壽誕,孫男娣女給五姐拜壽

2023年中秋節,家族子孫開會議事

2023年12月31日,景柱在家族會議上宣講家規家訓